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强化练习题含选择、简单、材料2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叫做(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演示法


正确答案:C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教育影响

B.教育功能

C.教育目的

D.教育属性


正确答案:A
【A】[解析]略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的是以下哪位教育家?

A.孔子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杜威


正确答案:B


捷克的宗教改革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 】

A.绅士教育思想

B.自然教育思想

C.批判教育思想

D.泛智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D
【考点点击】 本题在2007年10月真题第2题、2006年10月真题第2题均考查过,主要考杏的知识点是在教育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教育思想。
【要点透析】 A项是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的,B项是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C项是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均不合题意。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故本题选D。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属于()

A.谈话法

B.讲授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正确答案:N


教资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汇总)练习试题一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认为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2.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A.泛爱B.泛智C.泛美D.泛德【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3.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影响C.教育制度D.教育环境【答案】B。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4.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是()。A.讲授法B.谈话法C.实验法D.演示法【答案】A。解析: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5.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答案】A。解析: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现代科技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并引发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6.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是()。A.他律B.自律C.内省D.慎独【答案】B。解析: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正是教师的自律行为。7.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闯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A.布鲁纳B.赞科夫C.杜威D.加德纳【答案】D。解析: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九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一动觉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知智能、认识自然的智能、存在智能。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九种智能。8.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A.空问错觉B.时间错觉C.运动错觉D.视觉错觉【答案】B。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空间错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错误的反映。时间错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时间先后)、周期性错误的反映。运动错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反映。9.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因素。A.后天学习训练B.遗传素质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答案】D。解析: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10.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A.遗传性B.自然性C.目的性D.获得性【答案】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于是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11.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答案】A。解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产生自尊感;作出负向评价时,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12.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是()反应。A.压力B.挫折C.焦虑D.愤怒【答案】B。解析: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遭受严重挫折后,个体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和愤懑。练习试题二1.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A.课堂管理B.课堂情境C.课堂纪律D.课堂气氛【答案】C。解析: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2.根据学习的层次,比概念学习低一层的是()。A.信号学习B.规则学习C.辨别学习D.言语学习【答案】C。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1)信号学习;(2)刺激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划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3.奥苏伯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属于()。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答案】C。解析:接受学习是指教育者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习者以接受的方式得到知识。发现学习是指教育者只提示有关的学习内容,学习者依靠自己的能力,通过独立发现的步骤获得知识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理解语言、文字所代表的知识,并能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意义学习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已有意义联系;另一种是学习材料本身并无意义联系,但学习者赋予某种外加的意义,这种学习就是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机械学习是指学习没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或学习者在学习中并未理解材料间的意义联系。4.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B.政治制度C.经济制度D.文化制度【答案】B。解析: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总是要采取种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决定和影响受教育权利在社会中的分配,决定谁享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不享有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受什么样学校教育的权利等问题。所以,制约人们受教育权利的首要因素是政治制度。5.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个别差异性规律【答案】A。解析:“陵节而施”出自礼记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此可知,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顺序性规律。6.()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特朗普制【答案】D。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授劳依德特朗普创立。中学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7.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A.韦特默B.考夫卡C.班杜拉D.苛勒【答案】C。解析: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和韦特默。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8.在苏联教育家的代表作品中,对我国教育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A.马卡连柯的教育诗B.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D.凯洛夫的教育学【答案】D。解析:对我国教育产生最大影响的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编写的教育学,是第一部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著作。9.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 以知为开端,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正确答案:A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正确答案:B
B【解析】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讲授法.


学校这个子系统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师

D.教育影响

E.学生


正确答案:ABD
学校这个子系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选项中教师包含在教育者内,学生包含在受教育者内。


夸美纽斯从()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论证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和教学原则,泛智教育是夸美纽斯一生中研究的最大的教育课题。


参考答案:“泛智”的思想


夸美纽斯的()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A.社会契约论

B.泛智教育论

C.绅士教育论

D.要素教育论


参考答案:B

更多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强化练习题含选择、简单、材料2” 相关考题
考题 下列选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要素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影响 C.教育制度 D.教育环境答案:B解析: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题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  )。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B.泛智教育思想 C.科学教育思想 D.绅士教育思想答案:B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他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杜威提出的观点;赫尔巴特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学走上科学之路;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

考题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讲授法的概念。

考题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答案:A解析: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称为讲授法。

考题 单选题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A 学前教育B 普及教育C 分析教学D 道德教育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答案:B解析:

考题 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A、学前教育B、普及教育C、分析教学D、道德教育正确答案:B

考题 夸美纽斯主张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A. “泛德教育” B. “泛体教育” C. “泛美教育” D. “泛智教育”答案:D解析:这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的具体体现。

考题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答案:B解析: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 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 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 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 代化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所以本题选B。

考题 夸美纽斯从()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论证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和教学原则。A、主智B、泛智C、综合课程D、全民教育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