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目标编制标准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题目

护理教学目标编制标准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提供构成目标的具体条件;
(2)规定学生实现目标的行为方式;
(3)规定学生完成任务的合格标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效教学目标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预设目标的评价标准: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学目标,并能完成对教学目标的二次开发,制定内容具体、表述清楚、定位准确、便于操作的课时目标。
生成目标的评价标准:教师能够通过和学生交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和专业判断明晰生成目标。
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生成目标不断丰富和加深对预设目标的理解和反思,能对预设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形成教师和学生合作制定教学目标的方式和途径,教学目标与考核目标一致。

第2题:

护理教学目标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系统整体原则。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终端目标,也是目标体系的整体性要求,是所有课程共同承担的教育和教学任务。
(2)全面包容原则。在目标编制时,教学目标须包括本学科中全部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点,同时上层目标要全面覆盖下层目标;下层目标的内容之和,要等于或相当于上层目标,即不能遗漏,也不应超纲。
(3)可行可测原则。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与能力水平、教师的经验能力、教学资源的可利用度以及教学时间的多少为依据。
(4)与非目标教学结合原则。教师的情感情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品格态度的非目标教学作用,在我们制定和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第3题:

下列不属于护理教学目标编制要求的是()

A、与总体目标相结合

B、符合教学心理学原则

C、具有可行性

D、利于识记、理解和应用


参考答案:D

第4题: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了学生、()。


正确答案: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第5题:

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教学设计中,目标控制原理的基本要素有: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反馈以及教学评价。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构成护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 A、护理学教师
  • B、学生
  • C、教学目的
  • D、教学内容
  • E、教学手段

正确答案:C

第8题:

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个子目标是什么及其各自的使命与功能?
三维教学目标的三个子目标分别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技能传授是有效教学活动的核心目标;
过程与方法是有效教学的伴随性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有效教学活动的深层目标。

第9题:

简述编制护理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1)必须与总体目标相结合;
(2)必须包含本学科课程的全部重要成果;
(3)必须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
(4)必须具有可行性;
(5)必须具有可测性;
(6)必须与非目标教学结合。

第10题:

实施目标教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目标教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的基本操作模式,实施目标教学的要素有:
(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心理学实验证明,目标具有启动、导向、激励、控制、规范等作用。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5%的时间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
(2)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为了区分,即通过以分数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评价把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为选拔和淘汰提供依据。这种评价以戕害多数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为代价,来选拔少数的优秀学生,这是最大的人才浪费,也是最大的社会浪费。目标教学评价是为了改善学习,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培养优秀的学生,又要防止差生的出现和及时的转化差生。评价的方式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对培养优生和寻求帮助有特殊学习障碍的学生的对策有特殊意义,形成性评价对防止和转化差生有特殊意义,终结性评价对选拔优秀人才有特殊意义。学习是精神生产和精神再生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精神再生产,其特点是用最简洁的方式、最短的时间,把前人经过很长时间、很多曲折和失败才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转化为自己的精神产品。在这个过程中,失误是难以避免的。有关教育调查证明,差生主要不是由于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由于学习过程中的失误积累造成的。失误如果得不到及时补救,就造成了学习新内容时的心理上和能力上的障碍,会出现更多更大的失误。原有的失误和新的失误混杂起来,就形成了再学习时的更多更大的心理上和能力上的障碍。这样恶性循环到一定阶段,即不能继续学习新内容的阶段,就形成了差生。为了防止差生的出现或转化差生,在学习一项内容后,就要通过评价把失误揭示出来,并及时补救。这就为学习新内容造成了心理上和能力上的优势。再学习新内容时还会出现新的失误,就再评价再补救。这就为学习更新的内容造成了更多更大的心理上和能力上的优势。这种良性循环是优生成长的必然规律,因而也是防止和转化差生的有效措施.前边的学好了,就为后边的学习铺垫了基石;前边的学不好,就为后边的学习设置了障碍。任何一项学习都是通向新领域的渠道,任何一种得不到矫正的失误都是一次自我封闭.
(3)以反馈矫正为核心。这是控制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没有反馈就构不成交流;而没有交流,教学过程就是徒具形式。交流过程中的矫正就是控制,就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就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反馈矫正是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信息交流的核心内容。教学评价就是反馈矫正的基本形式。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强化的功能,否定性评价具有消极强化的功能,无评价具有整体弱化的功能。不同的评价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具体适应性,例如小学生要多用肯定性评价,大中学生易于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相结合等,但都不能无评价。肯定性评价和否定性评价都可能是热情关怀,而无评价的实质是漠不关心。
(4)群体教学辅以个别化帮助。也就是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这是目标教学的基本形式。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17世纪由捷克教育家创立的班级教学,能使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学校制度,成批的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但其根本缺陷,是不能适应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求相同班级的学生,用基本相同的方式同步发展,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目标教学的理论主张,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把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结合起来。集体教学适应年龄阶段和能力基础基本相同的学生的同步发展的需要,个别教学适应个性特征不同的学生的异步发展的需要。
(5)保证95%以上的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在100个儿童中,约有1—3%(最多不超过5%)是一些具有学科特殊能力的学生,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获得优异的发展;也有1—3%(最多不超过5%)是缺乏学科特殊能力的学生,学习某些学科非常困难甚至无法掌握(例如色盲学美术)。而90%以上的儿童,他们之间的智力的差异,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不能决定发展的水平。这种理论告诉我们,95%的指标不只是良好的主观愿望,而是具有客观可能性。相反,那种只培养少数尖子生的教学,不是适应了教育规律,而是对于教育规律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