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纲变化和试题评价看复习导向课件

自然保护区是指保护( )两大部分,即保护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和这个环境中的一切资源。

A、动物和植物

B、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C、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正确答案:D


衡量保险标的风险高低的标准是:()

A.人文环境

B.自然环境

C.地理位置

D.可能发生损失的频度和程度

E.以上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D


国际环境法中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的()。

A、自然环境

B、人文环境

C、范围

D、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参考答案:A


我们把与个人和组织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环境分为()

A、地理环境

B、社会环境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

E、文化环境


参考答案:ABCDE


下面是李老师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的教学设计片段:
一、合作活动“话”区域
(1)让学生填写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和地址、打长途电话拨区号,感受区域的存在,并了解其概念。
(2)展示东北林海雪原、海南岛热带风光、新疆高山牧区、内蒙古草原和长江三角洲农业与工业等景观图,感受区域的差异。
二、合作探究“划”区域
(1)请大家回忆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总论部分的内容。想一想根据不同地理要素的分布差异,我国可以划分出哪些类型的区域?(行政区划、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区、季风和非季风区、农业区等)
(2)根据区域的类型,找出区域划分的要素。
(3)按照划分情况,思考同一区域内的共性及不同区域间的差异。
(4)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的划分与课本“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进行对比,然后讲解自己的划分依据。
(1)举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教学设计的亮点。(8分)

(2)在本课结尾时,该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结课方式:“请学生在‘我爱你中国’的钢琴曲中,欣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图片”,请评述这种结课方式的优缺点。(12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设计的分析概括能力。分析教学设计的优缺点,要求考生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并掌握常用的教学设计方法。


从考纲变化和试题评价看复习导向 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徐建强第1页,共24页。一、看五年考纲变化第2页,共24页。第3页,共24页。第4页,共24页。第5页,共24页。第6页,共24页。变化趋势一:在逐步走向依标施考第7页,共24页。走向依标施考带来的困惑: 1.明确的知识点界限在变得模糊例1:(14年)7.知道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全称、简称)、位置及、 行政中心 (15年)4.知道中国的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全称、简 称)、位置及行政中心 (18年)4.描述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了解中华民族的生存空 间(1-2-4)例2:(14年)10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15年)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自 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18年)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 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1-2-5)第8页,共24页。走向依标施考带来的困惑: 2.考试所包含内容在悄悄增加。 总体条目数量由47条减至38条,内容不减反增 如:(14年)3知道社会调查的常用方法 4能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社会调查 (15年)12. 根据调查的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 3.方法技能类的条目很难复习。 依标施考给命题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第9页,共24页。对教学和命题的导向一: 关注知识,但更要关注知识背后隐含的方法、价值观。 疑一:那社会思品学科到底隐含着哪些技能方法、隐含着哪些体现价值观的观点? 疑二:不同类型的知识和不同类型的要求,教学和复习中如何区别对待?第10页,共24页。如何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知识和不同层次的要求?第11页,共24页。二、看18年考纲变化新增内容: 18.列举秦汉以来古代中国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社会) 24.概述美国内战的内容及其影响(社会) 36.懂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坚定文化自信(思品) 4.正确认识挫折和逆境,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思品)删除内容: 33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17社会) 34.知道当前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掌握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 4.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懂得平等待人(17思品)文化自信、人口政策说不清、其他原因第12页,共24页。二、看18年考纲变化调整内容: 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政策宣传、统编教材一些思路的体现等其他原因第13页,共24页。 关注学科意义,更要关注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考纲变化二: 日益体现国家意志,紧跟时代脚步对教学和命题的导向二: 两点想法: 1、关注现实和社会意义不等于时政化 2、聚焦主题式的复习教学有助于体现知识的社会和现实意义。第14页,共24页。三、看17试题命制新动向 试题动向:突显知识的生活意义 教学导向三:从“应试”转向“应用”。 (一)巧选生活事物,揭示寻常事物背后的学科知识第15页,共24页。例2【2017嘉兴卷】嘉兴有处老建筑三塔。它位于京杭古运河畔,始建于贞观年间,1971 年被夷为平 地,1999 年在原址按原貌重建。三塔可能见证了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开创 “一五”计划的实施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B. C. D. 嘉兴有条老马路三塔路。该路人车混行,每年银杏叶黄游客前来观赏之际,交通 拥堵更甚,2017年2月三塔路栈道及配套设施工程启动。此工程的实施能 减轻这一路段交通压力 减缓嘉兴人口增长速度 提升嘉兴市民文明素质 改善附近居民生活环境 A. B. C. D. 嘉兴有家老字号金三塔。自 1926 年始,经几代嘉兴丝绸人不懈努力、艰辛探索, “金三塔”成为浙江省知名品牌。可见,嘉兴丝绸人的优秀品质是 A.敬业乐群、公而忘私 B.厚德载物、道济天下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答案:C B D 用学科知识来观察社会现象第16页,共24页。(二)扫描家乡建设成就,突显蕴含的学科概念、原理(观点)例5 【2017湖州卷】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湖州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近年来打响了“乡村旅游第一市”品牌。为宣传这一品牌,某校九年级兴趣小组编撰了如下手抄报。发展篇湖州市以美丽乡村为载体,鼓励村民依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家乐、

一、考题回顾
题目:《四大地理区域》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图片导入法。多媒体展示我国四个不同地方的景观图,学生观看图片,说一说这分别是哪里的景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回答】分别是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有新疆沙漠地区、东北平原、江南水乡和青藏高原。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不同导致的。
1.四大地理区域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及《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说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学生回答】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教师追问】描述出各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新疆;北方地区主要包括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南方地区主要包括横断山脉以东和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青藏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区。
2.划分依据
【教师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划分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回答。
【学生回答】
A组:根据气候的不同划分的。
B组:根据地形特点和气候划分的。
C组:根据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划分的。
D组:根据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域划分的。
【教师总结】我国地域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知,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例如,根据气候特征,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根据干湿程度,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地区;根据气候差异,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教师活动】展示干湿地区、温度带的划分图。
【教师讲解】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课前的四幅图片,学生看图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
【学生回答】新疆沙漠地区属于西北地区,东北平原属于北方地区,江南水乡属于南方地区,青藏高原属于青藏地区。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风土人情。
【答辩题目】
1.说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2.说一说本节课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答案:
解析:


房地产的区位环境具有()性质。

  • A、交通环境
  • B、自然地理环境
  • C、人文环境
  • D、经济地理环境

正确答案:B,C,D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 A、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 B、生态环境和法律环境
  • C、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D、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

正确答案:A


人们应该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了什么?


正确答案: 社会公德中保护环境的要求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

  • A、原生环境
  • B、社会环境
  • C、次生环境
  • D、人文环境

正确答案:B

更多 “从考纲变化和试题评价看复习导向课件”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环境法保护的是()和()。A 人文环境,自然环境B 人类生存环境,自然环境C 人工环境、自然环境D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社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治安状况属于()。A、自然环境B、地理环境C、社会环境D、人文环境正确答案:C

考题 单选题环境因素包括()。A 生态,自然,人文环境B 生态,自然环境C 自然,人文环境D 生态,人文环境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A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B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C 区域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D 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城市土地使用、人文环境正确答案:A解析:城市规划中的调查内容应包括以下区域环境、历史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城市土地使用方面的内容。

考题 单选题社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治安状况属于()。A 自然环境B 地理环境C 社会环境D 人文环境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正确答案:从位置、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能源等方面逐一描述,不需深入分析,只需把其属性简单表述即可。如台湾岛的自然地理特征:位于我国东南部,濒临太平洋,有北回归线穿过;海岸线较曲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间高两边低,平原主要位于西部;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短小,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植被丰富多样,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地热、森林等资源丰富。

考题 多选题影响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有()。A区域的自然资源、人口素质B区域的劳动力状况C产业结构及自然环境D人文环境、社会文化资源正确答案:D,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A 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B 生态环境和法律环境C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D 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正确答案: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正确答案:从位置、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能源等方面逐一描述,不需深入分析,只需把其属性简单表述即可。如台湾岛的自然地理特征:位于我国东南部,濒临太平洋,有北回归线穿过;海岸线较曲折;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间高两边低,平原主要位于西部;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短小,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植被丰富多样,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地热、森林等资源丰富。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图书馆的服务环境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内外自然环境特征,即“物理环境”和()活动的外部特征,即“人文环境”两个方面。正确答案:馆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