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

题目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8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1)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
(2)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问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教育、教学中将受到哪些启发?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期望效应”,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上述案例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学生充满信心,抱着对学生极大的期望去教育学生,学生将感受到这种期望,并将这种期望转化成一定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一定会得到迅速发展。“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第2题:

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班或组,通过定期测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小组教学


正确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组织的形式”。
【名师详解】分组教学是把学生按能力或学业成绩分为不同的班或组,通过定期溯验决定学生升级(组)或降级(组)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内的分组有两种形式:同级分组和异级分组。

第3题:

原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做了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叫一组学生用一个装好的圆规画画,用后把圆规拆散交给另一组学生,让他们把它装配起来。这些工作完成后,出其不意地叫两组学生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结果使用装好的圆规的一组学生画得不准确,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使用由零件装配成圆规的第二组学生画得比较准确。

问题:为什么亲自装配圆规的一组画得更准确?


正确答案:

第4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8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1)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
(2)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此实验设计是真实验设计。
(2)因变量是学生的智商,自变量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
(3)实验的特点:
①实验组和对照组是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和分配的,两组在统计上是相等的。
②实验组前后测比较,对照组前后测比较,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能较充分地说明自变量的作用,因果分析可靠性程度高。
③采用了“双盲”设计来抵消“霍桑效应”等负效应。

第5题:

有个班级进行物理考试,老师对所有学生的考试成绩实行组距分组,分为5组,各组组限如下:80分以下,80~90分,90~100分,100~120分,120分以上现有一学生的成绩为120分,则应当( )。

A.列入“100~120分”这一组

B.列入“120分以上”这一组

C.列入“100~120分”或“120分以上”两组中的任何一组

D.不列入任何一组


正确答案:B

第6题:

教师预备采用探究型教学方式,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30个学生,18个男生,12个女生,下列分组方法最好的是( )。 A.学生在课前自愿分组,每组5—6人,组内自行推举小组长,最后把名单交给教师 B.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成绩顺序来分,好的一组,中等的一组,差的一组 C.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学号的顺序来分 D.学生自愿分组,人数不限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组教学的相关知识”。
【名师详解】进行分组教学时,要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教师的指导性作用相结合,A项符合要求,故本题选A。

第7题:

()是被实验者仅有一组,只能前后比较。这一组实验者可以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可以是一个班的学生,甚至一个人。在实验中控制一种或几种实验因素,然后测量这些实验因素所产生的结果,最终得出结论。

A、单组实验

B、等组实验

C、轮组实验

D、随机实验


参考答案:A

第8题: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人( )。

A.60-7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分这两组都可以

B.70-80分这个一组 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正确答案:B

第9题: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师的能力。( )


答案:错
解析: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师的期望。

第10题:

结合下述实验案例回答问题。 为了验证“罗森塔尔效应”,某研究者依据期望原理,提出了实验假设:“那些被教师认为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期望会取得比其他学生更优秀的成绩"。研究者选择一个新入学的班级进行实验,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首先对该班级的学生进行学科测验,把学生随机分为同质的A.组和B.组,研究者告诉教师A.组学生是学科成绩高的,有培养潜力。一年以后,研究者又对这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测验。测验结果表明,A.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B.组学生。实验结果证明了实验假设,即教师的期望与学生学科成绩提高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请回答: (1)该教育实验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该实验设计的格式是什么?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该教育实验的构成要素有: ①因果关系:教师的期望与学生学科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研究假设:那些被教师认为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期望会取得比其他学生更优秀的成绩③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自变量: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因变量:学生学科成绩。 无关变量:学生成熟度变化、时间的长短、班级班风、学习风气、人际关系等。 ④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组:A.组学生 控制组:B.组学生 ⑤前测与后侧 前测:实验前的学科测验 后测:一年后的学科测验 (2)该实验设计的格式是:

该实验设计的优点:首先,内部效度高,由于采用相等的控制组,而且两组都有前后测,故在前测到后测期间影响内部效度的“历史”、“成熟”、“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两组完全一样,便于作对照比较。其次,由于采用随机的方法,两组在各方面的特质相等,故可控制“差异的选择”、“受试的流失”和“选择与成熟等因素交互作用”三个因素的干扰。比较严谨的实验设计,常被采用。 该实验设计的缺点:由于采用前后测,实验结果可能受到“测验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因素的干扰,以及“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实验的外在效度受到影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