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

题目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B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抑或真实验设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__________进行了研究。


正确答案:
期望;

第2题: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应。


正确答案:
错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心理因素。

第3题:

教师资格考试填在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_____,

在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_____,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4题: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师的能力。( )


答案:错
解析: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师的期望。

第5题:

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小学每个年级中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却不然。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问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在教育、教学中将受到哪些启发?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期望效应”,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上述案例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如果对学生充满信心,抱着对学生极大的期望去教育学生,学生将感受到这种期望,并将这种期望转化成一定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在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一定会得到迅速发展。“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第6题:

罗森塔尔等人研究发现,教师的___________对学生产生自动应验效应,这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正确答案:
期望

第7题: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做的实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8题:

在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实验中,罗森塔尔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__________,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正确答案:
皮格马利翁效应

第9题:

罗森塔尔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10题: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小学1~6年级每年级三个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智力测验,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两组,并谎称这是根据智力测验成绩来分组的。其中一组占班级总人数20%,称为高智商组(A组),实验支持者将该组学生名单交给所在班级新任教师,并告诉他们,预测表明,这一部分学生“在智力上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能力”。各班其余80%的学生组成普通组(B组)。实际上,各班学生是用随机分派的方法分成两组的。这就是说,分组时根本没考虑事先进行的智力测验。在实验前各班内A、B两组被试智力在统计上是相等的。经过8个月教学后,发现A组学生比8组学生智商有了更大的增长。
(1)该实验设计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
(2)该实验中的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什么?
(3)这种实验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此实验设计是真实验设计。
(2)因变量是学生的智商,自变量是老师对学生的期望。
(3)实验的特点:
①实验组和对照组是通过随机方式选择和分配的,两组在统计上是相等的。
②实验组前后测比较,对照组前后测比较,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比较,能较充分地说明自变量的作用,因果分析可靠性程度高。
③采用了“双盲”设计来抵消“霍桑效应”等负效应。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