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如何认识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题目
问答题
如何认识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知”的两种涵义
理智与行的关系,也就是知与行的关系。这里的“知”,一是指关于对象、事物、关系的知识;一是指作为道德行为的“知”,也就是关于社会规范、道德价值的知识。
(2)应当之知与行为
道德的行为出于“应当”的行为,就是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按照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和约束自己的特殊行为。对应当的认知,是道德行为的主观条件,并且是必要非充分条件。从认知到行为是一个由内到外、由知到行的过程,实现这个转化的中介、动力就是行为者自己的选择,知和行的关系也就是志与行的关系。
(3)知行的辨证统一
道德注重自觉、认知的原因是它能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认知,但只是在内心自赏而不实行,那么这种认知再正确,也没有实际意义。道德行为中的知与行是在行为实践的基础上的统一。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认识道德行为中的知行关系?


正确答案: 知与行是脱节的,知并非必然与行合一。有了对“应当如何”的知识,知道自己应当如何行为处世,并不一定能够产生“应当”所要求的行为。有不少人是有知而不行,明知而故犯的。
有了对道德“应该”的认知,可能产生道德的行为,也可能产生不道德的行为。这里的关键在于自我选择。

第2题: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不可分割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知行统一的认识代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行统一关系认识的高峰()。

A.朱熹

B.王夫之

C.王阳明

D.颜元


正确答案:C

第4题:

问答题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之间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有时也称道德观念,它是指对于行为规范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也可以把道德认识看作是对于行为中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直接地与人所具有的一定道德规范的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它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一般成为品德的情感特征。当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举止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需要时,就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否则,就感到悔恨或不满意。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者之间是彼此联系,不可割裂的一个整体。在一个人的品德发展中,每一个结果都是不可忽视的。道德认识属于品德的理智特征,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则容易产生盲目性;道德情感属于品德的动力系统,在缺乏足够道德情感的情况下,即便是正确的道德认识也只能成为苍白无力的句子,而诱发不出外显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则是品德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基础上的外部表现。
其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地位,在正确道德认识指导下所产生的道德情感可成为稳定的、经常的推动个人产生相应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最终使个体形成良好而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而当道德行为遇到困难或不能实现时,道德情感则进行调节,或改变行为方式,或改变自己的道德认识。可见,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的。
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也具有差异性,体现在儿童品德发展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水平各有不同特点,可能会出现发展不均衡、知情行不一致的情况。品德发展过程,也是三者相互协调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问答题
分工开发区域成长之间的关系如何?你对区域经济成长中的“二元化”问题如何认识?

正确答案: 分工开发区域成长之间的关系是
①分工有助于形成专门化生产,且由于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集中使用,将使该项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
②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将主要由该区域的输出产业来决定。
③因此,由分工而产生的规模经营将带动与之有生产性联系的相关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起飞。对区域经济成长中的“二元化”问题,我认为
①分工的原始依据,即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使区域致力于某一产业的发展,区域中的某一区位将选中作为相关产业开发的核心区域。随着核心区域的成长,规模经济逐步实现,集聚效应开始体现,越来越多的生产要素和先进产业向该区位集中。
②区域的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的巨大差距,即在区域内部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二元化现象,如果任其发展,还会产生其他的区域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如何认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 。


正确答案: 王守任所说的“知”和“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认识和实践。他所说的“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意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人内心的欲念。因此,可以说,“知行合一”是“致良知”修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王守任的“知行合一”说,是针对当时学者“知行”脱节的弊端,为“补偏救弊”而提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是要纠正朱熹“先知后行”理论的错误而提出的。“知行合一”
一是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
二是“知”和“行”是并进的缺一不可的。
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将知行统一。王守任的知行合一说,把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混淆了“知”和“行”的界限,而且“知行合一”的基准是“良知”、“天理”,即知、行最终要合乎“良知”、“天理”,这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7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传质中的三种速度,并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Ua、Ub:绝对速度,Um:混合物速度,Ua、Ub:扩散速度
Ua=Um+(Ua-Um) 绝对速度=主体速度+扩散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简述道德行为与道德认识的关系。


答案:
解析:
(1)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 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 这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德育过程常常从提髙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 (2) 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表现。一个人的道德 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3) 人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越全面,就越有助于转化为道德行为。但道德认识越发展, 并不意味着人的道德行为越良好。同时,道 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道德认识的表现。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将有助于发展道德认识。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教学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正确答案: 第一:联系。教学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顺序与人类一般认识次序是一致的。
第二:区别。认识起点不同;认识对象不同;认识条件不同;认识任务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问答题
如何认识知、行的关系。

正确答案: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发生的前提,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现实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也就没有现实的认识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仅指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来源,更主要是指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是在实践中通过视、听、嗅、触等感官活动接触事物的现象,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透过个别把握一般、透过偶然掌握必然,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广度、深度上不断发展的根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在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认识范围的日益拓展,认识水平的日益提高,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日益丰厚,都与认识手段和条件的不断更新密切相关,而这正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物和社会关系,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创造其他生活条件。人要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就必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有所认识。各门科学对世界某一领域的探索和认识,并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某种生产、生活的需要。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作用:
①是对事物的解释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事物。
②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认识活动的两方面的基本功能,都是为了使人能够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地改造世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符合认识对象,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判明,只有通过实践,即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检验。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认识运动过程及其规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