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儿童少年骨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案:
解析:
  儿童少年时期骨膜较厚,骨外膜内的成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使骨增粗;长骨的骨骺与骨干之间存在骺软骨,后者不断增生并不断骨化,骨的长度不断增加。一般女子在22岁、男子在25岁之后,骺软骨全部骨化。儿童少年骨内有机物较多,骨硬度较小,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
  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应注意下列问题:(1)注意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身体的全面训练;(2)采用负重练习时,应注意负荷量,负荷量过大,次数过多,会造成提前骨化,影响身高增长;(3)力量练习不宜过多,而且要与柔韧练习结合,既能增加关节的牢固性,又能保持动作幅度,采用柔韧性运动项目,如体操、武术等进行早期训练,可收到预期效果;(4)注意练习场地的选择;(5)注意预防“骺软骨病”的发生;(6)适当营养。

第2题:

简述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速度力量
(4)力量耐力
(5)反应速度
(6)步频
(7)最高跑速
(8)耐力素质
(9)协调能力

第3题:

简述学前儿童身体素质的测试内容。


参考答案:学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灵敏性、平衡和协调能力等,可通过运动项目测试每种素质。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学前儿童常用的指标有:10米往返跑(反映灵敏素质)、立定跳远(反映爆发力)、网球掷远(反映上肢和腰腹力量)、双脚连续跳(反映协调性和下肢肌肉力量)、坐位体前屈(反映柔韧性)、走平衡木(反映平衡能力)等。

第4题:

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哪些卫生要求?


正确答案: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富于模仿性。容易建立条件反射,学习和掌握新动作较快。但由于兴奋易扩散,所以做动作时易出现多余动作,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差。建立条件反射较快,消退得也快,但重新恢复也快。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生动活泼、多样化,并穿插一些趣味性游戏和小型比赛等。
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示范教学,多运用简单、形象的语言讲解,多做模仿性练习。

第5题:

简述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育特点。


正确答案: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速度力量
(4)力量耐力
(5)反应速度
(6)步频
(7)最高跑速
(8)耐力素质
(9)协调能力

第6题:

简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意义。


正确答案: ①探讨生长发育规律、机制特点和动向。
②研究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③为制定发育评价标准及卫生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7题: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绝对力量
(2)相对力量
(3)速度力量
(4)力量耐力
(5)反应速度
(6)步频
(7)最高跑速
(8)耐力素质
(9)协调能力

第8题:

简述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


答案:
解析:
  骨骼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两者之间的比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不断增长和增粗。青少年儿童骺软骨的生长特别快,特别是四肢骨更为明显。所以说青少年时期是体育锻炼的黄金时期,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青少年骨骼正处于骨化阶段,有机物含量多、可塑性大。长骨两端仍保留有使骨骼增长的骺软骨。在体育活动中,骨骼承受各种运动负荷的刺激,可促使骺软骨细胞的正常增殖,于骨骼营养的供给及新陈代谢加强,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经常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体育锻炼,由于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可使皮肤内的部分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对青少年的骨骼生长发育特别有益。
  (2)使骨骼增粗,提高骨骼的机械性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骨骼表面的隆起更为明显,骨密度增大,管状骨增粗,骨小梁配布更符合力学规律。骨骼的这种良好的变化,与肌肉的牵拉作用关系密切。骨骼形态的良好变化,使骨骼的抗压、抗弯、抗折断和抗扭转等机械性能得到提高,例如一般人的股骨可承受236—400kg压力,而运动员的股骨承受的压力可达700kg以上。
  综上所述,适宜的体育锻炼对青少年骨骼的影响是非常有益的,所以青少年应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坚固的骨骼,保持强健的体魄。

第9题:

简述学龄期儿童动作和运动发育特点。


正确答案: 学龄期儿童运动协调性获得了最快的发育,体能也在稳步增强,随着运动记忆能力的发育,他们将视觉、听觉信息转化为本体运动的能力也随之增强,运动对儿童骨与肌的发育、增强体质和社会柙互关系等多方面均有显著的好处,恰当的大运动能增强儿童的体质,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集体运动可以增强伙伴关系。与学前儿童相比,学龄儿童的视觉输入、脑信息加工的本体运动通路的发育更成熟,传人和传出的协调性更好,因而精细运动的反应速度更快、精确性更高。
男孩的运动速度和强度优于女孩,女孩的运动灵活性优于男孩,运动中性别差异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学龄儿童的运动在速度、强度和协调性上仍未达到青少年和成人的水平,四肢大运动的协调和手眼协调性尚未达到很好的水平,因此与青少年相比,显得反应速度和运动速度较慢,动作笨拙、投掷不够准确。

第10题:

简述儿童少年的认知活动的段层特点。


正确答案: (1)幼儿:由感知水平上的分析综合向直觉形象水平的分析综合过渡。以游戏、参观教育为主,多用实物、图片、玩具作教具。
(2)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学内容和方法应具体到抽象,注意发展口头语言的同时要使之向书面语言过渡。低年级可适当采用游戏、讲故事等教学方式,并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3)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具有独立性、批判性、表面性、片面性。
(4)高中生:智力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注意培养其精确、观察和辩证逻辑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