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理念演变及其节目特点。

题目

简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理念演变及其节目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录片创作队伍与创作格局分析。


正确答案:近年来,纪录片的生产规模不断增长,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正在形成国有影视机构,民营机构,个人创作三方面内外结合的新格局。纪录片制作力量逐步壮大,国家媒体,民营公司,独立制片人多种类别共同参与,十几家国有纪录片制作单位,继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影视机构逐渐成为纪录片行业的重要角色,独立制片人和DV爱好者队伍亦不断扩大,个人创作日趋活跃,成为体制处的重要力量。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队伍阵容基本上算是三足鼎立。其中这三足是指:商业片、政治片、独立制作。在运作模式上实现了制播分离,走上了更为商业化、国际化的道路。随着新时期社会阶层、社会价值的变迁,我国纪录片创作在价值取向上形成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边缘文化并存的格局,在题材上更加广泛。在创作理念上,实现了各种观念兼容并包,各放异彩的态势,在表达方式上更为灵活、自由,实现了真实记录与艺术叙事的完美结合。

第2题:

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现状分析。


正确答案: 中国纪录片起步于1958年,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脉络和完整的风格群体。从制作初期以政治为导向的新闻纪录,到80年代对民族文化的反思,再到90年代,把视角对准老百姓,开始了平民化的纪录。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开始关注社会并步入市场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可以说,中国电视纪录片成为纪录社会变迁、审视中国现实生活的窗口,彰显出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进入新世纪,随着市场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加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整体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一、纪录片理念趋于成熟,随着人民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取向、心里需求的变化,电视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电视纪录片从初期的教化和指导,到90年代开始出现客观与在现的创作方式。再到如今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主观与表现的理念在纪录片中日趋发展,符号语言的大量使用,故事化。戏剧化更加突出,个性创作的观念被认证,中国纪录片进入了一个多元融合的新时代。二、纪录片主题呈现多元化 由于时间的特殊性,近两年纪录片的创作主题相主流意识价值回归,多以反响重大历史事件、纪录国家命运为主,如《筑梦2008》《伟大的历程》等,另外人文历史纪录片也不断地被推出。此外,体制之外的纪录片创作同样硕果丰硕,反映三峡移民的《秉爱》,记录精神病人生活的《七号病房》,关注中国农民生产状态的《伞》等作品通过对社会地城人群的关注,实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批判。纪录片创作团队日益庞大,同时趋于理性风格的创作也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但同时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和发展仍存在不足。首先,影响尚不深入。进入21世纪,纪录片栏目正退出黄金时段,播放时间行业在萎缩,究其原因,纪录片创作体制的弊端是其重要影响,纪录片创作者被人为地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类,前者创作的纪录片大多具有较浓的政治色彩,二体制外的创作者大多孤芳自赏,难以寻找播出渠道。另外,中国纪录片在拍摄艺术上大多仍功力不够,中国的纪录片在拍摄艺术上的再现真实能力缺乏,一些纪录片图像的清晰度低。音频信号不稳定,中国纪录片要有所突破必须严把技术质量关。

第3题:

简述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轨迹?


正确答案: 一)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初期是1958~1966年
①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发展还不完善,只能称为新闻纪录电影
②特点是主要采用演播室播出形式,风格样式单一,人力少,资源不足
③作为政治统治下的宣传工具,教育意味明显
④虽然这个时期的纪录片不免带有时代痕迹,却也代表着这个时期电视节
目的最高水平。代表作品有《英雄的信阳人民》,《到农村去》,《中国》
二)1978~1990年,纪录片得到了蓬勃发展
①改革开放的提出,给电视纪录片带来了发展空间。
②纪录片走向大众传播,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专栏化的创作倾向。如《话说长江》在大型系列节目中树立了节目主持人,采用章回小说体的方式,固定栏目,连续播出。
③纪录片观念发生了转变,出现了中国电视界首次和国外合拍的片子——《丝绸之路》
④以《迎接挑战》为代表的政论性电视片开掘
⑤总之,这个时期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形成了画面加解说的拍摄模式。代表作《望长城》。
三)90年代以后
①纪录片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越来越故事化,娱乐化
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纪实类的纪录片。从内容上,更加关注底层人物和边缘人物的生活。代表作《流浪的北京》,《远在北京的家》
③总之,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开始学着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无论是从选题上还是拍摄手法上都实现了突破,大量使用了同期声、长镜头等国际流行的表现手法。
四)我国纪录片的发展与政治变迁、文化进步密切相关,代表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政治思路和文化特征。纪录片以后的趋势就是朝着国际化形式发展,但中国优秀纪录片内容上必定是非常中国化的。

第4题:

简述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实绩:
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
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
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
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
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
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

第5题: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间关系演变的规律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君权总的趋势是不断集中和加强;相权总的趋势是不断消弱和分散。综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权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围绕君权进行的;
第二、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促使宰相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
第三、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成宰相制度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第四、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宰相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第6题:

简述英国纪录片运动的创作理念。


正确答案: (1)主张纪录片可以成为塑造公众意识形态的最有效途径。
(2)格里尔逊主张卧室电影为讲坛。
(3)从1928年到1937年,格里尔逊带领的英国纪录片小组(GOP),创立了一种纪录电影的制作模式。他们以电影为工具,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参与到各个机构的服务性事业中,像电视直播一样,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他坚持对影片进行各种有益的实验,对真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处理。 到1937年,他们一共完成了一百多部影片,这些影片最突出的成就是以切近的角度展现了当时英国基层民众日常存在的方方面面。代表作品:《住房问题》(埃德加·安斯梯和阿瑟·埃尔顿/1935),《煤矿工人》(阿尔倍托·卡瓦尔康蒂/1936)。

第7题:

简述综艺节目的演变及特点。


正确答案:从晚会体到游艺体到竞赛体的演变,体现了社会思潮电视观念的变化,娱乐化真实化平民化趋向。特点:主持人从庄重到活泼,节目参与者从明星到普通人,观众从被动到主动。

第8题:

简述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创作理念。


正确答案: 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创作理念
(1)纪录片与探险结合在一起。一种探险的实践方式。
(2)改变走马观花式的工作方法,弗拉哈迪选择了一个具体的拍摄对象。比如在《北方那努克》中他把自己的焦点对准一个爱斯基摩人和他的家庭。
(3)弗拉哈迪工作方法的核心:那就是把自己的拍摄进程水乳交融地汇合到一种人与人坦诚交往中去。作为一个外来者,最重要的是,如何跨越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进入到拍摄对象的日常生活中去。
(4)尽力挖掘纪录片中“故事”的可能性。

第9题:

简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情演变的病理特点及其处理。


正确答案: (1)随着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进展,可出现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
(2)在增生的胃小凹和肠上皮化生的基础上发生异型增生,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表现为细胞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紊乱。
(3)根据异型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轻度常可逆转为正常;中度可能是重要的癌前病变,应定期复查胃镜和活检;重度疑似癌变,应近期密切观察,如不能除外癌变则建议手术。

第10题:

简述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莎士比亚共创作了37部剧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根据他的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发展情况,一般把他的创作分为3个时期。第一时期(1590—1600)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第二时期(1601—1607)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全盛时期。这时期的创作以悲剧为主,一般称为悲剧时期;第三时期(1608—1613)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晚期,一般称为传奇剧时期,共写出《暴风雨》等传奇剧4部和《亨利八世》历史剧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