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及答案

格物致知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儒家所倡导的认识方法及道德修养方法,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至。”程朱学派论述较详。南宋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种“即物穷理”的说法,把与事物的接触看成是认识事物的条件,因而有其合理之处。与此不同,陆王学派认为格物致知纯然是内心的事。明王守仁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通过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你认为《礼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


正确答案: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格物致知”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的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程之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 “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知至便意诚,若有知而不诚者,皆知未至尔。”大程所说的“知”,更多意义上是指人心中固有的良知、天德,非一般知觉之知和知识之知,“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则亡天德也。”因此需要格物,格物为致知的工夫。在小程看来,格物致知乃人的修养工夫之基础,是为学之本。“人之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谓本也,始也。”格物为穷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程颐区分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认为“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合内外之道也。”大程强调理在人心,只要反身而诚,则理自明;小程认为理在人心,也在事物,格物对两者都应该格,才能穷理,不过其也更重视德性之知。


“格物致知”一词中格字解释正确的是()。

  • A、推究
  • B、纠正
  • C、限制
  • D、衡量

正确答案:A


古本《大学》没有详细解释“三纲”和“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正确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及答案篇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练_题及答案 基础训练 一、解释下面的词语 1格物 2致知 3袖手旁观 4不知所措 5彷徨 二、阅读613段,回答问题 1给这几段划分层次 (11) (12) (13) 2段起什么作用?它和前几段有什么关系? _ _ _ 3(11) (12)两段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_ _ _ 4今天看来,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_ _ _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11)(12)/(13) 2段小结前几段,引出下面的举例论证。 3(11)(12)举例论证,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观点。 4(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步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一个人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_ 致知:_ (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袖手旁观:_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_ 2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传统的中国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_传统的目的并_寻求新知识,_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_ 5中国传统的弊端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现代有哪些不良的影响? 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6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_ 7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_ 8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_ 9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_ 10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_ 11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_

李翱从人心不被物干扰的层次来理解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正确


程颢和程颐把格物致知完全解释清楚了。


正确答案:错误


先秦时,“格物致知”的知强调的是人的认知、知觉,强调的是由此得到的知识。


正确答案:正确


关于司马光对“格物致知”的训诂,理解不正确的有()

  • A、司马光的训诂否定了郑玄的训诂
  • B、他对物的态度是对立
  • C、定型了格物致知的两种阐释方向
  • D、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正确答案:D


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始见于《礼记》。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

更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及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名词解释题二程之格物致知正确答案:“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知至便意诚,若有知而不诚者,皆知未至尔。”大程所说的“知”,更多意义上是指人心中固有的良知、天德,非一般知觉之知和知识之知,“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则亡天德也。”因此需要格物,格物为致知的工夫。在小程看来,格物致知乃人的修养工夫之基础,是为学之本。“人之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谓本也,始也。”格物为穷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程颐区分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认为“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合内外之道也。”大程强调理在人心,只要反身而诚,则理自明;小程认为理在人心,也在事物,格物对两者都应该格,才能穷理,不过其也更重视德性之知。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问答题什么是“格物致知”?正确答案:二程的格物致知观点:二程把认识过程讲的比较曲折。他认为心中有知,心中本来具有完备的知识,但心却又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用格物的功夫,然后才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即“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即“格物”即是“至物”。即是就物而穷其理。“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即穷理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和应接事物。“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须是集众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即程颢认为,穷理须先一件一件进行研究,积累的多了,就能豁然贯通,认识最根本的理了。朱熹对二程提出的“格物致知”说作了全面的发挥,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即:(1)“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肯定人有天赋的知识,这是认识的前提。(2)怎样来认识天赋的知识呢?回答是“致知在格物”,即通过认识事物之理,来唤醒心中之理。(3)通过日积月累,就会“豁然贯通”,于是“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名词解释题格物致知正确答案: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戴震认为,在人事方面求理的方法是(  )。A “以情絮情”B “先假设后论证”C “发明本心”D “格物致知”正确答案:D解析:戴震认为,在人事方面,求理的方法是“以情絮情”,就是孔子所谓的忠恕之道,大学所谓的絮矩之道。人的情欲之发有一定界限,过此界限,就会妨害别人。在其他方面,求理的方法是“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后理得”。理是客观的、公有的,意见是主观的、私有的。宋儒以为理具于心,往往以意见为理。

考题 格物致知论正确答案:格物致知论是朱熹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理论。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中生来就包含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工夫,对事物加以研究,才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并从而达到对于天地万物之理的认识。

考题 判断题程颢和程颐把格物致知完全解释清楚了。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多选题对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道家强调格物致知B道家强调离形去智C儒家强调格物致知D儒家强调离形去智E儒家强调严密的科学实证正确答案:C,A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多选题对待知(智),儒家和道家的看法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道家强调格物致知B道家强调离形去智C儒家强调格物致知D儒家强调离形去智E儒家强调科学实证正确答案:D,E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名词解释题格物致知论正确答案:格物致知论是朱熹哲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理论。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心中生来就包含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却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工夫,对事物加以研究,才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并从而达到对于天地万物之理的认识。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判断题先秦时,“格物致知”的知强调的是人的认知、知觉,强调的是由此得到的知识。A 对B 错正确答案:错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