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之格物致知

题目
名词解释题
二程之格物致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过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你认为《礼记·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


正确答案: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格物致知”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的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第2题:

地面A、B两点的绝对高程之差与A、B两点的相对高程之差相比较,下面正确的是()。

  • A、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之和为零
  • B、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的大小不确定
  • C、绝对高程之差比相对高程之差要大
  • D、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一样大

正确答案:D

第3题:

正车起动时,进入气缸的压缩空气必须在( )。 ①正车压缩冲程之初;②倒车膨胀冲程之末;③正车膨胀冲程之初; ④倒车压缩冲程之末;⑤倒车压缩冲程之初;⑥正车膨胀冲程之末。

A.①+③

B.③+⑤

C.③+④

D.②+⑥


正确答案:C

第4题:

关于司马光对“格物致知”的训诂,理解不正确的有()

  • A、司马光的训诂否定了郑玄的训诂
  • B、他对物的态度是对立
  • C、定型了格物致知的两种阐释方向
  • D、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正确答案:D

第5题:

“格物致知”一词出自()。

  • A、《中庸》
  • B、《论语》
  • C、《孟子》
  • D、《大学》

正确答案:D

第6题:

二程之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 “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知至便意诚,若有知而不诚者,皆知未至尔。”大程所说的“知”,更多意义上是指人心中固有的良知、天德,非一般知觉之知和知识之知,“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则亡天德也。”因此需要格物,格物为致知的工夫。在小程看来,格物致知乃人的修养工夫之基础,是为学之本。“人之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谓本也,始也。”格物为穷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程颐区分了闻见之知和德性之知,认为“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合内外之道也。”大程强调理在人心,只要反身而诚,则理自明;小程认为理在人心,也在事物,格物对两者都应该格,才能穷理,不过其也更重视德性之知。

第7题:

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

第8题:

气质是人的

A、心理过程之一

B、认识过程之一

C、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D、情绪、情感过程之一

E、意志过程之一


参考答案:C

第9题: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在今天也具有现实意义。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什么是“格物致知”?


正确答案:二程的格物致知观点:
二程把认识过程讲的比较曲折。他认为心中有知,心中本来具有完备的知识,但心却又不能直接认识自己,必须用格物的功夫,然后才能达到心的自己认识。即“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矣。”即“格物”即是“至物”。即是就物而穷其理。
“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皆穷理也。”即穷理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和应接事物。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须是集众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即程颢认为,穷理须先一件一件进行研究,积累的多了,就能豁然贯通,认识最根本的理了。
朱熹对二程提出的“格物致知”说作了全面的发挥,他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即:
(1)“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肯定人有天赋的知识,这是认识的前提。
(2)怎样来认识天赋的知识呢?回答是“致知在格物”,即通过认识事物之理,来唤醒心中之理。
(3)通过日积月累,就会“豁然贯通”,于是“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