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甲企业属于居民企业,下列情形中,甲企业取得B国丁企业分配的股息适用间接抵免的是( )。(乙企业、丙企业均为A国的企业)

题目
我国甲企业属于居民企业,下列情形中,甲企业取得B国丁企业分配的股息适用间接抵免的是( )。(乙企业、丙企业均为A国的企业)

A.甲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18%的股权;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50%的股权,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0%的股权
B.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20%的股权,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20%的股权;甲企业直接持有丙企业50%的股权,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8%的股权
C.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50%的股权,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0%的股权;甲企业直接持有丙企业20%的股权,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10%的股权
D.甲企业直接持有乙企业18%的股权,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0%的股权;甲企业直接持有丙企业60%的股权,丙企业直接持有丁企业30%的股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架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

18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税款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实际抵免额为( )万元。

A.96
B.101
C.125
D.136.4


答案:C
解析:
境外所得税总额=96+808×50%×10%=136.4(万元)
则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实际抵免额为125万元。

第2题:

中国居民企业丙在我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丙企业核算的2018年度境内外所得如下:
(1)境内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0万元;
(2)在甲国设有一不具备独立法人地位的分公司,2018年度,该分公司实现税前所得200万元,分公司适用30%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但因处在甲国税收减半优惠期而向甲国政府实际缴纳所得税30万元,当年分公司所得未分回我国;
(3)在乙国设有一全资子公司,2018年度从该子公司分回税后所得323万元,乙国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乙国预提所得税的税率为5%。
(其他相关资料:甲国、乙国和我国应纳税所得额计算规定一致;我国与甲国和乙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中有饶让条款;丙企业选择不分国不分项抵免方法)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丙企业来自境外所得的抵免限额为( )万元。

A.50
B.100
C.150
D.180

答案:C
解析:
丙企业来自甲国的税前所得为200万元,来自乙国的税前所得为400万元,抵免限额=(200+400)×25%=150(万元)。

第3题:

甲企业将货物卖给乙企业,双方订立了购销合同,其中丙企业为该合同的担保人,丁单位为鉴定人,戊先生为证人,则该合同印花税的纳税人有( )。

A、甲企业、乙企业、丙企业、丁单位、戊先生

B、甲企业、乙企业、丙企业

C、甲企业、乙企业、丁单位、戊先生

D、甲企业、乙企业


答案:C

第4题:

共用题干
2013年4月,甲公司发生如下业务:(1)甲企业开出一张付款期限为3个月的汇票给乙企业,丙企业在该汇票的正面记载了保证事项,乙企业取得汇票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了丁企业;(2)甲企业采用汇兑的方式结算前欠A公司的货款。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保证的当事人有()。
A、丙企业和丁企业
B、甲企业和乙企业
C、乙企业和丁企业
D、甲企业和丙企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票据的保证人。保证的当事人为保证人与被保证人,商业汇票的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甲企业为被保证人,丙企业为保证人。
本题考核相对记载事项。背书不得记载的内容有两项:一是附有条件的背书,二是部分背书。背书附有条件的,其所附条件不具有法律效力,背书是有效的,因此选项A错误;标明“商业汇票”不是禁止事项,况且本身就是商业汇票,因此选项B错误;背书时不得部分背书,部分背书,背书无效,因此选项C正确;如果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则该汇票不得转让,背书无效,选项D是正确的。
本题考核不得背书转让的情形。《票据法》第36条规定:汇票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者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不得背书转让;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汇票责任。《票据法》第27条规定:出票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故4个选项都不能背书转让。
本题考核票据保证记载的事项。票据保证记载的事项,有绝对记载事项和相对记载事项。其中绝对记载事项包括保证文句和保证人签章两项;相对记载事项包括被保证人的名称、保证日期和保证人住所。选项A和B为相对记载事项。
本题考核退汇的情况。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过2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

第5题:

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架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

18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税款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乙所纳税额中属于由企业甲负担的税额为( )万元。

A.0
B.6
C.90
D.96

答案:D
解析:
企业乙的税后利润=1000-180-12=808(万元)
应由企业甲负担的税款=(180+12)×808×50%÷808=96(万元)。

第6题:

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架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

18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税款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抵免限额为( )万元。

A.96
B.101
C.125
D.136.4

答案:C
解析:
企业甲取得的境外所得总额=808×50%+96=500(万元)
企业甲取得的境内外所得总额=500+2400=2900(万元)
企业甲总应纳税额=2900×25%=725(万元)
抵免限额=725×500÷2900=125(万元)。

第7题:

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架构及持股比例如下图:

18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税款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述已知条件,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居民企业可以就其取得的境外所得直接缴纳和间接负担的境外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进行抵免
B.企业丙分回企业甲的投资收益可以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
C.企业乙分回企业甲的投资收益可以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
D.单一第一层外国企业直接持有20%以上股份,且由单一居民企业直接持有或通过一个或多个符合规定持股条件的外国企业间接持有总和达到20%以上股份的外国企业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

答案:B
解析:
企业甲直接持有企业乙20%以上的股份,企业乙直接持有企业丙20%以上的股份,但企业甲间接持有企业丙股份为15%,不足20%,不能适用间接抵免的优惠政策。

第8题:

甲企业和乙企业签订一份购销合同,丙企业为鉴定人,丁企业为甲企业的担保人。该业务中,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为( )。

A.甲企业和乙企业

B.甲企业、乙企业和丙企业

C.甲企业、乙企业和丁企业

D.甲企业、乙企业、丙企业和丁企业


正确答案:A
【解析】(I)如果一份合同或应税凭证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签订,签订合同或应税凭证的各方当事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各就其所持合同或应税凭证的计税金额履行纳税义务;(2)合同当事人是指对凭证有直接权利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但不包括合同的担保人、证人、鉴定人。

第9题:

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结构及持股比例如下:



2018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所得税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的税额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中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要求:
  (1)判断企业丙分回企业甲的投资收益能否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
  (2)判断企业乙分回企业甲的投资收益能否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
  (3)计算企业乙所纳税额属于由企业甲负担的税额。
  (4)计算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抵免限额。
  (5)计算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实际抵免限额。


答案:
解析:
 (1)丙不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甲持有丙的比例=50%×30%=15%,低于20%。
  (2)乙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甲持有乙的比例为50%,大于20%。
  (3)乙所纳税额属于由企业甲负担的税额=[乙企业就利润和投资收益所实际缴纳的税额(180+12)+乙企业间接负担的税额0]×乙向一家上一层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404÷本层企业所得税后利润额808=96(万元)。
  (4)甲境外所得=808×50%=404(万元),A国的应纳税所得额=404+96=500(万元),抵免限额=500×25%=125(万元)。
  (5)可抵免境外税额=96+404×10%=136.4(万元)
  抵免限额=125(万元)
  当年实际可抵免的税额为125万元。

第10题:

(2016年)我国居民企业甲在境外进行了投资,相关投资结构及持股比例如下:

2015年经营及分配状况如下:
  (1)B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2%,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800万元,丙企业将部分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2)A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乙企业应纳税所得总额(该应纳税所得总额已包含投资收益还原计算的间接税款)1000万元,其中来自丙企业的投资收益为100万元,按照12%的税率缴纳B国预提所得税12万元;乙企业在A国享受税收抵免后实际缴纳的税额180万元,乙企业将全部税后利润按持股比例进行了分配。
  (3)居民企业甲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25%,其中来自境内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400万元。
问题(1):简述居民企业可适用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税额范围。
问题(2):判断企业丙分配给企业甲的投资收益能否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并说明理由。
问题(3):判断企业乙分配给企业甲的投资收益能否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并说明理由。
问题(4):计算企业乙所纳税额属于企业甲负担的税额。
问题(5):计算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抵免限额。
问题(6):计算企业甲取得来源于企业乙投资收益的实际抵免税额。


答案:
解析:
1.居民企业可以就其取得的境外所得直接缴纳和间接负担的境外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进行抵免。
2.不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甲持有丙的比例=50%×30%=15%,低于20%。
3.适用间接抵免优惠政策。甲持有乙的比例为50%,大于20%。
4.乙所纳税额属于企业甲负担的税额=
  [乙企业就利润和投资收益所实际缴纳的税额(180+12)+乙企业间接负担的税额0]×乙向一家上一层企业分配的股息(红利)404÷本层企业所得税后利润额808=96(万元)
5.甲来源于乙的所得=808×50%=404(万元)
  来自A国的应纳税所得额=404+96=500(万元)
  抵免限额=500×25%=125(万元)
6.可抵免境外税额=96+404×10%=136.4(万元)
  抵免限额=125万
  当年实际可抵免的税额为125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