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的目的是什么?应根据什么来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题目
问答题
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的目的是什么?应根据什么来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血液灌注量。在血粘稠度和血管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组织灌注量随血压和血管内径变化而变化。缩血管药物可使血压升高,从而使组织灌注量增加。缩血管药物使血管内径变小,亦可使组织灌注量减少。扩血管剂使小动脉内径增大,而使组织灌注量增加,血管扩张又可使血压下降、血流变慢,而使组织灌注量减少。故应根据休克的类型和阶段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为了兼顾各重要器官的灌注水平,常将血管收缩药与血管扩张药联合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应根据以下哪一项来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A.血压的高低

B.心率的快慢

C.休克类型和阶段

D.病人的神志

E.尿量


正确答案:C

第2题:

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的目的是什么?应根据什么来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正确答案: 休克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血液灌注量。在血粘稠度和血管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组织灌注量随血压和血管内径变化而变化。缩血管药物可使血压升高,从而使组织灌注量增加。缩血管药物使血管内径变小,亦可使组织灌注量减少。扩血管剂使小动脉内径增大,而使组织灌注量增加,血管扩张又可使血压下降、血流变慢,而使组织灌注量减少。故应根据休克的类型和阶段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为了兼顾各重要器官的灌注水平,常将血管收缩药与血管扩张药联合应用。

第3题:

休克除补充有效血容量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抗休克的重要内容,下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需注意的问题中,不正确的是

A、应在休克发生时尽早、足量使用

B、纠正酸中毒,否则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发挥小

C、血管收缩剂用量不宜过大,防止加重心脏后负荷或微循环障碍

D、应用血管扩张剂后,微循环中的酸性代谢产物进入循环,加重酸中毒

E、血管活性药物必须配合其他抗休克治疗


参考答案:A

第4题:

应根据以下哪一项来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 A、血压的高低
  • B、心率的快慢
  • C、休克类型和阶段
  • D、病人的神志
  • E、尿量

正确答案:C

第5题:

休克时如何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正确答案:(1)血管收缩剂: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多巴胺;
(2)血管扩张剂:1) 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酚苄明;2) 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654-2、东莨菪碱;
(3)强心药:1) 兴奋α、β肾上腺能受体,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2) 强心甙、西地兰

第6题:

休克静脉滴注血管活性药物时,下列哪项不对()

  • A、先快后慢调整滴速
  • B、血压稳定6~8小时后降低药物浓度至停药
  • C、调整滴速使血压维持在90 mmHg
  • D、先慢后快调整滴速
  • E、晚期顽固性休克可联合应用血管活性药

正确答案:A

第7题:

给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护理上有何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应用过程中,监测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预防血压骤降引起不良后果。使用时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10分钟测1次血压。血压稳定后每15~30分钟测1次,并按药物浓度严格控制滴速。
严防药物外渗。若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应立即更换滴注部位,患处用0.25%普鲁卡因封闭,以免发生皮下组织坏死。血压平稳后,经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减慢速度后撤除,以防突然停药引起不良反应。

第8题:

小儿休克除补充有效血容量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抗休克的重要内容,下列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需注意的问题中,错误的是

A、应在休克发生时尽早、足量使用

B、纠正酸中毒,否则血管活性药物作用发挥小

C、血管收缩剂用量不宜过大,防止加重心脏后负荷或微循环障碍

D、应用血管扩张药后,微循环中的酸性代谢产物进入循环,加重酸中毒

E、血管活性药物必须配合其他抗休克治疗


参考答案:A

第9题:

在休克治疗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的是提高组织微循环的灌流量。
(2)必须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
(3)对低排高阻型休克或应用缩血管药物后血管高度痉挛的患者,可选用血管扩张剂,但一定要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使用。
(4)对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或高动力型休克的病人可选用缩血管药物。

第10题:

应根据下列哪项来合理选择血管活性药物()

  • A、血压的高低
  • B、心跳的快慢
  • C、休克的类型和阶段
  • D、患者的神志情况
  • E、尿量的多少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