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9个月,母乳喂养,其母明显偏食,鱼肉类均不吃,患儿近2个月面色苍黄,呆滞,尚不能独坐。查体:嗜睡,伸手时手颤,心肺

题目
单选题
患者,9个月,母乳喂养,其母明显偏食,鱼肉类均不吃,患儿近2个月面色苍黄,呆滞,尚不能独坐。查体:嗜睡,伸手时手颤,心肺正常,肝肋下4cm,脾未触及,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阴性。血象:Hb75g/L,RBC2.0×1012/L,WBC3.09×109/L,PLT96×109/L。此患儿可能诊断为(  )。
A

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B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急性白血病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儿,9个月。母乳喂养,其母明显偏食,鱼肉类均不吃,患儿近2个月面色苍黄,呆滞,尚不能独坐,查体:嗜睡,伸手时手颤,心肺正常,肝肋下4cm,脾未触及,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阴性,血象Hh 75g/L,RBC 2.0×1012/L,WBC 3.09×109/L,PLT 96×109/L,此患儿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男,15个月。单纯母乳喂养,不愿进辅食。其母不吃肉类鱼类食品,近1个月面色渐苍黄,目光呆滞,肝肋下2.5cm,脾未及,伸手时手有震颤,Hb90g/L,RBC2.05×1012/L。
[问题1][单选题]
该患儿诊断最大可能是什么

A、混合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答案:C
解析: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为:
1.病史:患儿年龄是否在2岁以内;生后是纯以母乳、羊乳或淀粉奶糕喂养,未加其他辅食。有无反复感染或腹泻史。有无乏力、反应迟钝、无泪少汗、吞咽困难、恶心、呕吐、慢性腹泻带粘液便。
2.体检:注意是否面色黄白似浮肿,口唇、粘膜、指甲苍白,发黄、细、稀疏,嗜睡,淡漠,直视,舌及双手震颤,口炎,舌光滑少苔,项强直,角弓反张,心扩大,肝脾肿大,膝反射亢进,浅反射增强,踝阵挛,皮肤出血点。
3.检验:呈大细胞性或大细胞高色素性贫血。骨髓有核细胞显著增生,红细胞、粒细胞等系统有巨幼性改变,巨核细胞也可有类似改变。有条件时应测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此外,应警惕巨幼细胞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合并存在。

第3题:

患儿,女,ll个月。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近1个月出现反应迟钝,嗜睡,间断出现手足、头震颤,面色苍黄,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口服铁剂

B.使用维生素B12、叶酸

C.输血

D.吸氧

E.给予兴奋剂


正确答案:B
该患儿应考虑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去除病因、补充维生素8。2和叶酸是治疗的关键。

第4题:

男,15个月。单纯母乳喂养,不愿进辅食。其母不吃肉类鱼类食品,近1个月面色渐苍黄,目光呆滞,肝肋下2.5cm,脾未及,伸手时手有震颤,Hb90g/L,RBC2.05×1012/L。
[问题2][单选题]
要想确诊应做什么检查

A、MCV MCH MCHC
B、血清铁蛋白
C、血胆红素测定
D、骨髓穿刺
E、血清叶酸测定

答案:D
解析:
骨髓象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可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在此基础上,如精神症状明显,则考虑为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有条件时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水平可进一步协助确诊。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表现为胞体变大、核染色质粗而松、副染色质明显。中性粒的胞浆空泡形成,核分叶过多。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象。

第5题:

男,15个月。单纯母乳喂养,不愿进辅食。其母不吃肉类鱼类食品,近1个月面色渐苍黄,目光呆滞,肝肋下2.5cm,脾未及,伸手时手有震颤,Hb90g/L,RBC2.05×1012/L。
[问题2][单选题]
要想确诊应做什么检查

A、MCV MC H MC HC
B、血清铁蛋白
C、血胆红素测定
D、骨髓穿刺
E、血清叶酸测定

答案:D
解析:
骨髓象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可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在此基础上,如精神症状明显,则考虑为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有条件时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水平可进一步协助确诊。
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表现为胞体变大、核染色质粗而松、副染色质明显。中性粒的胞浆空泡形成,核分叶过多。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象。

第6题:

某6个月女婴,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面色苍黄、嗜睡,诊断巨幼细胞贫血,因缺乏


正确答案:E
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生主要是由一碳单位代谢障碍引起的。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甲基酶催化的同型半胱氨酸转变为蛋氨酸的反应受阻,N5一甲基四氢叶酸的甲基不能转移出去,组织中的游离四氢叶酸减少,导致核酸合成障碍,影响细胞分裂,引起巨幼细胞贫血。故E项符合。

第7题:

男,15个月。单纯母乳喂养,不愿进辅食。其母不吃肉类鱼类食品,近1个月面色渐苍黄,目光呆滞,肝肋下2.5cm,脾未及,伸手时手有震颤,Hb90g/L,RBC2.05×1012/L。
[问题3][单选题]
该患儿未查出病因前的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

A、铁剂、维生素C
B、维生素B 12、叶酸
C、给予瘦肉、蛋,肝类、
D、强的松、维生素B 12、叶酸、铁剂
E、维生素B 12、镇静剂、铁剂、维生素C

答案:E
解析:
骨髓象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可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在此基础上,如精神症状明显,则考虑为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维生素C有助于吸收。

第8题:

男孩,11个月。母乳喂养,近3个月来面色渐苍黄,时而腹泻,原可站立,现坐不稳,手足常颤抖。查体:面色苍黄,略水肿,表情呆滞,Hb80g/L,RBC2.0×1012/L,WBC6.04×109/L。

该患儿可能的诊断是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大脑发育不全

C.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D.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

E.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E

第9题:

患儿女,11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出现反应迟钝,嗜睡,间断出现手足、头震颤,面色苍黄,应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A.口服铁剂
B.使用维生素B叶酸
C.输血
D.吸氧
E.给予兴奋剂

答案:B
解析:
该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叶酸摄入不足;出现反应迟钝,嗜睡,手足、头震颤等神经精神症状,首先应考虑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改变治疗主要应使用维生素B及(或)叶酸。故本题选B。解题关键:掌握各类贫血的主要临床症状,首先确定贫血类型,继而通过类型判断选项。同事掌握各类贫血特有的治疗方法,有助于快速找出答案。

第10题:

患儿男,11个月。母乳喂养,近3月面色渐苍黄,间断腹泻,原可站立,现坐不稳,手足常颤抖。体检:面色苍黄,略水肿,表情呆滞。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2.0×10/L),白细胞6.0×10/L。

该患儿最正确的治疗是
A.静脉补钙
B.VitC口服
C.肌注维生素B
D.肌注维生素D
E.肌注维生素B

答案:C
解析:

1.患儿面色苍黄,略水肿,表情呆滞,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均低于正常值,根据诊断标准可考虑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故本题选E。
2.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血清维生素B正常值为200~800ng/L,<100ng/L为缺乏。血清叶酸水平正常值为5~6μg/L,<3μg/L为缺乏。故测定血清维生素B和叶酸可确诊是否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本题选D。
3.该患者表情呆滞,有精神症状,应以维生素B治疗为主。答案选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