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题目
问答题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阐述中学生思维品质矛盾发展的表现。


参考答案: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评性日益明显;2、思维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3、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具体表现为假想的观众和独特的自我。均需详细阐述

第2题:

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思维的( )和( )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


答案:独立性,批判性,
解析:
提示:请参考答案,输入的答案要和答案显示,有“,”“《》” ”“ 一模一样才会显示正确。

第3题:

教师资格考试:简述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简述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1)初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

(2)高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①个性化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的热情。

 

第4题:

中学生的文学创作活动有哪些特点?
从创业动机看,有一定的冲动性的盲目性;从创作水平看,基本上属于习作和试笔的层次;从题材性质看,少年儿童的创作多以表现自我为主;从创作活动的开展方式看,属于校园文化活动的性质。

第5题: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②自我意识增强。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第6题:

中学生道德情感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道德情感的内容更为丰富并有明显发展;(2)道德情感更有自觉性;(3)道德情感仍然不稳定且难于自制。

第7题:

中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对教育有何意义?


答案:
解析:
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特定阶段的特征,在这一阶段内,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各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心理变化由发展变化急剧到发展变化缓慢过渡。由矛盾动荡向逐渐稳定过渡。教育工作者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个别差异,从而使教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8题:

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答: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1分)中学生观察力又有新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1分)
(2)持久性明显发展。(1分)
(3)精确性提高。(1分)
(4)概括性更强。(1分)

第9题:

童年中期儿童思维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教学中应如何考虑这些特点?


答案:
解析:
包括四个要点,具体阐述(不阐述会扣分)四个要点的内容,根据内容提示,谈谈自己的观点:(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有很大的具体性。(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关键年龄。(3)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改善。(4)过渡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第10题:

中学生交往有哪些特点?如何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正确答案: 中学生交往的特点
(1)交往需要的迫切性,即同窗、同学、朋友交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与独生子女增多有关;
(2)交往观念的开放性,即当前中学生的交往在摆脱父母的同时,也不愿意受以往交往观念和传统习俗的束缚,呈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开放性;
(3)交往行为的自主性,即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要求按照自己的交际观念和交往行为去选择朋友;
(4)交往范围的广泛性,当代中学生的交往,不像过去的中学生只和同性朋友交往,只和本班、本组的同学交往,而是使交际圈子呈现一种拓展的趋势;
(5)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当代中学生聪明,知识面宽,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交谈的话题;
(6)交往手段的多样性,当代中学生接触的事物远远超过以前的中学生,因此,同学间的交往既有传统的方式,也有现代的手段,多种多样。
根据当今中学生交往的一系列新特点,使他们在交往中注意以下几点,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
(1)在朋友需要时,自觉自愿地提供帮助;
(2)尊重朋友的意愿;
(3)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
(4)双方互相信任;
(5)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其正当利益;
(6)公开场合不互相指责;
(7)给朋友以感情上的支持;
(8)交流时注意力集中,不能心不在焉;
(9)尽量使朋友感到相处的快乐;
(10)不季度朋友的其他社会关系;
(11)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情感;
(12)遇事多征求对方的意见;
(13)与朋友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14)发生矛盾时互相忍让;
(15)生活上关心朋友;
(16)不唠叨;
(17)注意必要的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