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温度

题目
名词解释题
钝化温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使病毒失去传染力的处理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催化剂钝化结束的判断方法是:温升高峰期后,()。

A、温度稳定

B、温度下降

C、不耗氢

D、不耗氧


参考答案:BD

第2题:

对于钝化处理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钝化液电导率应保持在1~3ms/cm;

B.钝化液电导率应保持在4~6ms/cm;

C.钝化液电导率应保持在1~6ms/cm;

D.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钝化液浓度越高,其电导率越大;


正确答案:A

第3题:

对预防氧化剂发生积累而言,选择()时,对配入氧化剂钝化最有利。

A、常温

B、较低温度

C、较高温度

D、适中温度


参考答案:C

第4题:

基板钝化前表面温度宜控制在()℃以下,否则可使钝化液温度升高,引起分解。

  • A、30℃
  • B、40℃
  • C、60℃
  • D、80℃

正确答案:B

第5题:

关于催化剂钝化的起始温度与催化剂硫化的起始温度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钝化的起始温度大于硫化的起始温度
  • B、钝化的起始温度小于硫化的起始温度
  • C、钝化的起始温度等于硫化的起始温度
  • D、钝化的起始温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B

第6题:

钝化温度 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病株汁液加温处理十分钟使病毒丧失活性的最低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

第7题:

高压系统升温钝化达到钝化合格的条件包括()

  • A、钝化表面湿润
  • B、液相有一定的溶解氧
  • C、达到一定的温度
  • D、足够的钝化时间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催化剂钝化属于强放热反应,在控制过程中,应做到(),以保证钝化安全和速度。

A、温度上升时,停止配入空气

B、温度下降时,停止配入空气

C、温升大时,加大空气量

D、温度稳定时,稍增加加空气量


参考答案:D

第9题:

钝化液存放温度在0℃以下。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钝化液原液存效温度应在()范围内。


正确答案: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