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硫及其化合

题目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的内容标准: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硫的转化"一节位于鲁科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以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为线索,探索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硫在实验室中的转化,以及硫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 材料三对于"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内容,教学中应突出"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这种以元素为核心的教学观点,从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大视野出发,介绍硫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从认识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到在实验室里自己设计实验,实验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再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中和环境保护中的运用,这样多角度多层面的介绍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力。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硫的转化"这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 问题: (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明本节课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方法。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硫的转化"的教学活动设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新课程提倡“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化学知识、技能的教学置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中,还原知识产生和存在的原始面貌。背景素材是化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纽带,背景素材也是化学课堂问题的来源和解决土壤。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真实背景素材与化学课堂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2)在课堂中,教师应如何呈现和使用收集到的真实背景素材,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答案:
解析:
【知识点】背景素材
(1)化学课堂与真实背景素材的结合有三种形式:一是部分化学课堂以知识结构为主体,在学习知识之后。引导同学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知识处于真实的背景之中;二是先将生动的生活和自然情境引入教学,然后再进行教材主体化学内容的教学,而教学的过程与课开始时的背景再无任何联系:三是设计能贯穿一节课始终的生活、社会任务或问题情境,将教材主体内容的学习镶嵌到任务完成之中,形成背景问题解决的逻辑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实现背景与化学知识的有机融合。
(2)天然的背景材料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要进行的教学。因而需要根据化学课堂的逻辑主线,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背景素材进行选取、加工和改造,然后再与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与学生的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合本节课内容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要注意挖掘素材,从素材中寻找承载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事件、事物、描述或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将素材提炼为问题,在问题的驱使下安排学生活动,形成以素材为纽带的课堂活动,使化学课堂的逻辑主线清晰、连贯,使素材真正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纽带。

第2题:

阅读材料,针对“电离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内容,按照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的内容结构体系:
《化学1》(必修)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材料三该版本教材《化学1》(必修)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部分内容

材料四学校条件和学生发展符合一般要求。
要求:
(1)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3)设计教学过程;
(4)设计教学板书。


答案:
解析:
(1)设计“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电离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②认识电离的本质,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碱、盐的定义。
②通过独立思考探究酸、碱和盐的定义。
③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了解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电离的概念和书写电离方程式。
教学难点:从电离的角度探究酸、碱、盐的本质。
(3)设计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解质的内容,那么,什么是电解质呢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导电呢
【新课教学】
生:回忆之前学习的知识,展开小组讨论交流,并小结发言: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电解质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师: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是怎么产生的呢通过板书画图来从微观角度展示氯化钠溶解的过程,从而理解氯化钠的电离过程。如下图:

师:具体分析,当氯化钠固体还没有进入水溶液的时候,水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加人氯化钠固体之后,水分子包围固体溶质并分布在固体表面。水分子的作用减弱了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的静电作用力,使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继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水合,生成了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我们把这种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师: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
生:小组内讨论,得出结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

师:书写的过程中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注意:

第3题:

阅读下列材,回答有关问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由8个模块组成(见下图),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某一方面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具有怎样的特点?
(2)举3个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高中化学新课程内容的特点有:课程构成内容的模块化和主题性:课程内容构成的多元化和层次性;课程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自然。
(2)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有:
①凸显模块教学特色,展现课程内容的变化;
②在真实情景中进行核心化学知识的教学:
③抓住核心内容进行整合教学:
④为学生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⑤相同教学内容主题在不同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的水平要求。

第4题:

一、考题回顾
题目:《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试讲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2)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课堂提问。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4)试讲中涉及到的实验及其他教学媒体需用语言进行情景模拟即可。
注:图片节选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化学必修1第89页




答案:
解析:

第5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l》“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部分内容:
二、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左右。在通常情况下,氮气与氧气不发生反应,但在放电条件下,它们却可以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NO)。此外,在高温条件下,氮气也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N02)。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因此,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N02产生,并随雨水落下。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等知识。
要求:
(1)完成材料二中的装置设计图,并填写表格。
(2)完成“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答案:
解析: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重要性质,实验探究由二氧化氮制硝酸的可能方法;培养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会对有关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通过酸雨利弊两方面的分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S02所形成的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在你们查阅资料的过程
中,形成酸雨的污染源除了S02,还有其他吗?
【学生】氮氧化物
【教师】氮氧化物同样不是空气的成分,那么它的来源在哪里呢?
【投影】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氮氧化物的天然排放源:闪电,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N0。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N02,N02即为N0和N02之和:土壤硝酸盐分解,即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

的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可分解出N0、N02和N20等气体。
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源:酸性物质N0x人为排放源主要是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飞机高空飞行等。
【教师】自然界的闪电和人为的汽车尾气产生氮氧化物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在放电的条件下,使空气中的O2和N2反应。
【实验】模拟N0的形成

操作步骤:
①将氮气和氧气按l:1的比例混合经容器A.用浓硫酸干燥后进人反应器B。
②使8反应器中两电极放电间隙保持在2~3 cm,并接通高压直流电源。电压约为10kV.使混合气在电弧高温中强热五分钟左右。
③再从E处与抽气机连接,缓慢抽气,同时由F处向容器D输入纯氧气。【
现象】B和C处气体无色,容器D处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2.物理性质
【推进】上节课我们学习了S02可溶于水并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那么N02的水溶性又如何呢?
【实验】向一小集气瓶的N02气体中滴人几滴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红棕色消失。
【结论】N02能溶于水。
【教师】那么N0:有没有与水反应呢?
【实验】打开玻璃片,观察现象。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现象】气体变成红棕色,溶液变红色。
【教师】请根据现象判断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

3.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教师】空气中的O2和N2就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同样,工业上也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

【教师】利用这一原理制硝酸,我们会发现按这样的方案进行的话,会生成N0,不但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排放到空气中还会造成污染。如何才能做到物尽其用呢?
【讨论】第79页科学探究。
【教师】用实物投影投出设计方案,公布学生设计的最优方案。
【过渡】氮氧化物除了可以制成硝酸外,还有其他的用途。
【学生】阅读第79页和第80页的科学视野。
【教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S02和N02对大气的污染,那么你对酸雨又了解多少呢?
【投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学生】阅读第80~81页
【教师】对于防治酸雨,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措施呢?从实际出发,我们可以用哪些具体的行动来防止酸雨?
【学生】讨论
【教师】上节课我们讲过凡事都有利弊两面,那么酸雨是不是没有任何好处,是一个例外吗?
【学生】讨论酸雨有什么有利之处?
【教师】任何事物都有利弊,酸雨也不例外。生态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某个部分可能受害,某个部分可能受益。目前,人们对酸雨给予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认识是:总体来看是有害的,但在局部地区可能是有益的。我国碱性土壤占总土壤面积一半以上,适当的酸性降水对碱性土壤的作物在一定生长时间内有益。含有较多量硫酸根离子的雨水,对贫硫土壤补硫无疑有益,因为硫也是作物良性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凡事忌走向极端,弊大于利,是目前对酸雨的总体看法。我国湖北省兴山、当阳、郧县、襄樊、沙市、崇阳和罗田等地,经土壤化学分析均缺硫,土壤有效硫含量相当低。而硫是排在氮、磷、钾之后的作物所需的第四种主要营养元素。含硫降水无疑是补给农作物有效硫营养的途径之一.从而带来有利生态影响。某些蔬菜,如越冬作物油菜,需硫量较大。酸性降水对其更为有利。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土壤约有十二种.其中十种土壤有效硫含量偏低,证明缺硫。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水稻和油菜的茎秆和籽粒缺硫,缺硫导致产量降低。酸雨含有较多的硫酸根,可以补充部分土壤所缺的硫。但因缺硫过多,光靠酸雨还是不够的,应施含硫化肥。
酸雨中除了含硫酸根之外.还含有铵离子和硝酸根。它们的沉降在短期内不会给土壤造成酸化影响.反而对大多数不同类型的土壤都是有利的。但是长时间沉降,可引起土壤酸化,有负面效应。森林又当别论,农田有施肥之利,森林则无施肥之福,因而硝酸根的沉降对森林来说实际上是起施肥作用,起正面效应。
【投影】动画演示“雷雨发庄稼”。【随堂练习】第83页习题。

第6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根据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既可以解释又可以表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这说明了元素周期表的本质是(  )。

A、假说
B、定律
C、理论
D、模型

答案:B
解析:
假说指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模型是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由题干描述可知元素周期表的本质是定律。

第7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内容标准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高中实验教科书《化学1》“钠的重要化合物”的部分内容: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5
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

通过实验和观察.请你描述一下这些现象。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02+2H20=4NaOH+02↑
过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2Na202+2C02==2Na2C03+02↑
因此.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须化学1的“从实验学化学…‘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和“金属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要求:
(1)回答材料二中“思考与交流”中的问题。
(2)完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教学设计片段,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并对教学过程做简要说明。(不少于300字)


答案:
解析:

(2)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认识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掌握Na202和Na20的共性和差异性。过程与方法:
利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理念.去学习和归纳同类物质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自己总结,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运用课本设置的“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深入认识钠的氧化物的一些性质,并意识到性
质决定物质用途.关心它们的用途,多联系生活实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开动脑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对钠及钠的化合物的实验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释事物的本质、变化,培养热爱科学、奉献科学的精神。
②教学重点:
过氧化钠的性质。教学难点:
对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的探究与现象的分析。③教学过程:
|

第8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提出.为化学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2)谈谈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
解析:
(1)化学教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
(2)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①化学教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②化学教学研究是提高化学课程实施质量的有效途径;③化学教学研究有助于解决化学教学实践问题。

第9题: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有这样的表述: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问题:
(1)简述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7分)
(2)结合高中化学某一内容的教学,举例说明如何借助化学史开展教学。(6分)


答案:
解析:
(1)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有如下重要作用: ①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含有化学研究方法的历史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时所进行的思维活动,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化学家勇于探索和献身的精神,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认知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以及蕴含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化学家的科学态度,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②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化学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具有爱国情怀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史中有许多成功是化学家从无数次失败中获得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③利用化学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化学史创设生动的化学教学情境,给抽象、枯燥、单调的化学知识赋予具体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学习“氯气”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以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史为线索创设教学情境,展开教学。
①导入新课。展示舍勒在将黑锰矿和浓盐酸混合加热时发现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气体的化学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设疑探究。通过化学史中对氯气的描述,能知道氯气的哪些基本性质根据舍勒发现氯气的过程,让学生做一次科学家,小组合作设计出制备氯气的实验方案。
③实验探究。教师对学生设计出来的方案进行优化之后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结合当年舍勒发现氯气的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出氯气的性质。

第10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双手投掷实心球”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及其纠正方法。(20分)


答案:
解析:
(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双手投掷实心球动作准备姿势和发力顺序。
教学难点:蹬地、收腹、挥臂的发力顺序;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95%的学生能掌握双手投掷实心球的蹬地、收腹、挥臂的要领,并能够说出其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置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升学习体育的兴趣。通过自主练习,增强上下肢爆发力和全身协调能力等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双手投掷实心球的学习,学生能培养自身克服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进而养成热爱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易犯错误一:掷球过高或过低。
纠正方法:可在投掷方向的一定距离处设置适当高度的横绳或横杆,帮助学生体会、分析投掷时器材出手角度对投掷远度的影响。
易犯错误二:只用上肢力量,不能全身协调用力。
纠正方法:①徒手模仿练习,体会用力顺序。
②提示学生注意发力顺序:曲肘、后仰、蹬地、收腹、挥臂,注意身体协调用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