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诊来诊病人初级评估,病人循环功能不良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题目

对急诊来诊病人初级评估,病人循环功能不良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如果病人循环功能不良,应立即将病人送入抢救室,给予心电、血压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如果没有脉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基础生命支持(BLS)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如果脉搏过快或过慢、休克,应查找原因,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如止血、输液、输血、药物治疗等。如果体温过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给予保温或如何保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评估病人全身病变特征主要采取

A:视诊

B:听诊

C:嗅诊

D:叩诊

E:触诊


正确答案:A
解析:视诊检查是护士通过视觉进行观察和了解病人全身或局部病变特征的一种检查方法。

第2题:

对急诊来诊病人初级评估,发现病人神志不清,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对于不清醒的病人,应将病人送入抢救室,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需要时做好ct检查的准备,密切观察病情。

第3题:

下列哪项是完整和最适宜的初级评估内容()

A.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有无家属陪同

B.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体温、脉搏

C.循环功能、气道及颈椎、血氧饱和度、全身体检

D.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志状况、暴露病人

E.道及颈椎、呼吸、循环、神志情况、暴露病人、有无家属陪同


答案:D

第4题:

对急性心衰病人应采取哪些紧急处理和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体位: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
2)给氧:高流量吸氧,可用30%~50%的酒精湿化。
3)按嘱使用药物:
(1)吗啡:皮下或肌内注射5~10mg,或静脉缓慢注射3~5mg。老年病人应减量或肌内注射,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抑制或心动过速。
(2)快速利尿剂:呋塞米20~4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减少血容量和扩张静脉,以利于缓解肺水肿。
(3)血管扩张剂:以静脉用药为主,调整药量使收缩压维持在90~100mmHg左右。
(4)速效洋地黄制剂的使用:西地兰0.4~0.8mg稀释后静脉缓注。
(5)氨茶碱:氨茶碱0.25g加入50%葡萄糖40ml内缓慢静脉注射。具有强心、利尿、平喘及扩血管等作用。
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判断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咳嗽的情况,痰的颜色和量、肺内啰音的变化;心率、心律、心音有无异常;病人皮肤的颜色及意识的变化。
5)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6)健康指导: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及诱因,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定期复诊。

第5题:

卫生部2011年9月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对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有急性意识模糊或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病人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病情评估结果应定为哪一级?()

  • A、一级濒危病人
  • B、二级危重病人
  • C、三级急症病人
  • D、四级非急症病人

正确答案:B

第6题:

急诊科护士急诊危重病人,应首先:()

A.热情迎接,诚恳地自我介绍

B.向询问病人有关情况

C.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D.办理挂号手续


参考答案:C

第7题:

对血液病出血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时,特别应注意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发病前有无感染史及用药情况;出血部位、程度;病人的年龄、性别及心理状况;起病急缓及病程长短。

第8题:

医院随诊主要是对( )。

A、住院病人的随诊

B、门诊病人的随诊

C、出院后病人的随诊

D、疑难病人的随诊

E、急诊病人的随诊


参考答案:C

第9题:

病人,男性,49岁,既往有高血压、脑出血史,现脑出血术后16天出院,突发高热,由家人送至急诊科。病人神志不清,在对病人进行气道及颈椎评估时,病人突然面色青紫。 如果你是分诊护士,首先要做的是()

  • A、立即将病人送入抢救室
  • B、给予人工呼吸
  • C、呼叫医生
  • D、尽快结束初级评估
  • E、测量血氧饱和度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病人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常见的适应不良有哪些?护理人员可采取以哪些措施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病人角色?


正确答案: 常见的适应不良:
(1)角色行为缺如;
(2)角色行为强化;
(3)角色行为消退;
(4)角色冲突;
(5)病人角色恐惧;
(6)角色假冒;
(7)角色认同差异。
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病人角色,避免和缓解可能出现的角色适应不良,护理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个性特点等,预测其可能会出现的角色适应问题。
(2)通过交谈和观察病人的角色行为,了解病人对所承担的角色的认识,明确在角色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3)引导病人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履行应有的角色权利和义务。
(4)帮助其充分认识扮演好病人角色的重要性,只有扮演好病人角色,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而健康则是成功扮演其他社会角色的基础和前提。
(5)缓解角色冲突,鼓励病人寻求家人、朋友或同事等的支持与帮助,分担和化解其所承担的其他角色的职责。医护人员之间应注意沟通配合,保持与病人的角色互动过程中的协调一致。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