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调试有哪些方法?各自有什么特点?

题目

软件调试有哪些方法?各自有什么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几种?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7种。
(1)程序判断滤波法:是根据生产经验,确定出相邻两次采样信号之间可能出现得最大偏差。
(2)中值滤波法:它对于去掉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或采样器不稳定而造成的误差所引起的脉动干扰比较有效。
(3)算术平均值滤波法:它适用于一般的具有随机干扰信号的滤波。它特别适合于信号本身在某一数值范围附近作上下波动的情况。
(4)加权平均值滤波:可以提高滤波效果
(5)滑动平均值滤波法:采样时间短,可以提高检测速度
(6)惯性滤波法:适用于慢速随机变量的滤波
(7)复合数字滤波:比单纯的平均值滤波的效果要好

第2题:

RFID的工作频段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低频(从125KHz到135KHz)一般低频能够穿过任意材料的物品而不降低它的读取距离,工作在低频的读写器在全球没有任何特殊的许可限制。
(2)高频(工作频率为13.56MHz)具有防冲撞特性,可以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
(3)超高频(工作频率为860MHz到960MHz之间)该频段有好的读取距离,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4)有源RFID.技术(2.45GHz、5.8G)有源RFID.具备低发射功率、通信距离长、传输数据量大,可靠性高和兼容性好等特点

第3题:

车钩有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车钩大体可分为非密接式车钩和密接式车钩。非密接式车钩是允许两相连接车钩构体在垂直方向上能有相对位移。因此这类型的车钩是一种非紧密型连接,车钩间隙都会远大于3mm。密接式车钩不允许两相连接车钩钩体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位移,所以这类的车钩都为紧密连接式的,车钩间隙在3mm以下。

第4题:

厩肥堆腐的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 (1)紧密堆积法优点是:腐殖质含量高,厩肥保肥力强,养分损失少;缺点是:只能杀死部分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且腐熟时间较长。
(2)疏松堆积法特点是分解较彻底,腐殖质累积少,养分易损失,只有在急需用肥时才采用。
(3)疏松紧密堆积法特点是:厩肥腐熟快,一般1.5—2个月可达半腐熟,4—5个月可达全腐熟;快而彻底的消除有害物质;养分和有机质损失少。如急需用肥时可采取此法堆积。

第5题:

什么是软件过程?有哪些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它们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软件过程是指在软件工具的支持下,所进行的一系列软件开发和进化的活动。软件过程模型是对软件开发实际过程的抽象和简化,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因此又称为软件开发模型。
主要的软件过程模型有:瀑布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基于知识的模型等。
⑴瀑布模型是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活动中的各项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它简单易用,在消除非结构化软件、降低软件的复杂性、促进软件开发工程化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它的缺点。它将一个充满回溯的软件开发过程硬性分割为几个阶段,无法解决软件需求不明确或者变动的问题。
⑵增量模型是一种非整体开发的模型。根据增量的方式和形式的不同,分为基于瀑布模型的渐增模型和基于原型的快速原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合于软件需求不明确、设计方案有一定风险的软件项目。
⑶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螺旋模型将开发过程分为几个螺旋周期,每个螺旋周期可分为4个工作步骤: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
⑷喷泉模型用于采用对象技术的软件开发项目。它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项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软件开发过程有4个阶段,即分析、系统设计、软件设计和实现。各阶段相互重叠,以分析为基础,资源消耗成塔形,从高层返回低层无资源消耗。强调增量开发,是对象驱动的过程,反映了对象的开发和重用过程。
⑸基于知识的模型也称为智能模型。通过领域的专家系统,可使需求说明更加完整、准确和无二义性。通过软件工程知识和特定应用领域的知识和规则的应用来提供开发的帮助。

第6题:

空气过滤器有哪些主要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各自适用于什么场合?


正确答案: 1.粗效率过滤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10~100um的大颗粒尘埃,用于空调系统的初级过滤,保护中效过滤器。
2.中效率过滤器;风量大,阻力小,结构牢固;1~10um的尘埃,用于空调系统的中级过滤,保护末级过滤器。
3.亚高效过滤器;阻力低;1~5um,用于大于10万级的洁净室送风的末级过滤或高洁净要求场合的中间级过滤器。
4.高效过滤器;简单,效率高,厚度小,质量轻;小于1um的尘粒,用于普通100级以上洁净室送风的末级过滤。

第7题:

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统计描述的基本方法:用表、图和数字的形式概括原始资料的主要信息。
表:详细、精确。
图:直观。
指标:综合性好。

第8题:

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与调试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或者说,软件测试是根据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规格说
明和程序的内部结构而精心设计一批测试用例(即输入数据及其预期的输出结果),并利用这些测试用例去运行程序,以发现程序错误的过程。
软件测试与调试在目的、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了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
(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的过程。
(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第9题:

钢粒钻进的投砂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钢粒钻进的投砂方法一般有一次性投砂法、结合投砂法、连续投砂法三种。
一次投砂法:在回次开始前将所需钢粒一次投入孔内。此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但在回次初始时,孔底钢粒堆积过多,引起孔壁超径、岩心磨细,而且回次钻速不均匀。采用一次投砂法时,回次投砂量一般为1.5~4公斤。
结合投砂法:回次开始前投入一定数量的钢粒,其余数量在回次中间补投孔内。此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次投砂法的缺点,但费时麻烦,还易引起岩心堵塞和岩心脱落。此法比较适合于坚硬岩层和深孔钻进。
连续投砂法:在保证孔底有足够钢粒的前提下,用连续投砂装置不断地、均匀地补入钢粒。此法减少钢粒消耗、提高钻进效率,但受到连续投砂装置能否正常工作的影响,往往不能成功。

第10题:

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
问卷法的优点是:
1.运用范围广;
2.容易数量化;
3.是一种高效调查手段;
4.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5.可以避免主观偏差,减少人为的误差。
问卷法的缺点是:
1.问卷的回收率有时难以保证;
2.问卷调查资料的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
3.被测人员不配合的,数据不够精确;
4.要求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5.难以将结论直接与被测人员的实际行为进行比较。
观察法的优点是:
1.被测人员比较自然;
2.真实性与及时性;
3.可以排除被观察者的主观成分;
4.收集到的材料比较系统;
5.运用方便。
观察法的缺点是:
1.受观察者本身限制;
2.受时间的限制;
3.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4.使用范围小。
实验法的优点是:
1.可以把握因果关系,明确应对的政策;
2.变量容易控制;
3.实验结果精确可靠。
实验法的缺点是:
1.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
2.主试需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3.被测人员不自然。
测验法的优点是:标准化程度高。
测验法的缺点是:
(1)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2)作为量表的设计,取样技术、常模编制都要求较高。
(3)对测验使用者有一定的要求,即测验者要经一定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