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彝族山寨迷人的夜景和青年男女优美舞姿的彝族舞曲是()A、琵琶独奏曲B、二胡独奏曲C、古筝独奏曲D、葫芦丝独奏曲

题目

描绘彝族山寨迷人的夜景和青年男女优美舞姿的彝族舞曲是()

  • A、琵琶独奏曲
  • B、二胡独奏曲
  • C、古筝独奏曲
  • D、葫芦丝独奏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音乐作品的作者正确的是()。

A.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华彦钧
B.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刘天华
C.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娄树华
D.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王惠然

答案:A,B
解析: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华彦钧(小名阿炳)创作;《光明行》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于1931年;《十面埋伏》琵琶独奏曲,初见于清代华秋萍所辑的《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曲,原为琵琶曲《夕阳箫鼓》,1925年柳尧章等人将其首次改编为现名的民乐合奏曲。

第2题:

《光明行》是二胡独奏曲,由刘天华创作于1931年。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何占豪、陈钢创作的《梁祝》是一首________ ( )

A.交响曲

B.二胡独奏曲

C.小提琴独奏曲

D.小提琴协奏曲


正确答案:D

第4题:

《彝族舞曲》是()。

  • A、古筝曲
  • B、古琴曲
  • C、二胡曲
  • D、琵琶曲

正确答案:D

第5题:

刘天华一生创作了十首二胡独奏曲,即:()


正确答案:《病中吟》 、《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

第6题:

《光明行》是什么乐器的独奏曲目?()

  • A、板胡
  • B、二胡
  • C、高胡
  • D、京胡

正确答案:B

第7题:

()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首表现“楚汉相争”的琵琶独奏曲。

  • A、《十面埋伏》
  • B、《夕阳萧鼓》
  • C、《彝族舞曲》
  • D、《将军令》

正确答案:A

第8题:

以下音乐作品的作者正确的是()

A.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华彦钧
B.二胡独奏曲《光明行》刘天华
C.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娄树华(华秋萍)
D.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王惠然(柳尧章)

答案:A,B
解析:
《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华彦钧(小名阿炳)创作;《光明行》二胡独奏曲,刘天华作于1931年;《十面埋伏》琵琶独奏曲,初见于清代华秋萍所辑的《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曲,原为琵琶曲《夕阳箫鼓》,1925年柳尧章等人将其首次改编为现名的民乐合奏曲

第9题:

作曲家王惠然创作的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中使用了云南“四大腔”中()的旋律素捌。

  • A、《海菜腔》
  • B、《山药腔》
  • C、《四腔》
  • D、《五山腔》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欣赏分析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


正确答案: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是一首著名的北派筝曲。一般认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的。它的曲名取自唐代诗人王勃(649-676)在《滕王阁序》里“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中的“渔舟唱晚”四个字,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这首独奏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之间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以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全曲大致分为以下三段:
(1)慢板:这是一段悠扬如歌、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配合左手的揉、吟等演奏技巧,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缓缓移动的帆影,轻轻歌唱的渔民„„给人以“唱晚”之意,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及对景色的赞赏。
(2)音乐速度加快: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从全曲来看,“徵”音是旋律的中心音,进入第二段出现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造成对比和变化。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乘风破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3)快板:在旋律的进行中,运用了一连串的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渐次加快,力度不断增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叠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料而又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