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25岁。晨起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发病2小时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曾自服“山莨菪碱”2片,腹痛稍有缓解,现腹痛再次加重而入院就诊。查:体温38.5℃,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甚,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0.89。腹部X线透视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列出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题目

李先生,25岁。晨起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发病2小时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曾自服“山莨菪碱”2片,腹痛稍有缓解,现腹痛再次加重而入院就诊。查:体温38.5℃,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甚,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0.89。腹部X线透视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列出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疼痛,与消化性溃疡及穿孔、手术损伤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手术或手术后并发症、控制饮食有关
焦虑,与对治疗效果担忧有关
体温过高,与伴发腹膜炎症有关
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十二指肠残端破裂、胃肠道梗阻、倾倒综合征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45岁。饱餐后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烈疼痛,并迅速蔓延至全腹2小时,伴恶心呕吐。查体:面色苍白,体温37℃,脉搏90次/分,血压l05∕75mmHg,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消失,拟诊为胃溃疡穿孔。有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是()。

A.MRI
B.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C.CT
D.立位X线腹部透视或平片
E.B超

答案:D
解析:
急性穿孔是胃溃疡最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胃溃疡穿孔时,患者出现腹膜刺激征,即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X线立位平片检查,约80%患者可见膈下积气。

第2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2岁。一周前自觉上腹部隐痛,自服胃舒平后症状无明显改善,6h前饱餐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发病2h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病人既往有“胃痛”病史。体格检查:T血常规:38.3℃,P:10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腹式呼吸消失,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尤以上腹剑突下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初步诊断考虑哪些疾病?()提示:病人主诉疼痛加重,体查: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89%;腹部立位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经胃管注入气体后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 A、急性肠梗阻
  • B、急性心肌梗死
  • C、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 D、急性胆囊炎并穿孔
  • E、急性胰腺炎
  • F、急性阑尾炎
  • G、肝破裂
  • H、急性腹膜炎

正确答案:C,H

第3题:

根据下列题干,回答 146~148 题:

男性,32岁,饱食后突感右上腹部剧痛,迅速转移到右下腹和下腹部,伴恶心,呕吐不能减轻腹痛。发病6小时来院急诊,体检:痛苦貌,血压90/60mmHg,脉搏120次/分,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以上腹和右上腹部为着,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消失,白细胞16×109/L,中性0.9。

第 146 题 最可能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B

第4题:

男,70岁,饮酒后突然上腹疼痛8小时,持续性难以忍受,并迅速扩散,右下腹也觉疼痛,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较多。检查:体温38.5℃,呼吸22次/分,血压12/8kPa(90/60mmHg)。急性痛苦貌,静卧不敢转动身体,唇干燥,巩膜皮肤无黄染,腹平坦,腹式呼吸弱,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中上腹及右下腹最显著,肝浊音界正常,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85%。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阑尾炎穿孔
  • B、急性胰腺炎
  • C、急性胆道感染
  • D、绞窄性肠梗阻
  • E、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正确答案:E

第5题:

李先生,25岁。晨起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发病2小时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曾自服“山莨菪碱”2片,腹痛稍有缓解,现腹痛再次加重而入院就诊。查:体温38.5℃,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甚,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0.89。腹部X线透视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简述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 护理要点:
取半卧位;
禁饮食,插胃管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
配合医生观察病人腹部情况,包括腹痛的程度及范围,腹肌紧张情况,压痛的部位、程度及范围,肝浊音界和肠鸣音的变化等;
遵医嘱输液,应用抗生素;
如病人全身情况和腹部情况不断恶化,则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工作,以便及时手术。

第6题:

女性,35岁:。有近8年的空腹或夜间上腹部烧灼痛,进食后疼痛好转。近来自觉症状加重。6小时前病人进食后突感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很快延及全腹,伴有恶心、呕吐。体检:腹式呼吸消失,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试述初步诊断、首选检查方法、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答案:
解析: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伴弥漫性腹膜炎。首选的检查方法是立位腹部透视或摄片。需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阑尾炎等鉴别。该病人症状体征严重,宜行手术治疗,手术应给予积极准备,包括胃肠减压、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手术以穿孔修补、腹腔引流为宜。

第7题:

患者男性,37岁。因"突发上腹部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剧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查体:急性病容,强迫屈曲体位,板状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消失,腹透示:膈下新月形游离气体。诊断的依据有()。

  • A、上腹部剧痛
  • B、肠鸣音消失
  • C、上腹部压痛明显,有反跳痛
  • D、叩诊肝浊音界缩小
  • E、腹透示:膈下新月形游离气体
  • F、板样腹
  • G、面色苍白,恶心,呕吐

正确答案:A,B,C,D,E,F

第8题:

患者男,45岁,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0小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入院查体:体温37.5℃,血压120/75mmHg,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上腹部稍偏左有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15×10/L。腹部X线检查: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急性胆囊炎

D.急性肠梗阻

E.胃溃疡


正确答案:A
此组题是理解和应用题。考查考生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该中年男性患者上腹疼痛10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查体发现上腹部稍偏左有明显压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化验血白细胞升高,X线检查无膈下游离气体。从5个备选项看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胰腺炎。发病后10小时对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从提供的5个备选答案考虑是血清淀粉酶检查。血清淀粉酶在发病6~12小时即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3~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发病12~14小时才开始升高,下降缓慢,1~2周恢复正常。血清脂肪酶发病24~72小时才开始升高,但可持续7~10天,对就诊较晚者有诊断意义。腹部B超检查对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最有意义,虽然对诊断急性胰腺炎也有帮助,但其意义低于血淀粉酶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为了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早期和轻型胰腺炎采取非手术治疗,治疗的基本措施是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防止呕吐、减少胰液分泌。另外还应静脉输液、解痉镇痛等对症治疗以及营养支持、使用抗生素等。

第9题:

李先生,25岁。晨起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发病2小时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曾自服“山莨菪碱”2片,腹痛稍有缓解,现腹痛再次加重而入院就诊。查:体温38.5℃,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甚,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0.89。腹部X线透视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初步诊断。


正确答案: 初步诊断: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第10题:

患者男性,37岁。因“突发上腹部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剧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查体:急性病容,强迫屈曲体位,板状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消失,腹透示:膈下新月形游离气体。 诊断的依据有()

  • A、上腹部剧痛
  • B、肠鸣音消失
  • C、上腹部压痛明显,有反跳痛
  • D、叩诊肝浊音界缩小
  • E、腹透示:膈下新月形游离气体
  • F、板样腹

正确答案:A,B,C,D,E,F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