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被测者素质性质的员工素质测评方法是()。(2011年11月二

题目

反映被测者素质性质的员工素质测评方法是()。(2011年11月二级真题)

  • A、定性测评
  • B、定量测评
  • C、静态测评
  • D、动态测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反映被测者素质性质的员工素质测评方法是( )。

A.定性测评
B.定量测评
C.静态测评
D.动态测评

答案:A
解析:
所谓定性测评,就是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性质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而定量测评,就是采取量化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数量特点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

第2题:

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


答案:
解析:
1、准备阶段:(1)收集必要的资料;
(2)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
(3)测评方案的制定:
a.确定被测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
b.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和参照标准。
c.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
d.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
2、实施阶段:
(1)测评前的动员;
(2)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
(3)测评操作程序:报告测评指导语、具体操作(单独操作、对比操作)、回收测评数据。
3、测评结果调整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
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晕轮效应、近因误差、感情效应、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2)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
其中描述集中趋势的量数,在数理统计学中叫集中量数,其功能有二:第一、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可以用来说明一组数据全貌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即它们的典型情况;第二、可以用来进行组间比较,以判明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数据的数值差别。在素质测评中,最常使用的集中趋势量数有算数平均数和中位数。
(3)测评数据处理。
4、综合分析测评结果
(1)测评结果的描述:数字描述、文字描述。
(2)员工分类:调查分类标准和数学分类标准。
(3)测评结果分析方法:要素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曲线分析法。

第3题:

( )属于动态的员工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发被测评者的进取精神。

A.心理测评

B.面试

C.评价中心

D.观察评定

E.个性测试


正确答案:BCD
动态测评是根据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进行的素质测评,是从前后的变化情况,而不是当前所达到的标准进行的素质测评。心理测验、个性测试一般是静态的,而评价中心、面试与观察评定具有动态性。

第4题:

反映被测者素质性质的员工素质测评方法是()

A:定性测评
B:定量测评
C:静态测评
D:动态测评

答案:A
解析:

第5题:

便于横向比较员工素质的测评方式是()。

A:表面测评
B:形式测评
C:静态测评
D:动态测评

答案:C
解析:
静态测评的优点是便于横向比较,可以看清被测评者之间的相互差异及是否达到了某种标准。

第6题:

简述员工素质测评的准备、实施、结果调整和综合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答案:
解析:
员工素质测评的准备阶段包括:①收集必要的资料;②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③测评方案的制定。员工素质测评的实施阶段包括:①测评前的动员;②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③测评操作程序;
员工素质测评的结果调整包括:①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测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晕轮效应、近因误差、感情效应、参评人员训练不足);②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集中趋势分析、离散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③测评数据处理。
综合分析测评结果包括:①测评结果的描述;②员工分类(调查分类标准、数学分类标准);③测评结果分析方法:要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分析法、曲线分析法。

第7题:

()属于动态的员工素质测评,有利于激发被测评者的进取精神。

A:心理测评
B:面试
C:评价中心
D:观察评定
E:个性测试

答案:B,C,D
解析:
动态测评是根据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进行的素质测评,是从前后的变化情况,而不是当前所达到的标准进行的素质测评。心理测验、个性测试一般是静态的,而评价中心、面试与观察评定具有动态性。

第8题:

以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的员工素质测评类型是()。

A:选拔性测评
B:考核性测评
C:开发性测评
D:诊断性测评

答案:C
解析:
开发性测评是指以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的测评,这类测评主要是为了摸清情况,了解测评对象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为测评对象指出努力方向,为组织提供开发依据。

第9题:

综合题(本题共3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18分,第3小题18分,共54分)


4、某企业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选拔了30位优秀员工。
(1)企业员工素质测评,导致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是什么?(5分)
(2)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7分)
(3)员工素质测许结果处理的方法中,集中趋势分析中的集中量数有什么作用?常见的集中量数有哪些?(6分)


答案:
解析:
答: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包括:
①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
②晕轮效应。
③近因误差。
④感情效应。
⑤参评人员训练不足。

(2)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数理统计方法有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等。

(3)集中趋势分析是指在大量测评数据分布中,测评数据向某点集中的情况。描述集中趋势的量数,在数理统计学中叫集中董数,其功用有二:
①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可以用来说明一组数据全貌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即它们的典型情况。
②可以用来进行组间比较,以判明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数据的数值差别。在素质测评中,最常使用的集中趋势量数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第10题:

某企业通过笔试、面试等程序选拔了30位优秀员工。
(1)企业员工素质测评导致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2)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
(3)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方法中,集中趋势分析中的集中量数有什么作用?常见的集中量数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
①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例如,指标定义不够明确,内容有重复或相近现象,内涵不清晰,参照标准各等级之间的区分不明显等,使测评员工难以判断,不易评价。
②晕轮效应。根据心理实验证明,考核者在对人的各种品质进行考核时,会有一种偏高或偏低的习性,即由于某人某方面的品质和特征特别明显,使观察者容易产生清晰明显的错觉,忽其他的品质和特征,从而作出片面的判断。
③近因误差。由于测评人员对被测对象近期印象深刻、记忆清楚,而对远期表现印象模糊、记忆不清,因此,以近期的记忆代替整个测评时期的全部实际表现,导致产生测评结果的误差。
④感情效应。测评人员和被测对象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测评结果的重要原因。如果两者关系好,测评得分会较高;反之亦然。当测评指标偏重“软性”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⑤参评人员训练不足。对测评系统的参照标准理解不统一或认识不深,测评方法掌握得不熟练,测评人员之间相互影响等,均会对测评产生影响。
(2)员工素质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数理统计方法
①集中趋势分析
集中趋势分析是指在大量测评数据分布中,测评数据向某点集中的情况。
②离散趋势分析
数列的离散趋势描述数列的分散程度,以差异量数来说明。一个数列只有同时用集中量数和差异量数才能体现数列的整体特征。差异量数越大,集中量数的代表性就越小;差异量数越小,则集中量数的代表性越大。在素质能力测评中,最常使用的差异量数是标准差。
③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法是描述两组测评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根据两组测评数据的变动方向是否相同,相关的情况有三种:正相关、负相关和零相关。
④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法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个因素影响的现象,这类现象的量一般表现为若干因素的乘积。其中每一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使总量发生变化。因素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确定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程度。
(3)集中趋势分析中的集中量数
①描述集中趋势的量数,在数理统计学中称为集中量数,其功用包括:
a.它是一组数据的代表值,可以用来说明一组数据全貌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即它们的典型情况。
b.可以用来进行组间比较,以判明一组数据与另一组数据的数值差别。②在素质测评中,最常使用的集中趋势量数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