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公安机关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卞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

题目

某县公安机关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卞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的审查。下列()是某县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

  • A、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
  • 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 C、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 D、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D县公安机关接到有关陈某、刘某、王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的审查。D县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是( )。

A.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C.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

D.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由此可见,“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刑事诉讼中立案的条件。

第2题:

刘某与陈某涉嫌组织卖淫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对刘某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在办理刘某的审查批捕时,发现对陈某也应当逮捕.这时,检察院该如何处理?

A.本案不是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检察院应当对刘某批准逮捕,对陈某置之不理

B.检察院应当将案卷退回,建议公安机关重新对刘某陈某两人一并提请批准逮捕

C.检察院应当建议公安机关对陈某提请批准逮捕

D.对检察院的建议,如果公安机关说明不提请逮捕的理由,但理由不能成立的,检察院可以对陈某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正确答案:CD
73.【答案】CD 【考点】 审查批准逮捕【解析】 《高检规则》第103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逮捕案件,发现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如果公安机关不提请批准逮捕的理由不能成立的,人民检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逮捕决定,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第3题:

某县公安机关接到有关甲某、乙某合伙诈骗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的审查,下列哪个是该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

A:认为确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C:案件事实基本清楚

D:报案人证据充分


参考答案:A

第4题:

刘某因要扩展自己的经营业务,于是向朋友陈某借款25万元,约定10月15日还款。同时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约定刘某将汽车抵押给陈某,如刘某到期不清偿贷款的,陈某得依法行使抵押权。双方办理了汽车抵押登记。但是还款期临近,陈某多次催促,刘某一直都没有答复。于是10月8日,陈某就持抵押登记证明将刘某抵押的汽车开走。10月15日,刘绝返还汽车。则陈某的行为:( )
A.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刘某不能清偿,陈某得拍卖汽车还款
B.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刘某清偿完贷款,陈某应返还汽车
C.不合法,但因刘某构成预期违约,陈某可以提前行使抵押权
D.不合法,陈某应将汽车返还刘某,并赔偿因扣押汽车给刘某造成的损失


答案:D
解析:
考点:抵押权的实现方式
讲解:《物权法》第195条第1、2款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陈某的行为是不合法的,陈某无权直接将抵押物扣押,也不能提前行使抵押权。故本题应选D。

第5题:

某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陈某死亡,其合法继承人陈某不愿成为该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陈某在该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应在全体合伙人之间平均分配。(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核合伙人的财产继承。合伙企业合伙人死亡后,如其合法继承人不愿意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合伙企业应退还其依法继承的财产份额。

第6题:

2017年8月10日晚,吴某将下夜班回家的女青年孙某强奸。孙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吴某得知公安机关立案的消息之后,就闻风而逃,至今未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陈某的追诉时效期限是15年

B.对陈某的追诉时效期限是10年

C.陈某不受追诉时效期的限制

D.对陈某的追诉时效期限是20年


正确答案:C

第7题:

D县公安机关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卞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的审查。下列选项哪项是D县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 )

A.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C.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

D.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据此,“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是刑事诉讼中立案的条件,D项当选。

第8题:

M县公安局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审查。M县公安局决定立案的条件是( )。

A.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C.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D.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


参考答案:C

第9题:

陈某外出期间家中失火,邻居刘某呼叫救火并参与扑火。在救火时,刘某手部烧伤。事后,刘某花去医疗费3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陈某应偿付刘某100元
B.陈某应偿付刘某200元
C.陈某应偿付刘某300元
D.陈某无须偿付刘某

答案:C
解析:
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避免造成损失(损失既包括自己的也包括他人的,或者仅为他人的),主动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法律事实。题干中刘某扑火属于无因管理。管理他人事务的人,为管理人;事务被管理的人,为本人。无因管理之债发生后,管理人享有请求本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的债权,本人负有偿还该项费用的债务。

第10题:

某偏远村庄经常有外地的妇女被卖到这里作媳妇,但当地派出所长刘某屡次接到被拐妇女的亲戚报案,却从未理会。某日上级公安局接到报案后来此地营救被拐卖妇女,当地村长张某聚集村民阻碍公安人员的解救行动,村民吴某、黄某携带锄头等物威胁参加解救行动的公安人员。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派出所长刘某接到报案不理会的行为,构成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
B.张某、吴某、黄某等阻碍解救行为构成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的共同犯罪
C.张某构成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
D.吴某、黄某构成妨害公务罪


答案:A,D
解析:
根据《刑法》第416条第1款,刘某的行为构成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A正确。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是聚众犯罪,主体是首要分子,所以只有张某构成本罪,而在阻碍解救的过程中,其他参与者使用了暴力、威胁方法的,以妨害公务罪论处,故B错误,D正确。根据刑法第416条第2款,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成立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注意此罪的主体与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主体的区别,后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故C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