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美术教学“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

题目

请对美术教学“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反映当时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段话,简要谈谈你的认识与设想。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 美术教科书在内容、编排形式上要兼顾到审美性、教育性、基础性、实用性、灵活性、地域性、发展性等多方面的因素。
(2) 美术教科书中增加乡土方面的内容,是充分考虑到地域性特点的体现,可以更好的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发展状况以及文化艺术特色,更具有可行性。
(3) 学生可结合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艺术文化展开评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建议在每一模块中,相关的美术鉴赏内容不应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百分比是( )。


A.5%
B.10%
C.15%
D.20%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内容的记忆。高中阶段美术课程的实施建议中规定: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D项正确。

A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美术教学的实施建议?( )。

A.美术鉴赏的内容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B.要贯穿艺术观念和美术摄影的学习和运用
C.美术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美术教科书
D.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

答案:D
解析:
D选项属于美术教学的评价建议,其他选项都是美术教学实施建议。故正确答案为D项。

第3题:

我国幅员辽阔,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是为了贯彻____________教学原则的要求。


正确答案:
理论联系实际

第4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美术设计中的“排列组合”?(10分)
(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答案:
解析:

(1)美术教学中的“排列组合”是指运用简单的相似形,通过大小、疏密以及合理的位置安排等来进行组合,形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作品。

(2)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能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将各种瓶盖进行排列组合,制作出有趣的物品,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环保意识,对变废为宝产生兴趣;体验制作的乐趣,提高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①让学生将课下收集到的瓶盖放在自己的桌子上进行展示,比一比谁的瓶盖最大,谁的瓶盖最小,谁的瓶盖形状最奇怪……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瓶盖,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瓶盖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瓶盖的造型特点,并快速地进入到教学状态)

②联想游戏:同学们把两个瓶盖平放在一起,像什么?叠在一起又像什么?……
学生一边玩一边说,最后比一比,谁的联想最丰富。
(设计意图:通过联想,使学生能够发挥想象能力,通过简单的排列组合,学习用瓶盖制作物品)

第5题: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建议,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 )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6题:

在高中每个模块的教学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模块学习总课时的( )。

A.30%
B.20%
C.15%
D.25%

答案:B
解析: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所以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故正确答案为B项。

第7题:

不属于高中美术模块教学设计需明确的一项是(  )。

A.明确模块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B.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C.明确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D.明确模块教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答案:B
解析:
B项内容过于详细,不需在高中美术模块教学设计中明确。

第8题:

运用必要的乡土教材或补充材料进行教育,是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题目中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师应该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发展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技巧。

第9题: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每一模块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  )。

A.30%
B.40%
C.20%
D.10%

答案:C
解析:
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所以,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故选C。

第10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呈现演示的原则有哪些?
(2)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3)请设计本节“句型课”的新知呈现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答案:
解析:
(1)呈现演示的原则
①呈现演示的方式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对象来定;
②呈现语言要简洁易懂,一般不用学生未学过的词汇;
③要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④尽量使用英语,必要时使用母语;
⑤把利用环境和创造情景统一起来。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
②能够在语境中理解It’s tall/short/fat.的语用功能,并在图片或动作等帮助下,使用It’s+adj.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
③能够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
④能够用简笔画出常见小动物,并运用学到的语言结构描述自己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绘画来描述动物的特征,学会形义结合,来加深对句型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新知呈现:
①Present the sentences
a.The teacher presents a picture of pig.
T:Look at the pig.It’s so fat.(教师借助语气和动作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跟读)
Ss:It’s so fat.
b.Teacher shows the picture of giraffe.
T:Look at the giraffe.It’s so tall.(教师借助语气和动作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跟读)
Ss:It’s so tall.
C.Teacher presents the picture of panda.
T:Look at tlle Danda.Is it tall?
Ss:No.
T(做动作):It’s so short.It’s short and fat.(引导学生跟读)
S:It’s short and fat.
T:I’m also short and fat.(做动作加表情)Do you think so?
S:…
(设计意图:呈现有趣的动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等辅助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单词和句型的意义的理解,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比较轻松。)
②Listen and answer
The teacher asks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dialogue twice and tells them to try to answer two questions:
a.Who is tall?
b.Who is short and fat?
The teacher asks som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gives them some assessment.
(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听力训练。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新句型的理解。)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