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法尚应舍”?

题目

如何理解“法尚应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理解“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


正确答案: 在辨证过程中,需将脉象与症状互相参照,进行综合分析,看其是相应还是不相应,以此来判断疾病的顺逆情况。总之,在一般情况下,脉症的表现是相应的,如有不相应,则必有一真一假,临证时必须辨明脉症的真假以决定取舍,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
舍脉从症,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例如:症见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燥结,舌红苔黄厚焦燥,而脉迟细者,则症所反映的是实热内结,是真;脉所反映的是因热结于里,阻滞血脉流行,故出现迟细脉,是假象,此时当舍脉从症。
舍症从脉,在症假脉真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热闭于里,症见四肢厥冷,而脉滑数,脉所反映的是真热;症所反映的是热邪内伏,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假寒,此时舍症从脉。
脉有从舍,说明脉象只是疾病临床表现的一个方面,因而不能把它作为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只有全面运用四诊,四诊合参,才能从舍得宜,得出正确的诊断。

第2题:

如何理解“末法”?


正确答案: 从原始佛法方面来讲,是没有正法、相法与末法之分的,因为真正的法,就是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然如此,法就是真理,真理是超越时空的。当法在你面前,你没有看到,有等于没有,于是就变成末法,所以真正的末法就是没有见到法。

第3题:

如何理解合同法的本质和地位?


参考答案:

合同法本质上是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合同法以债权债务关系、即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直接调整对象,其深层的社会关系则是社会的财产流转关系。合同法调整的是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它反映的是平等主体件在转让产品或货币,完成工作和提供劳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债务的清偿或履行,具体体现着财产从一个民事主体到达另一个主体的合法转移过程。合同法作为调整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规范,规定和反映的是社会财产或其他劳动成果从生产领域移转到交换领域,并经过交换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其内容主要表现为转移已占有的财产,转移的目的或是实现对财产的占有,或是创造一个新的占有。因此,合同是当事人处分财产或获得财产的重要法律手段,充分反映着流通领域内的财产运动状态。合同法则通过确认和保障合同当事人正当地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依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对这种财产流转关系进行规范和调整。合同法是民法体系中的民事单行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合同法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
合同法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㈠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㈡维护社会经济秩序。㈢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4题:

如何建设鸵鸟栏舍?


正确答案:房屋建设面积的大小,视饲养鸵鸟的只数确定。总体建设要求,屋高2.3~2.5米,冬暖夏凉,具有完备的通风设施,屋内地面干燥,便于清扫消毒。房屋最好坐北朝南,运动场在南面,带有相应的半荫棚运动场。为防鼠害,室内做水泥地面。运动场有1/3的水泥地面,其余为沙地。室内、运动场铺5~20厘米厚的沙,使地面硬度适中。整个场地要分区、分栏建排水沟。

第5题:

如何理解《灵枢·本神》篇中"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正确答案: 脾为后天之本,有化生和储藏营气的作用,精神活动中的意念是依附于营气的,所以说"脾藏营,营舍意"。如果脾气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营气不足,四肢肌肉失养,故四肢不用。"脾者土也,治中央","土灌四脏",若脾气虚则不能输精于四脏,致使五脏功能不能调和,故日"五脏不安"。如果脾气虚,气机滞寨,升降失常,就会出现腹部胀满,二便不利。

第6题:

如何理解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正确答案: 依远离:修行人要远离众生的那些盲目抓取。
依无欲:就是他不跟众生一样一直在名利堆里打滚,因欲望无穷,苦海就无边,你的束缚就无限。
依灭:就是导向解脱的涅槃寂静。
向于舍:就是你要能够放得下,你要能够看得开,深层的舍是这个自我要能舍得下,如果自我舍不下,你就没办法体证到无我。证到三果的人,自我都还不死,都还用自我再修,还用自我在证,那么“向于舍”,就是要把深层的“自我”也彻底舍弃掉。

第7题:

如何理解银行盈利分解分析法树形图及其中各项指标如何计算?


正确答案: 资本收益率=税后净收入/总资本;
资产收益率=税后净收入/总资产资本乘数=总资产/总资本
净利息收益率=(总利息收入-总利息支出)/总资产
净非利息经营收益率=(非利息经营收入-非利息经营支出)/总资产
净非经营收益率=(非经营收入-非经营支出)/总资产
所得税税率=所得税支出/总资产
有息资产的净利息收益率=(总利息收入-总利息支出)/总有息资产总额
有息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总有息资产/总资产
净利息差额=有息资产的利息收益率-付息负债的支付收益率
来自净利息头寸的损益=净利息头寸占有息资产比率
有息资产的利息收益率=总利息收入/总有息资产
有息负债的利息支付率=总利息支出/总有息负债
净利息头寸占有息资产的比率=(总有息资产-总有息负债)/总有息资产

第8题:

进行畜舍布局时,如何确定畜舍的间距?


参考答案:
畜舍间距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采光、通风、防疫、防火和占地面积。
考虑采光,畜舍的间距为屋脊高的1.5~2倍,满足冬至日9~15时南墙满日照。
考虑通风排污和防疫,畜舍的间距为屋脊高的3~5倍。
考虑防火间距,畜舍的间距为12~30m。
综合各方面因素,畜舍间距大于屋脊高的3~5倍,就可以满足日照、通风、防疫、防火等要求,一般的舍间距为15~20m。

第9题: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如何理解?


正确答案:人效法大地,大地则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按照自生本来的状态运行。

第10题:

如何理解程氏“八法”?


正确答案: 疾病千变万化,治法丰富多影。我们现在常用的治法是清代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归纳的“八法”:程氏在《医学心悟》中说:“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该八法简要归纳如下:
1.汗法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
一类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驱邪外出、正气调和。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治疗。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然而,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有辛温、辛凉的区别,以及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等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运用。
2.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乎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e和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3.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4.消法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瘕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内蓄有形实邪的方法,但在适应病证上有所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症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而且是可以从下窍而出者。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瘾瘕痞块、痰核瘰疬等,不可能迅即消隙,必须渐消缓散。消法也常与补法、下法、温法、清法等其他治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主要目的。
5.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残留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6.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在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所以清热剂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若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或久病阴虚而热伏于里的,又当清法与滋阴并用,不可纯用苦寒直折之法,否则热必不除。至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热证,当用辛凉解表法治疗(已在汗法中讨论,不在此列)。
7.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的形成,有外感、内伤的不同,或由寒邪直中于里,或因失治误治而损伤人体阳气,或因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同时,里寒证又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由于里寒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至于寒邪伤人肌表的表寒证,当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已在汗法中讨论,不在此列)。
8.补法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平衡。此外,在正虚不能驱邪外出时,也可以补法扶助正气,并配合其他治法,达到助正祛邪的目的。虽然补法有时可收到间接祛邪的效果,但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避免“闭门留寇”之弊。补法的具体内容甚多,既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又有分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
须要注意的是,上述八种治法,适用于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对于多数疾病而言,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治法能够符合治疗需要的,常须数种治法配合运用,才能驱邪不伤正,照顾全面,所以虽只有八法,配合运用之后却变化多端。正如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床上能够针对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八法,使之结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