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在你心目中到底占有何等地位?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会

题目

佛法在你心目中到底占有何等地位?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什么样的人会被魔有机可乘?什么样的人则不会?你属于哪一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修学佛法必须具备:()、()、()三慧。


正确答案:闻;思;修

第2题:

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为什么善知识的摄受相当关键?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如果善知识没有摄受,对佛法教理则不可能通达。《般若摄颂》云:“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一切佛法依靠善知识而得,这不是凡夫信口所说,而是圆满一切功德、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言。《般若八千颂》亦云:“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觉,必先于善知识恭敬承事而依止之。”还有《华严经》中言:“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佛法要是没有善知识的讲解,世间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凭借自力也不能通达。
佛经浩翰无垠、圣教多之又多、所知无穷无尽,假设没有上师的窍诀,就不会懂得总结诸法的要领而加入修行。因此,上师教言相当重要。如果没有的话,你不一定皈依;即使皈依了,也根本不知方向,完全凭自学很困难。何况佛教的道理非常甚深,尤其是空性等法门,若没有上师开演不能趋入,证悟更上无从谈起。

第3题:

台湾佛教界通过艺术传播佛法的方式主要有()。

A.通过音乐传播佛法

B.通过戏剧传播佛法

C.通过舞蹈传播佛法

D.通过书法传播佛法

E.通过绘画传播佛法


参考答案:ABCDE

第4题:

弘扬佛法时,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避免哪两种误区?


正确答案: 1)应该在古代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方式。
2)应避免两种误区:一种是在学佛时,除了佛经论典的内容,新的公案、科技都不愿意接受,尤其是老一辈的修行人,许多观念比较保守;一种是对古代的修法、佛经的公案不感兴趣,唯一强调的就是,佛教思想要符合时代思潮,否则不易被人接受。

第5题:

在修学佛法的时候,智慧是最重要的吗?如果不是,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正确答案: 对修行人来说,智慧的高低并不是最重要,具有正知、人格稳重才最关键。有些修行人智慧出众,也具有强烈的信心,但由于没有以正知经常观察自己的三门,从而经常触犯戒律、生起恶念,将相续中的智慧全部都漏光了。而有一部分人,虽然智慧并不太高,但是人却十分稳重,经常以正知观察自己的三门,问“我到底在干什么,口里在说什么,心里在想什么,身体在做什么”,这样的人修行才会比较踏实,最后才会获得成就。

第6题:

所谓“自创的佛法”,算不算佛法?


正确答案: 佛法是指佛陀所传之法。佛法分显密两个部分,显法佛经称“三藏”,即经、论、律三藏,密法佛经称“四续”,即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四续经。三藏、四续都是佛陀所说,或大菩萨所说,而佛陀亲自认可之法,是佛祖示寂后,由菩萨、阿罗汉等大弟子经过数次结集,整理成文字资料流传下来,后来又翻译成各种文字的。
凡是显宗佛法都有三藏经典和龙树、弥勒、无著、世亲等佛陀亲自授记解经的大菩萨所作的经论的经典根据。
凡是佛弟子所作的论释,都是佛经的解说,没有一样是自己新创的。
凡是密法都有密续部佛经的根据。
“佛法”只有立教的教主佛陀才有资格说,因为佛法是断二障、证四身、获遍知的无漏大法,只有亲断二障,亲证无上果位成就的佛陀才有现量经验和说法的“四无碍”、“四无畏”智慧。
别说被无明覆盖的凡人,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创造佛法的资格。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那些所谓“自创”、“自悟”之法,都是魔人心窍,弄虚作假,乱法害人者的所为,一律不可信奉。若三宝正信弟子,信奉宣扬此类“人造佛法”,虚假佛法,就会违犯三皈戒律而毁坏善根。

第7题:

原始佛法与大乘佛法的四念处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 原始佛法的四念处是:观身如身念处;观受如受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
大乘佛教的四念处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原始佛法的四念处是:观你的身如同身念处,现在当下是怎样的情况?你是如实去看,这样就好。那么你的受,你的心也是一样,如实来看你的感受如何?你的心有无贪瞋、喜乐,然而未必只是苦,尽量保持如实观。大乘佛法的四念处,它是一个预设的答案,然后从给出的答案去找符合它的条件,这不是说对与错的问题,只要你有一个预设的立场,就会失去客观的立场,这些大家可以慢慢去体会。

第8题:

汉传佛法是相似佛法。( )


答案:错
解析:

第9题:

怎么理解“要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句话?


正确答案: 要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印顺长老的一句话。因为佛法讲的就是无常,要以无常的法印来看待佛教与佛法的流传与演变。当你能够站在这样的立场,当你有一天体悟到原始佛法、法味的珍贵,这时也能够以无限的胸襟,来包容一切的宗派、宗教。大家能够以佛法来研究佛法,了悟整个世间的常态,就是无常与变异、演变。那么佛法当一讲出来就落入文字相,就没办法不受世间的影响,因此经典有经典的好处,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病,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因为世间就是这样无常变异啊!

第10题:

世间不离佛法,佛法不离世间,可是刀兵战乱,邪恶日甚,道德日退,种种不正当的事,佛法可在邪恶其中否?


正确答案:菩提是佛法,烦恼亦是佛法,无烦恼何有菩提,无菩提何显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