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民法》包括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

题目

《中华民国民法》包括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898年日本民法典第二编是()

A.物权

B.总则

C.继承

D.亲属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中华民国民法》是分编草拟、分编公布的,1929年公布的有( )。

A.总则编

B.债编

C.物权编

D.亲属编


正确答案:ABC
解析: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民法》的公布。《中华民国民法》是南京国民政府参照德国、日本、瑞士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制定的。该部民法典由国民政府于1929年5月至1930年12月陆续公布,民法典的内容分为总则、债、物权、亲属和继承五编。1929年公布了总则篇、债编和物权编;1930年公布了亲属编和继承编。可见,A项、B项和C项是正确答案。排除D项。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对《大清民律草案》的编排体例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B.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C.总则、物权、继承、诉讼、人法

D.总则、人法、物法、家制、诉讼


正确答案:B
 【考点】《大清民律草案》
  【解析】《大清民律草案》的编排体例仿德国、日本民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的理论。

第4题:

1930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民法典编目是(  )。
A.债编
B.继承编
C.亲属编
D.物权编


答案:B,C
解析: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于1929年公布总则编;1930年11月公布债编和物权编;1930年12月公布亲属编和继承编。

第5题:

关于《中华民国民法》的内容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中华民国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
B.《中华民国民法》采取“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采取分期公布的原则,其中债和物权两编最先公布
D.《中华民国民法》的物权编最能体现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保护


答案:A,B,D
解析:
解析:C项错在:以总则篇公布最早。

第6题:

1900年德国民法典实行五编制结构,其中第二编是()

A.亲属

B.物权

C.继承

D.债的关系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大清民律草案》中总则、债、物权由松冈正义等人草拟
B、《大清民律草案》于1911年8月完成
C、《大清民律草案》中亲属、继承由修订法律馆单独起草
D、《大清民律草案》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

答案:C
解析:
《大清民律草案》是清政府于1911年8月完成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民法典草案。共分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1569条。其中总则、债、物权三编由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等人仿照德、日法典的体例和内容草拟而成,吸收了大量西方资产阶级民法的理论、制度和原则,而亲属、继承两编则由修订法律馆会同礼学馆起草,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礼教的色彩,故选C项。

第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采纳(),分别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组成,共1260条。

A、“五编制结构”

B、“六编制结构”

C、“七编制结构”

D、“八编制结构”


答案:D

第9题:

《中华民国民法》中,最能体现对地主官僚买办的利益予以保护的一编是(  )。
A.总则编
B.债编
C.物权编
D.亲属编


答案:C
解析:
解析:物权编重在规定对官僚买办私有财产所有权以及地主阶级土地经营权利益的保护。

第10题:

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民法典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民法典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
B.民法典虽采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但将商法总则和商行为编人民法债编
C.民法典承认了买卖婚姻的合法性
D.民法典主要采法国民法典的编纂体例


答案:B,C
解析:
解析:A项错在:民法典的结构顺序是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D项错在:民法典主要仿效德国民法典的编纂体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