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有:__________、_____

题目

儿童早期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早期依恋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案:
解析:
根据鲍尔比、艾斯沃斯等人的研究,早期依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命题立意】考查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2题:

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依恋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依恋性心理的阶段是(  )。

A.婴幼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早期

D.老年期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早期依恋的发展经历哪几个阶段?根据鲍尔比、安斯沃思等人的研究,早期依恋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一3个月);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一2岁)。

第4题:

简述鲍比尔关于依恋形成和发展的3个阶段模式。


正确答案: (1)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婴儿有一种有助于依恋发展的内在行为。新生儿用哭声唤起别人的注意,随后,他们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使成人与婴儿的关系更亲近。这时的婴儿对于前去安慰他的成人没有选择,所以此阶段又叫无差别的依恋阶段。
(2)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婴儿能对熟人和陌生人作出不同的反应,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对熟悉的人有特殊友好的关系,并特别愿意与之接近。这时的婴儿一般仍然能够接受陌生人的注意和关照,同时也能忍耐同父母的暂时分离。这表明依恋尚在形成中。
(3)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24个月):婴儿对于熟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并出现“分离焦虑”一离开养护者时感到不安和“陌生焦虑”一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由于婴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人和主动探索环境,同时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此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
(4)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由于言语和表征能力的发展,此时的婴幼儿能较好地理解父母的愿望、情感和观点等,同时能调节自己的行为。如他现在能够忍耐父母迟迟不给予注意,还能够忍耐同父母的短期分离,他相信父母将会返回。
通过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婴儿认识到母亲是最值得信赖的,母亲在与不在都是安全的。长大后,儿童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安全感,指导儿童建立各种亲密的人际关系。

第5题:

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对照料者的依恋为婴儿提供了情绪安全的基地,也为日后父母教育儿童打下了基础。
②依恋的强烈程度不能决定儿童发展的方向。
③儿童与照料者父母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家庭内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④儿童个性是儿童经验的历史与现实活动统一的产物,它既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连续体,又具有相对的可塑性。

第6题: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Bowlby)把依恋发展划分为(  )阶段。

A.前依恋关系阶段

B.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

C.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

D.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

E.安全的依恋关系阶段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在人生发展阶段中,形成依恋性心理的阶段是()。

A.婴幼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早期
D.儿童中期

答案:A
解析:
依恋的形成产生于婴幼儿阶段。

第8题:

2.5岁以后的儿童,其依恋形成处于()。

A:无分化阶段

B:形成阶段

C:低分化阶段

D:合作阶段


正确答案:D

第9题:

鲍尔贝关于儿童依恋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


正确答案: 鲍尔贝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1.前依恋期(0~2个月)。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
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的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
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出现了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熟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儿童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第10题:

简述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进行积极的探索,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