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公司和黄河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8年4月20日,长江公

题目
单选题
长江公司和黄河公司属于非同一控制的两个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8年4月20日,长江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和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向黄河公司投资,占黄河公司注册资本的75%。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原价为80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8100万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2008年4月20日的公允价值是2000万元,账面价值为1900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系长江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的。该项企业合并长江公司共发生的审计费、评估费共计50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长江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 )
A

11527万元

B

1170万元

C

8100万元

D

11477万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长江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8100×1.17+2000=11477(万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长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公司)府收黄河公司的应收账款为2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30万元。2007年5月10日,长江公司与黄河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长江公司同意黄河公司用一批产品和一台设备抵偿上 述全部账款,产品的成本为80万元,售价为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设备账面原价为120万元,已计提折旧3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72万元。黄河公司于2007年5月20日将上述产品和设备运抵长江公司,并解除了债权债务关系。

长江公司换人的设备作为定资产使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2007年12月31日,预计上述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54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

2008年7月10日,因生产经营需要,长江公司将上述设备与大海公司的一批材料交换,在交换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5万元,换人材料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万元,增值税为6.8万元,该批材料的成本为30万元。假定长江公司不单独向大海公司支付增值税,长江公司收到补价8.2万元。

要求:

(1)确定债务重组日。

(2)编制长江公司和黄河公司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

(3)编制长江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设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4)编制长江公司和大海公 司 2008年7月10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中若有小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正确答案:
(1)债务重组日为2007年5月20 日。 
(2)长江公司和黄河公司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 
  ①长江公司: 
  借:库存商品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 
    固定资产    72 
    坏账准备    30 
    贷:应收账款    20C 
    资产减值损失    19 
  ②黄河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 
    累计折旧     30 
  贷:固定资产    120 
借:应付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固定资产清    72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11 
借:营业外支出——资产转让损益    8 
  贷:固定资产清理    8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3)长江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设备计提减值 
准备的会计分录: 
2007年设备计提折IH=72÷10×7/12=4.2(万元),2007年12月31 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72-4.2=67.8(万元),可收回金额为54万元,应计提减值准备=67.8-54=13.8(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3.8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3.8 
(4)长江公司2008年7月10  日非货币性资产交 
换的会计分录: 
2008年设备计提折IH=54÷9/12=3.5(万元) 
①长江公司 
借:固定资产清理   50.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3.8 
    累计折旧   7.7(4.2+3.5) 
  贷:固定资产    72 
借:原材料    40 
    银行存款    6.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2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5 
    营业外收入 4.5 
②大海公司 
借:固定资产    55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 
    银行存款    8.2 
借:其他业务成本    30 
  贷:原材料    30 

第2题:

长江公司以其拥有的专利权与华山公司交换生产设备一台,具有商业实质。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 42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 6%。设备的账面原价为 600 万元,已计提折旧17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400万元,适用增值税税率 13%。在资产交换过程中,华山公司收到长江公司支付的补价22.8 万元。假设华山公司和长江公司分别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华山公司换入的专利权入账价值为( )万元。

A.426.8
B.436
C.42
D.441

答案:A
解析:
华山公司换入的专利权入账价值=400 × ( 1+13% ) -420 ×6%-22.8=426.8(万元)。

第3题:

黄河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4年6月27日,黄河公司销售一批产品给长江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50000元。黄河公司为了扩大销售给予购货方10%的商业折扣,折扣金融在同一张发票中列示,黄河公司为了能够及时回笼资金,又和长江公司约定现金折扣条款,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计算现金折扣时考虑增值税),长江公司于2014年7月10日付款。黄河公司因该项业务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为( )元。

A.51597

B.52650

C. 52123.5

D.58500


正确答案:C
解析:黄河公司销售产品应确认应收账款的金额=50000×(1-10%)×(1+17%)=52650(元),现金折扣金额=52650×1%=  526.5(元),实际收到的银行存款=52650-  526.5=  52123.5(元)。

第4题: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且没有关联关系,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甲公司以原材料对乙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90万元。双方按照公允价值认定,甲公司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乙公司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90
B.100
C.105.3
D.117

答案:C
解析:
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90×1.17=105.3(万元)
  借:原材料               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5.3
    贷: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105.3

第5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原材料。2011年12月委托黄河公司(一般纳税人)加工应税消费品一批,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甲公司发出原材料成本为10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35000元(不含增值税),黄河公司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5000元,该批应税消费品已经加工完成并验收入库。假定甲、乙公司均适用增值税税率17%、消费税税率10%,则甲公司将委托加工消费品收回时,其入账成本为()元。

A:135000
B:150000
C:152000
D:155950

答案:B
解析:
甲公司将委托加工消费品收回后的人账成本=100000+35000+15000=150000(元)

第6题:

长江公司以其拥有的专利权与华山公司交换生产设备- - 台,具有商业实质。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42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6%。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计提折旧17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400万元,适用增值税税率17%。在资产交换过程中,华山公司收到长江公司支付的补价22.8万元。假设华山公司和长江公司分别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华山公司换入的专利权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420
B.436
C.425
D.441

答案:A
解析:
华山公司换人的专利权入账价值=400x ( 1+17%) -420x6%-22.8=420 (万元)

第7题:

(2015年)长江公司以其拥有的专利权与华山公司交换生产设备一台,具有商业实质。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42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6%。设备的账面原价为600万元,已计提折旧17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基础均为400万元,适用增值税税率17%。在资产交换过程中,华山公司收到长江公司支付的补价22.8万元。假设华山公司和长江公司分别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华山公司换入的专利权入账价值为(  )万元。

A.420
B.436
C.42
D.441

答案:A
解析:
华山公司换入的专利权入账价值=400×(1+17%)-420×6%-22.8=420(万元)。

第8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其下属独立核算的乙公司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开据普通发票中注明货款36888元,已知甲公司适用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征收率为6%,则其应纳增值税为5359.79元。( )


正确答案:×
解析:应为36886/1.06×0.06=2088元。

第9题:

长江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2020年5月对外赊销商品一批,售价32000元(不含增值税),给予客户的商业折扣为10%。同时长江公司为了及早收回货款提供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长江公司销售商品时代垫运杂费1000元,则长江公司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为(  )元。

A.33544
B.32000
C.28800
D.36160

答案:A
解析:
长江公司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32000×(1-10%)×(1+13%)+1000=33544(元),现金折扣的金额不影响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在实际收到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对应冲减应收账款。

第10题:

某公司是一个年含税销售额在110万元左右的生产性企业,公司每年购进的可按17%的税率进行抵扣的含税价格大致在85万元左右。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公司产品的增值税适用税率17%;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公司产品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为6%。该公司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目前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试判别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是否适宜。


正确答案: 抵扣率法或增值率法均可。
(1)抵扣率判断法:(也可以用含税销售额计算)
该公司年不含税销售额为:110÷(1+17%)=94.02(万元)
公司不含税抵扣额=85÷(1+17%)=72.65(万元)
公司不含税抵扣率=72.65÷94.02×100%=78.97%
公司抵扣率大于无差别平衡点抵扣率64.71%,适宜作为一般纳税人。
(2)增值率法:该公司年含税增值率=(110-85)÷110×100%=22.73%(也可分步作)
公司增值率小于平衡点增值率38.96%,故宜作一般纳税人。
(3)一般纳税人时应纳税=110÷(1+17%)×17%-85÷(1+17%)×17%=3.63(万元)
小规模纳税人时应纳税=110÷(1+6%)×6%=6.23(万元)
一般纳税人比小规模纳税人节税2.6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