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是桂林伐木装饰公司销售部门主管,该部门有1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销售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

题目
单选题
李某是桂林伐木装饰公司销售部门主管,该部门有1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销售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比例30%,同事打分占比例70%。在考评时,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上述的案例中,公司销售部门不属于高效团队,高效团队的特征不包括()?
A

清晰的目标

B

惧怕冲突

C

相关的技能

D

A和C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司某部门80%的员工有本科以上学历,70%有销售经验,60%在生产一线工作过。该部门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历,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至少占员工的()。

A.20% B.15% C.10% D.5%

 


C。解析:如果总人数为100,那么有20人不是本科,30人没有销售经验,有40人没有一线工作经验,要想三者同时存在的最少,则需三者不同时存在是最多,最多为20+30+40=90人,所以至少三者都存在的比例为10%。

第2题:

公司某部门80%的员工有本科以上学历,70%有销售经验。60%在生产一线工作过,该部门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历,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至少占员工:
A 20%
B 15%
C 10%
D 5%


答案:C
解析:

第3题:

黄明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黄明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分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考评缺乏客观标准。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②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③同事打分所占的比重过大。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同事在参与考评时,常受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④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导致主管对被考评人员的工作和实际表现不熟悉,不了解,造成考评结果不准确、不公平。
⑤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⑥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的考评周期应相对短一些。生产人员的绩效容易发生变化,而管理人员相对稳定。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相对生产人员的考评周期要长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包括:
①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②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第4题:

某企业高级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和销售人员四类岗位年初的员工数量分别为10人、30人、50人和80人。年内这四类岗位员工之间的变动概率如下表所示。
{图}
该种方法运用的是有( )。

A、马尔可夫模型法
B、人员核查法
C、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A
解析:
该种方法是马尔可夫模型。它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第5题:

王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总共有32名员工,其中有24名生产人员和8名管理人员,该部门的考评方法采用的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40%,同事占60%。在考评时,32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王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①考评方法不合适,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②考评方法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③无论是生产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在进行考评时,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④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和对员工的指导。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⑤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
(2)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
②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

第6题:

公司某部门80%的员工有本科以上学历,70%有销售经验,60%在生产一线工作过,该部门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验,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至少占员工( )。

A.20%

B.15%

C.10%

D.5%


正确答案:C

第7题:

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有2 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列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 00分,上级打分占3 0%,同事占70%0在考评时,2 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请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1 4分)


(2)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解析: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有:


①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2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列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2分)而且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2分)


②无论是生产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在进行考评时,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开性。(2分)


③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和对员工的指导。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2分)


④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生产人员应相对短一些。(2分)


⑤未对绩效进行监控。(2分)


(2)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①主管李某缺乏绩效管理的相关知识,不能科学有效地在本部门实施绩效管理。(2分)


②绩效管理目的不明确。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发放奖金。(2分)


第8题:

李某是某公司生产部门主管,该部门20多名员工,其中既有生产人员又有管理人员:该部门采用的考评方法是排队法,每年对员工考评一次.具体做法是: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给其打分,每个员工最高分为100分,上级打分占30%,同事打分占70%.在考评时,20多个人互相打分,以此确定员工的位置.李某平时很少与员工就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才对所属员工进行打分排序.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该部门在考评中存在的问题:
①考评方法不合理,缺乏客观标准.对于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应首先将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客观标准相比较,而不能仅仅采用排队法这一员工之间主观比较的方法.
②考评方式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因
此一应采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进行考评,而不能混在一起互相打分.
③对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评时,都应以上级考评为主,而不能以同级考评为主.这样会影响考评的客观公正性.
④主管平时缺少与员工的沟通,很少对员工进行指导,这影响了考评结果的客观性.
⑤绩效考评应按步骤进行,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
⑥考评周期不合理.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考评周期不应都为一年,前者应相对短一些.

第9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正在对自己的销售部门人力资源供给进行分析与预测,通过对前几年销售部门人力资源人员变动情况的分析,得到销售部门人员变动矩阵表如下:
该企业去年有业务员40人,业务主管15人,销售经理3人,销售总监1人.

在案例中,该企业采用的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方法是().
A:人员核查法
B:人员调配图
C:主观判断法
D:马尔科夫分析法

答案:D
解析:
87.本题考查马尔科夫分析法.

88.本题考查马尔科夫分析法的计算.通过表格可知每年留在业务员职务的人概率为0.5,去年有业务员40人,所以留在此职务的有40xO.5=20(人).并且每年有概率为0.2的业务主管会降职为业务员,即15x0.2=3(人),所以今年业务员的内部供给量预计为20+3=23(人).

89.本题考查马尔科夫分析法的相关内容.运用马尔科夫分析法,周期越长,根据过去人员变动所推测的未来人员变动就越准确.

第10题:

某企业高级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和销售人员四类岗位年初的员工数量分别为10人、30人、50人和80人。年内这四类岗位员工之间的变动概率如下表所示。

该种方法运用的是( )。


A.马尔可夫模型法

B.人员核查法

C.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中马尔可夫模型的计算方法。

根据图表可知,本题考查的是马尔可夫模型,它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