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想:“既然这个身体不清净,那我就不吃不喝,用种种苦行来折磨

题目

有些人想:“既然这个身体不清净,那我就不吃不喝,用种种苦行来折磨它,让它早点死了好。”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不对。人身是修习正法的基础。要修习佛法、度化众生,人身是关键,如果没有很大必要,绝不能随意去损伤身体。大乘菩萨学处中有规定,如果对众生利益不大,为小善而砍断四肢等身分,或经常不吃不喝,行一些无有义利的苦行,折磨自身,这是外道的行径,是绝对不开许的。
我们修持正法的暇满人身,是往昔于累劫中持戒积福所得的善果,利用这个人身,可以圆满广大资粮,利益无量众生。这样宝贵的修法工具,如果随随便便损坏了,这是对自他众生极不负责的行为。圣天论师在《四百论》中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 ) 教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办? 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 学生乙:让他加人我们的谈话,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学生丙: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他。 学生丁: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人进 来,就一起聊好了。 学生戊: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别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丁和戊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道德体谅模式的掌握情况。按照题意,应选择丁和戊。

第2题:

有些人一听说大乘要布施身体,就胆战心惊,觉得特别可怕,为什么作者反而会说它很温和呢?


正确答案: 佛陀并没有要求刚学佛的人布施身体,在修菩萨行时,佛陀教导行人先以蔬菜等无足轻重的财物施舍给他人,久而久之心量可渐渐放宽,我执与我所执渐渐减弱,然后才尝试施舍较大的财物,乃至身体肢分等。这样层层递进修习,一旦觉悟自身空性的本质,对之生起了像菜叶一样无足轻重的感觉,那时候舍施身肉对菩萨又有何困难呢?

第3题:

兔不吃不喝,尿乳白有粘性是什么病?用什么药?


本题答案:泌尿系统有炎症,口服螺旋霉素或肌注青霉素、鱼腥草即可。

第4题:

既然行住坐卧皆离不开行苦,一切都成了造罪业的因,那我们是不是要不吃不喝、什么都不能做?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并非如此。
藏地的措智让珠等大德,也讲过清净食物的诸多功德,因此享用饮食并不过分,关键是要明白:这些饮食的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恶业。
任何经典中都没有说,你做一件事情时,如果间接导致了众生被杀,就要承担杀生的所有罪过。虽然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不知不觉会牵涉许多恶业,但只要你来到这个世界,就难免如此,想完全清净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这个世间上,不掺杂一点罪业的饮食,哪里都找不到。然尽管如此,大家也不要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所有事物,而应关心它背后的一切,为那些相关的众生多作回向。

第5题:

有些人看到修行人苦行时,觉得他们非常可怜,对此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觉得他们可怜,是一种颠倒的悲悯,所以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时,一定要随喜。
因为用正理来分析的话,抛弃一切在山里苦行的人,在人类历史上是最伟大的。他们知道最有意义的是什么,完全明白解脱是值得追求的真理,此外任何事情都没有多大意思。修行人对搞世间法没有兴趣,因此无喜无忧地安住在山林里,远远胜过世间上的一切快乐。

第6题:

斋戒只是不吃不喝……吗?


正确答案: 不!所谓斋,就是戒绝一切不良行为,不吃不喝,只是因为服从安拉,避免一切罪恶的象征。因为既封斋,就该干合法的事,除戒违法的事。

第7题:

导游小金接待一个来自天津的旅游团,当准备出发去某景点参观时,导游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两名游客,经询问同屋的室友,得知其中一个去过该景点,所以想自己出去转转,另一个身体有些不舒服,也放弃了游览。这时导游小金说:“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出发吧。”请问在此案例中导游小金有哪些做法不妥?


正确答案: (1)当游客因病不能参加团队活动,导游应做出妥善安排,不能不闻不问。
(2)对要求自由活动的团员,应留下联系方式,叮嘱安全。

第8题:

从苦行僧的角度来看,幸福是()的理想状态而非身体的理想状态。


答案:灵魂

第9题:

佛陀在经中说倘若自己的心外散,苦行念诵皆无果。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平时散心念佛持咒磕头,是否一点功德都没有?为什么?


正确答案: 并不是一点功德都没有。经中之义是说,若心外散,身语行善的功德远不如心专注所作的功德,要微劣很多。“皆无果”是从低劣加否定词的角度说的,比如一个人胆子很小,可以称他为没有胆子。如果没有这样理解,就与佛经中说的以散乱心“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完全相违了。华杰施主前世就是一只小虫,它在无记的心态下转绕佛塔,最后也成了解脱之因。倘若除了心以外身语没有任何功德,这个公案是没办法解释的。所以,身语的造善造恶和心的造善造恶,只不过是大小上分的,并不是说只有心才有善和恶,其他身体和语言一点关系都没有。

第10题:

车用燃油清净剂分为()和车用柴油清净剂两大类。

  • A、车用汽油清净剂
  • B、轻质油品清净剂
  • C、润滑油清净剂
  • D、重质油品清净剂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