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9日浙江省纪委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需要()。

A.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B.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C.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D.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E.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参考答案:BCE


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均等化配置,需要考察的指标是()。

A.服务能力指标

B.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指标

C.公共文化资源更新指标

D.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指标


参考答案:C


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指标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指标主要是指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

A.范围、频率和效果

B.范围

C.频率

D.效果


参考答案:A


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指标是()。

A.服务能力指标

B.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指标

C.公共文化资源更新指标

D.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指标


参考答案:D


文化扶贫方面有哪些措施()

A.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B.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C.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D.提高公共文化站点服务质量


正确答案:ABC


2017年9月9日浙江省纪委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题:案例一(25分) 从 M省文化厅传来喜讯,A城区在全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排名中再次进位 升级,从 2012年的全省第 68名到 2013年的全省第 18名、到 2014年的全省第 9 名,直至上升到 2015年的全省第 4名,连续三年实现“三级跳”。从具体指标分类排名来看,A城区克服了地域面积小、人口基数大、财政压力重(2015年 B区、C区公共文化投入分别为 3.14亿元和 2.6亿元,A城区为 6492 万元)等问题,在人均排名类指标和公共文化设施类指标不占优势的前提下,通过扎实工作,创新发展,扬长避短,在文化队伍建设、号众文化活动、文化服务 享受等大类指标上均取得了全省前三名的好成绩。其中送讲座展览、品牌节庆活 动、文化走亲、图书馆总流通人次、博物馆参观人次等指标排名均进入全省前十 名。A城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相关指标数量的提升上。近两年来,A城区委、区政府瞄准 M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战略纬度,抓住国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契机,依托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丰厚底蕴,引 入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标准的概念,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出台三个公共文化服务地方标准,推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和号众需求征集与评价反馈机 制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下城模式,取得了骄人的成 绩。一、主要做法一是率先启动“社区文化动态评估体系”建设。2013 年底,我区启动“社区文化动态评估体系”建设,并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项目。经过两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包含指标体系、计算公式、数据平台、制度设计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这一做法,不仅彻底摸清了全区文化家底,而且有效整合了全区文化资源,促进了全区 74个社区文化建设比学赶超良好氛围的逐步形成。(一)指标体系。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调研论证,我们设计了“文化管理、文化投入、文化设施、文化队伍、文化服务、服务质量和创新创优”7 个类别 30 项指标,涵盖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指标设定的过程中,加大了软性的 文化服务比重,弱化了硬件等无限扩展,通过团队培育、志愿者和社会投入等社 会化指标扩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外延,创新设置了诸如现代文化传播设施、阅 读活动等具备前瞻性的指标,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指明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并且整个指标体系的设定和权重配比都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原则,根据公共文化 服务的发展不断优化调整。(二)计算公式。整个指标体系设置总分 100 分,其中创新创优指标不设上限分。计算方式则分为考核台帐计分的达标型评估、指标数值排名的排名型评估和设定一定底线的分层型评估三种。计算公式为:社区数-(指标排名)+1/社区数*指标权重。分层型评估对每一个指标均设置了不同的底线,通过层次的设定,拉开差距,体现指标体系与国家相关社区服务基本标准的衔接。(三)数据平台。自主研发了A城区社区文化动态数据填报系统,以实现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数据填报。通过“社区上传街道初审区局复核发还修正审核通过”的流程,从源头保证了整个填报系统数据的真实有效。二是汇总分析。实时查询本社区和其他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统计数据,有利于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三是动态排名。实现 21个排名类指标的实时绩 效排名功能,为领导调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思路提供最真实的参考依据。(四)制度设计。在推动社区建设文化动态绩效评估体系的基础上,以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为课题,积极推动该项目的制 度建设。共配套发布了“三个一”:一套社区文化动态评估体系,一个两办发文的关于建立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评估体系的实施意见和一个地方标准社 区文化动态评估规范,引导社区树立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责任意识,规范城市社 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工作流程。二是创新建立号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机制。为推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号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号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精神的全面落地,我区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度导向”为原则,率先在全省乃至全国开展号众评价与反馈机制的探索实践,归纳起来就是“6431”:“6”就是六个需求征集渠道,即“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开设服务专线、设置意见箱、开辟信息化互动平台”,通过传统的方式和现代的手段相结合,全方位掌握号众需求,实现供给者和需求者的互动。“4”就是四个环节,即征求、梳理、实施、反馈,通过循环的方式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号众满意度。“3”就是三种号众评价模式,通过“常规评价、跟踪评价和总体评价”,根据号众反馈意见衡量阶段性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下一阶段文化服务项目的安排。“1”就是一个严谨科学的运行体系,反馈机制是一个包含“需求征集项目评审预告供给评价反 馈”在内的具备充分科学性、严谨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循环系统。 三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2015 年,我们在率先发布社区文化动态评估规范的基础上,根据金兴盛厅长的指示要求,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相继发布了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 价规范和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查规范两个地方标准,均为全国首创。第三方评价规范有效填补了国内第三方评价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资质、考核机制、 评估方式、测评公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空白,是探索第三方评价模式的有益尝 试。需求调查规范有效解决了调查的随意性,确保了实际操作的准确规范。 三个地方标准的发布实施,促使公共文化服务由文化主管部门唱“独角戏”向区、街道、社区、居民“大合唱”转变;由不了解号众需求而盲目配送“吃力不讨好” 向以号众需求为导向,菜单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转变;由文化主管部门既当 “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体制内自娱自乐、自圆其说向服务绩效由第三方评 估说了算转变。文化主管部门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转变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应商,号众的好评差评成了评价服务绩效的关键。三大地方标准就像三驾马车,牵引我 区在公共文化服务在标准化建设之路上大踏步前行。二、取得成效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一联串的创新“组合拳”重镑出击,打出了下城的威名,引起了多方关注,获得了包括省文化厅金兴盛厅长、省委宣传部唐中祥副部长、H 市市陈红英副市长在内的多位领导的批示肯定,中国文化报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以MH市 A城区实现中国梦的文化之旅、M省 H市市 A城区:社 区文化建设有了质量标尺和A城区首创三大标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 设为题刊文介绍我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经验,省厅信息简报、H市政务、光明网、 H市日报等多家国内外媒体刊登相关报道。中国社科院、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院、省内外 20多个兄弟单位前来学习取经。还被选为文化部第六批地市级社文科长培 训班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并在全省文化局长培训班上介绍经验。在 H 市市统计局 对全市公共服务的民意调查中,市民对我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遥遥领先,达 到 98.5%。 在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基层组织的主体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的探索实践,不但实现了 M 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在基层的有益延伸,更为可贵的是切实增强了街道、社区的主体责任意识,形成了社区之间比学赶超的氛围。区、街道两级不断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扶持,社区积极主动广开财路,在财政投入方面,由 2013年的人均 12元增长到 2015年的人均 15元。(二)构建起上下一体的号众评价反馈信息网络。积极培育辖区号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形成固定的参与评价反馈再参与的良性 互动模式,推出包括季度文化活动预告菜单、文化下城互动平台(微信微博和官网)、为民办实事项目反馈表、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测评器等在内的配套衍生产 品,截至目前,共开通服务专线 85 条,开展号众座谈会 145 场,走访居民 40548 户,设放意见箱 82 个,发放调查表 65423 张,开通微信平台 5 个,微博平台 10 个,全方位打通了号众文化需求反映的快速通道,真正形成了全区上下一体的号众文化需求互动信息网络。(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作效能不断提升。通过推动标准化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A 城区 74 个社区全部建成了不少于 150 平方米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所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保障了免费 wifi。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面积从 2013年的 23485平方米上升到 2015年的 45006平方米。在软件建设方面,充分整合三级 网络的公共文化资源,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和组织配送资源不断下沉,社区 年均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次数从 2013年的 3816场次上升到 2015年的 10944场次, 社区免费开放服务人次从 2013 年的 280000 人次上升到 2015 年 590000 人次,号众文化团队从 2013年的 485支上升到 2015年 769支。(四)第三方公共文化绩效评估彰显公平正义。将第三方评价作为公众满意率指标测量的必要手段,是检验整个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成效的关键 步骤,通过第三方机构开展的绩效评估,更为专业、真实地反映出社区文化发展现状,彰显评估的公平正义,使基层更加认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 并使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第三方评估的隐形指挥下,得到科学可持续 的发展。三、下步举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下一阶段,我们将以创一流、争第一的勇气,通过五个方面举措来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增强全区百姓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打造公共文化服务“1+N”标准化体系。打造以A 城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为首的,涵盖社区文化动态评估规范、文化社会组织培育与发 展规范、A城区数字文化建设规范、综合文化中心免费开放管理规定等在内的“1+N”标准化体系,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二)逐步实现标准落实与资金分配的挂钩机制。区委区政府安排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专项资金,根据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落实情况和绩效评估成绩进行资 金分配。同时,依托号众需求征集机制,建立 A 城区公共文化资源库,对应需求和标准实施资源灵活分配机制,确保 A 城区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均等 化,公共文化服务资金资源的效能实现最优化。(三)建立互联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整合文化下城“211”信息平台(2 微博、1 官网、1 系统)的网络资源,建立一个集合公共文化数据统 计、公共文化产品需求反映、公共文化产品实施配送、公共文化服务实时评价等 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并配套开发手机 app 模式,使号众能依托综合信息 平台实时掌握活动信息、反馈文化需求、进行服务评价。 (四)引入多种模式的第三方评价服务。引入多个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其专业领域开展不同需求的第三方评价和调查服务。注重培育能承接第三方评价工 作的专业社会组织,适时成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委员会,使其成为服务型政 府的工作智库和与号众诉求的沟通桥梁。 (五)强化绩效评估与号众自治的联系纽带。通过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的建立,引导全区号众培育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和文化需求表达意识,鼓励 号众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制定、服务项目评审、服务供给主体考核等内容 中来,真正发挥号众自治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问题:请概括下 A 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举措?(300字内,25分)参考解析考察的是概括总结问题的能力。

1.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 、 、 、 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公共财政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拓展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3. 。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资本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动,有序运行。

构建现代化传播体系的要求不涉及

A. 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
B. 打造国际一流媒体
C. 建立国家应急广播体系
D. 加速城乡文化一体化

答案:D
解析:
对应文段第三段,“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打造国际一流媒体”、“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可分别对应A/B/C,答案确定为D没有提及。


1.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 、 、 、 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公共财政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拓展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3. 。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资本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动,有序运行。

填入第3段画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 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B. 构建国家新媒体播控平台
C. 实现三网互联互通
D. 加快传播体系数字化转型

答案:A
解析:
对应文段第三段,空缺的是首句,第二句明确提出了必须建立现代传播体系,文段后半段阐述的内容的也是与现代传播体系相关,所以答案确定为A.


1.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 、 、 、 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公共财政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拓展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3. 。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资本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动,有序运行。

根据本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不包括

A. 覆盖城乡
B. 结构合理
C. 服务高端
D. 功能健全

答案:C
解析:
对应文段第二段“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对应答案A/B/D,故而不包括的答案选的是C。


1.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 、 、 、 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公共财政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拓展投资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
3. 。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完善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资本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动,有序运行。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2段中没有提及的是

A. 配套政策
B. 经费来源
C. 监督机制
D. 考核办法

答案:C
解析:
“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可分别对应答案A/B/D,故没有体现的答案选的是C。


公共文化服务

【背景链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了更多文化期待。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电子阅报栏等来到群众身边,正在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提出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取得显著成绩,已建成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达到7131个,覆盖率98.85%,实现了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硬件设施的健全也对软性服务提出了更丰富、更具体的要求。2018年,市、区文化部门用于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达5.2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67.8%。


  【公考角度解读】


  [权威论述]


  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习近平


  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习近平


  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


  [内涵和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为满足人民基本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并从社会公益性出发,为人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它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在文化领域的明确体现。


  当前我国大力构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


  [成绩]


  首先,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供给更加充分,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具体操作规范三个层次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其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条件有效改善,公共图书馆仍是增长最快同时也最受欢迎的公共设施。


  再次,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更加合理、形式更加丰富,文化精品更多。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已由过去改单一的“送文化”为“种文化”,更加注重群众自我生产与自我服务,活动数量明显增加,形式更加多样化,地方性传统型的民间文化活动越来越具有品牌效应。


  [问题]


  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匮乏,公共文化服务的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离城镇愈远,公共文化服务愈弱。真正下沉到农村基层的公共文化资源比较匮乏,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易享受到。


  基层公共文化管理人员缺乏,专职人员很少。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的逐年加大、基础设施的改善等硬件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基层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刚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民众弹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公共文化服务除了不均等问题,还存在内容单一、供给过于刚性等问题,没有很好地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对接。比如,在许多农村地区,留守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占人口大多数,而送到农村的图书、电影等却千篇一律,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求。许多城市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建在交通不便的市郊。许多文化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与人们的上班时间重叠,不便于人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等。


  [对策措施]


  均衡分布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等化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必然要求,需要以服务民生为导向,逐步实现经济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相均衡,不同种类公共文化服务相均衡的目标。各级政府要积极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在政策等方面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薄弱环节、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和活动等倾斜,针对一些地区的老旧工业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公共文化资源比较匮乏的现状,新建不同类型的综合性文化中心,逐步使辖区文化资源均衡分布。


  力争文化服务对象全覆盖。公共文化的宗旨就是文化惠民,要惠及各个层面的民众,最终实现文化服务均衡的目标。通过建立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满足普通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建立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基本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城乡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农民工、老人、残障人士开放,保障各类人群都能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让本地居民文化活动有舞台、流动人口文化活动有去处、外籍人口文化活动有渠道、专业文化需求供给有保障。


  创新文化服务供给。要建立“以需定供”的文化产品供给模式,通过开展调查、建立配送机制、组织文化活动,从数量、供给、服务等多方面创新文化产品的形式和载体,如针对文化艺术的欣赏、文化媒介的提供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分别开发吸引力强、参与度高的文化产品,形成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体系。要加强文化与科技的对接融合,实现科技助推文化发展。推广一些地区试点数字文化社区等项目,实现文化资源的内容、载体、传播渠道的全面创新。构建集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交流互动平台于一体的数字文化网,提升数字化、信息化文化建设水平。


  完善文化管理运行方式。在坚持好“中央、省(直辖市)、市(地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这一传统行政层级的基础上,尝试建立对区域资源具有整合功能的“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居委会”等文化自治组织,引入民主化参与、社会化运行管理。统筹考虑区域面积、群众需求、人口数量、环境特征等因素,在运行上更加突出“特色”,在严格按照规划确定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文章素材】


  [精彩标题]


  1. 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的“短板”


  2. 公共文化服务的回归与创新


  3. 让科技助力公共文化服务


  [精彩开头]


  示例一


  文化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个人修养的体现,社会和谐的表征,更是国家强大的泉源。在公共文化领域,曾经“辉煌”不再,今日“萧条”依旧。虽然国家不断增加投入,提升建设水平,但发展程度不均,惠民项目利用率、参与度不高,群众满意度低等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在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为民服务,以人为本,回归公益属性,创新理念模式,注重文化软实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示例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当前,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日益凸显,建立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回应群众期许、提升文化治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精彩结尾]


  示例一


  补齐对特殊地区和人群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到位、覆盖不全面这块“短板”,让公共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全体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加强设施、机构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正是这一过程中极为坚实、有力的一大步。


  示例二


  治世修文,化育人心。让我们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将服务重心放在惠民,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加殷实的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多文化建设成果,让经济强省美丽的列车跑得又好又快。


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瑞牛题库考试软件 www.niutk.com

更多 “2017年9月9日浙江省纪委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附答案” 相关考题
考题 谋新求变 文以化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夯实文化精神内涵新时代呼唤新理念,新理念带来新风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在眼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蓝图清晰,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文化服务建设是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当下我国各地的公共文化投入在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政府的“热情”却未换来群众的热烈回应,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利用率偏低成了文化事业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文化服务模式及内容滞后,无法满足群众新时期的需求。故而我们应积极创新,为群众提供“对路子”的公共文化服务。走社会化运作之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创新。当下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操作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然这种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禁锢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进程。实际上,在公共文化服务进程中,政府不一定非要是生产者,也可以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不一定要是直接操作者,也可以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的监管者;因而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我们需积极推动运作体制的创新,引入市场、社会运作机制,这是对公共服务体制的破冰尝试,这也有利于为公共文化服务引入人才,从而让更多的创意管理理念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之中。 坚持问需于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低利用率现象根源在于活动设施和活动内容过于陈旧,与当下各种新兴商业文化场所相比,明显吸引力不够,甚至随着时代的诉求变化,许多文化宫逐渐备扭曲的定位为辅导培训中心,“第二课堂”的印象深入人心。究其根源在于文化服务内容没有适时跟上群众与时俱进的发展需求。因而,在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时候,应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多种方式问需于民,以群众的文化需求定位为文化服务的工作目标,从而让公共文化服务能活起来,凸显出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运用好新兴媒体,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创新。传统的文化传播途径大多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来进行公共文化内容的传播,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普及,新媒体正在逐渐掌握和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了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并日益进入生活的各个层面,面对这样的时代潮流,如何有效利用从而达到转劣势为优势的目标,是我们应认真考虑并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传统公共文化服务之中,利用好各类微型媒介平台,从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找到新时代新的立足点。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在改革发展进程风起云涌的当下,顺应改革时势潮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从体制、内容、方式上大胆破旧、定立新方,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精神根基,奠定文化基础。答案:解析:

考题 判断题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所称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A 对B 错正确答案:对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指标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指标主要是指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A、范围、频率和效果B、范围C、频率D、效果正确答案:A

考题 根据下列内容,回答题。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 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 《意见》指出,要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 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意见和目录, 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鼓励党政机关、 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体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 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 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工作, 逐步将民族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纳入免费开放范围。 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立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际,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部门协同、权责明确、 统筹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制度。 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为平台,由文化部门牵头, 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在规划编制、政策衔接、 标准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加强统筹、整体设计、协调推进。 下列属于《意见》响应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新要求所提出措施的是( )。A: 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B: 加强组织领导 C: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D: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答案:D解析: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 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是宪法的明确要求。《意见》密切呼应四中全会《决定》, 提出加快推动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支撑。 加强公共文化立法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政策的衔接, 加快制定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法律规范,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法治化水平。 故本题答案选D。

考题 问答题最近,广东省文化先进区评估组对深圳市福田区创建文化先进区进行了考察和评估,该评估组充分肯定了福田区的“大经济、大文化、大服务”的三大发展战略,认为福田区把“一公里文化圈”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发展同等的地位,真正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并高度赞扬福田区打造“一公里文化圈”是有规划、有投入、有效果。 “一公里文化圈”是福田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的一个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其建设目标是辖区市民出门一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公益性文化场所,并享受到特色的文化服务。到目前为此,经过近3年、投资13亿元的建设,福田区“一公里文化圈”已初步形成,并开始全面运转。从福田区的城区文化发展战略来看,其打造的“一公里文化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大经济:构建“小而精、多而全”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体系 仅2003年,福田区就先后投入近4亿元用于文化设施建设。针对农村城市化社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普遍薄弱的现状,从2003年起,福田区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鼓励股份合作公司兴办文体设施。2003年,下沙、皇岗等8个股份公司相继动工或规划了社区文化项目,总计投资近2亿元。 大文化:实施两项措施为资金与人才提供保障 为保障大文化战略实施的资金与人才,福田区政府通过了《福田区文化体制改革方案(试行)》和《福田区公共文化场所管理暂行办法》。这两项措施提出:1、到2004年底,用20亿元构筑文化设施体系;2、建立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两项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社会科学课题研究,文艺精品创作与奖励,优秀文艺人才培养等;3、进行市场化运作试点,在确保公益性文化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可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将各文化站的某个项目承包给一家文化公司进行连锁经营;个别条件成熟的文化站,在不改变公益性功能的前提下,可采取“委托经营”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试点;4、经营收费项目要对特殊群体实行减免。 大服务:划定三大类文化服务场所实施不同方式经营 为妥善经营这些公用设施,福田区委、区政府按照服务性质把所有场所分成三大类,即公益类、准公益类和政府与社会联办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对不同的文化场所实施不同的经营方式和经费来源。公益类的为政府全额拨款;准公益类的为政府投资兴建、差额拨款,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与社会联办的则实行经理(主任)负责制。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在保证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前提下,可通过文化培训、场地出租、文体设施有偿或低偿使用收取一些费用,并要求所有有偿服务收入都得列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文化事业的发展。简述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正确答案:第一,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第二,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的发展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三,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四,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下列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措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有利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 B: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有利于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C: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 有利于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D: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有利于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答案:C解析: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有利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从而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故本题答案选C。

考题 组织公益性活动次数,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但是不包括()所组织的公益性活动次数,包括组织的文艺活动、训练班、讲座、展览等活动。A、公共图书馆B、名人故居C、文化馆D、美术馆正确答案:B

考题 建设文化强省,首要的是要建设好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浙江省人民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目前,浙江省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A、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B、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效提高C、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D、省市县乡村五级覆盖的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正确答案:A,B,C

考题 福建省在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中,着力构建适合福建省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不断推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项目,搭建为基层公共文化活动服务的平台。推动了全省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这有利于() 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②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推动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正确答案:A

考题 共文化服务效率指标考察的对象是()。A、公共文化服务社会效益高低B、公共文化服务经济效益高低C、公共文化服务的推广速度D、公共文化活动场馆设施使用率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