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韵地位。


正确答案:


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教育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


简述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德育原则的基本要素。


正确答案:
(1) 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
(2) 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3) 加强个别教育。


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


答案:
解析:
历史上各教育学家由于各自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不同,对教育目的亦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可以将其分为“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和“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调和”论。各自的基本观点如下:
(1)“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等。其主要观点有:
①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
②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③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并规定教育目的。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把人作为选择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把人的价值看的高于社会价值,但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他们的观点表现得也不尽相同。
(2)社会本位教育的目的观
社会本位的思想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凯兴斯泰纳、孔德和涂尔干等。其主要观点包括:
①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
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
③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3)“调和”论
有人试图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歧,做到个人与社会两者兼顾。例如,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学的,一是社会学的,主张“使个人特性与社会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其主要观点有:
①倡导儿童中心主义。反对脱离儿童的本能、需要、兴趣、经验对生长过程强加目的,认为这是对生长过程、教育过程的外部强制,是对儿童个性的粗暴干涉。
②主张“社会中心”,强调把“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要求教育“成为民主观念的仆人”,充当抵制所谓绝对主义、极权主义的工具。
③为了兼顾这两个方面,杜威还提出“学校即社会”的主张,要“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企图通过这种“小社会”的活动保证大社会的和谐。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答案:
解析:
(1)教育本质在于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下一代。 (2)教育目的在于实施心智训练。 (3)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授受和智慧训练的过程。 (4)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应发挥主导作用。 (5)学生须努力和专心学习,严格学业成绩标准,实施天才教育。


13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1、 名词解释1、 活动课程2、 教学3、 化性起伪4、 道尔顿制5、 最近发展区6、 信度与效度2、 判断并说明理由1、 “教育先行”是20世纪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先于社会的物质发展。2、 在学习方式上,新课程改革反对接受学习,主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取代接受学习。3、 卢梭认为食物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都要服从于人的教育。3、 简答题1、 简述个人本位论2、 简述价值澄清模式3、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4、 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5、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 分析论述题1、 品德及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根据品德的要素进行道德教育?2、 有人说,过去要求教育家给政治是错误的,现在要求教育嫁给经济也是片面的。教育首先要嫁给人,人事教育的原点,教育是人的教育,不是社会的教育,有人则认为,人不是抽象的,教育是一种的社会现象,这种提法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教育也不可能发展抽象的人。有人说,教育要以育人为中心;但也有人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建设,不允许搞多中心。你对此有何评论。请自拟题目,写800字左右的短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上述观点进行评论。

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答案:
解析:
(1)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2)教育注重培养社会成员的“社会一致”和“社会合作”精神。 (3)教育内容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4)教学方法重视劝说、启发和讨论。 (5)教师的职责在于劝说学生参与社会改造活动。


简述改造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答案:
解析:
改造主义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 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 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改造主义 教育也以实用主义教育的一个分支而著称,代表 人物有康茨、拉格和布拉梅尔德。其基本观 点是: (1) 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2) 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3) 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 意义。 (4) 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家反对灌输式的教育和学习, 强调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劝说教育,说服 学生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使学生坚信改 造主义哲学,培养学生的“社会一致”的精神。在 20世纪5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虽然在教育理论 上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美国统治阶级所追求的 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长治久安,而不是什么“社会 改造”,因而,改造主义在美国教育中始终未成 气候。


简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答案:
解析:
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答案:
解析: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本质联系,社会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一致性,强调无产阶级掌握全人类的知识、通晓现代科学才能拥有全世界的意义。特别是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揭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阶级偏见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障碍,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消除阶级偏见,将社会劳动与教育有机结合,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


简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
解析:
(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为它有助于个人发展。
(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地发展。
教育受社会制约,同时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目的的确立必然受到社会的制约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曾形成过两大理论流派:一是个人本位论,二是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只强调人的需要,忽视社会的需要。社会本位论只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人的需要。这里只考了其中的一种错误观点。
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仅要掌握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要知道如何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评析:个人本位论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它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要,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其次,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教育有积极意义。个人本位论的不足在于:首先,忽视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其次,过于强调人性中个人的价值及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第二,了解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等;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等。
第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及其评析。基本观点为:(1)个人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2)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无其他目的;(3)教育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益加以衡量,教育的结果主要看对社会贡献了什么,培养的人对社会起了什么作用。评析: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这对于保证教育的地位,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否定了个体的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也容易造成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

更多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相关考题
考题 问答题简述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正确答案: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阶段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是典型的教育目的上的社会本位论。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正确答案:(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2)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考题 简述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教育策略。正确答案:个体品德的形成是包含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将社会环境和教育情境所提供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不断内化的过程,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身体力行逐步养成道德行为的过程。⑴态度定势的形成。 态度定势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当前事物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倾向,在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作用较为明显。态度定势对人的心态乃至行为所产生的作用有其两面性:积极与消极,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定势。⑵道德观念的确立。 道德观念是人们对道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关系的行为准则认识的反映,其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主要涉及两个因素:了解道德规范和进行道德评价。⑶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反映人的内在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是推动人产生道德行为或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认识鉴别功能和动力调节功能。学校教育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培养直觉的道德情感;通过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通过说理培养伦理的道德情感。⑷道德信念的形成。 道德信念是道德活动的理性基础,是个体对自己要遵循的道德观念的确信。对于教师来说,在使学生获得道德行为经验的同时,应利用道德情感的催化作用,有意识地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并且发挥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这样就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⑸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行为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个体会遇到很多困难、挫折和诱惑,需要进行道德抉择和行为调节,这就是道德意志的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与锻炼,主要方式有:培养学生抗诱惑的能力;针对不同的意志特征采取相应的锻炼措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⑹道德行为的养成。 道德行为是受道德意识支配的对待他人、社会乃至自身的具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道德观念的外观,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由于个体之间道德行为上的差异,从教育的角度对不同的学生开展行为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使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技能,训练道德行为规范。

考题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答案:解析:要素主义教育最初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末,其形成的标志是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要素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教育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学生学习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那些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即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学校的课程计划要保证学生学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2)教学过程必须是一种训练智慧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因此,学校要提高智力标准,注重思维能力的严格训练。学校还要注意“天才”的发掘和培养,发现最有能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最大的潜力。(3)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因为只有强调“努力”,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共同要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在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要树立教师的权威,加强教师的控制。但是,教师必须具有一流的头脑和渊博的知识,精通所教的科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具有很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并能全心全意地献身于自己的工作。要素主义教育由于忽视学生的兴趣、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加上所编的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而受到人们的批评。从70年代起,要素主义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但仍有相当的影响。

考题 简述教育制度基本要素。正确答案:(1)教育规范系统是教育制度的规则要素;(2)教育设备是教育制度的物质要素;(3)象征的标识是教育制度的文化要素。

考题 简述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1)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2)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无法实现。(3)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考题 单选题人是教育的第一要素,也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个观点是()观点。A 个人本位论B 国家本位论C 社会本位论D 文化本位论正确答案:C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构成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过程的三要素是:教学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正确答案:实施过程;形成过程;转化过程

考题 问答题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正确答案:(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以教育为目的把受教育者作为对象。(2)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3)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解析: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