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假如某个地区的男性劳动力的工资提高1%,导致该地区企业对于女性的劳动力需求上升2%,则这两种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替代关系

B.总替代关系

C.互补关系

D.总互补关系


正确答案:B


如果某地男性生产工人的工资率上涨2%会导致该地区女性生产工人的就业人数减少1%,则该地区男性生产工人和女性生产工人之间存在一种( )关系。 A.互补 B.总互补 C.替代 D.总替代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劳动力需求的交叉工资弹性。简易判断方法,同类型(可相互替代的)如果 都是增加(或减少)则一定是总替代关系;反之,一升一降(或一降一升)则一定是总互补关系。显然本题选B。


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问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I:1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正确答案:D
根据题干信息“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 54。1984年问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人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可以判断该点代表-省(市、区)是西藏自治区,其典型的农作物是青稞.


早孕建册率是指()。

A.辖区内孕10周之前建册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B.辖区内孕12周之前建册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分娩数×100%

C.辖区内孕10周之前建册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分娩数×100%

D.辖区内孕12周之前建册人数/该地全年活产数×100%

E.辖区内孕12周之前建册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正确答案:B


对于该地企业2008年第四季度出口减少影响较大的因素最不可能的是( )。

A.国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B.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

C.该地海关对多种工业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D.订货商支付能力下降,要求暂不发货,或企业不敢发货


正确答案:C
【解析】选项A、B、D均是对于该地企业出E1减少影响较大的因素。选项C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品的出口起到促进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卜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 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13题。1.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A. B. C. D.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B.该地服役军人多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 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现代科技B.劳动力C.交通D. 市场【答案】1 . A 2 , B 3 , B【解析】1.根据图中该州轮廓范围可以判断图示为美国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该州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所以人口集中在纬度较低, 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气候相对温暖的 A市,而且A市地处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该地纬度较高,不 易出现飓风,所以不必考虑飓风带来的灾害侵袭,故答案选Ao.读图可以看出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的突出特征是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女性的年龄结构符合自然变化特征,分析原因应该是大量青壮年男性大量迁入,女性变化符合自然变化特征,没有明显的迁入现象,故答案C错误,分析选项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既需要男性劳动力也需要女性劳动力,即使是只需要大量男性劳动力的工业迁入,往往会出现社会自然调节,有部分女性迁入,使男女性别相差不会太大,故答案 A不合理,服役军人是青壮年男性集中迁入的现象,而且不会出现社会自然调节缩小男女性别差距,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造成该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表现为2040岁男性人口比重较大,所以说其原因可能是该地服役军人多,故答案选B,夏季到该地旅游不属于人口迁移,不会引起人口性别比例变化,答案 D错误。.读图可以看出该国是美国,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所以采茶业没有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使得该国成为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劳动力,故答案选Bo我国于2010年计划有条件的放开二胎生育政策。某大学生根据某地调查数据(政策改变后生育率为原生育率的 1.4倍左右)设计了人口政策变化前后的人口增长数学模型图。读图完成45题。年饰军好.图中能正确表达该地政策改变后劳动力(1560岁)增长趋势的是A.模型1B.模型2C.模型3D. 模型4.我国人口政策改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力数量变化最快B.劳动力数量增加,抚养比立即减小C.劳动力负担持续增加D.低龄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前期负担加重【答案】4.B 5.D【解析】4, 2010年开始放开二胎生育政策,那么生育率上升,所以小孩比重上升,所以劳动力(1560岁)比重下降,到2035年新生的儿童长成劳动力人口了,所以劳动力人口比重开始上升,所以模型 2符合,B正确。5,由于我国人口政策改变后,出生率提高,是我国新出生的人口会大量增加,劳动力数量变化较小,A错误;劳动力数量不会增加,B错误;劳动力负担短期内增加,C错误;低龄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前期负担加重,D正确。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白人数相等。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 67题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国 冢1日本/巴西瑞野尼日利亚1中国,韩国中世界一-平均年龄中位数中44.的28-射41.15.法35. 237. 9中28. 4p ,.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 35.2岁,属年轻型人口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O 65岁)比中国的多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 常严峻。这是因为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答案】6. C 7 . A【解析】6,中国的中位年龄是 35.2岁,而中国的平均年龄应大于35.2岁;中国的人口总数比日本人口总数多很多,所以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多于日本;日本的中位年龄大于中国,那么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低;而表中各国, 日本的中位年龄最大,说明日本老 年人口数量多,所以日本老龄化程度最高。选项C正确。7,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所以年龄较小的劳动力人口数 量所占比重大,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大量的承接产业转移,会缓解就业压力;人口的性别构成对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影响不大;我国外籍劳动力当前和今后都不会大量涌入。选项A正确。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并回答8-9题。020 40 60 80 年龄(岁)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8.图中表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的曲线分别为()。A. a、b、cB . b、a、cC . a、c、b D . c、b、a.该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A.劳动力过剩B .自然增长率上升C.人口老龄化现象显著D .人口出生率较高【答案】8. A 9 . C【解析】8, 20

下列陈述中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该地区出口保持了旺盛的势头

B.该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开始逐渐回落

C.图中所示各项生产产值均呈现了上涨趋势

D.该地区各项收入均呈现了上涨趋势


正确答案:D


经折算,该地区劳动力的平均学习年限约为7.34年,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认为是( )。 A.该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达到小学水平的人数所占比重较大

B.该地区劳动力中文化程度高的人数偏少

C.该地区劳动力中文盲现象相对严重,对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影响较大

D.该地区劳动力中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相对男性是偏低的


正确答案:A


从一个地区来看,会导致该地区的就业增长的是( )。

A.该地区的预期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率

B.在该地区的快速增长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C.该地区的入口密集度高于其他地区

D.该地区的工业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工业平均增长水平


正确答案:ABD


2008年四季度对于该地企业出口减少影响较大的因素最不可能的是( )。

A.国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

B.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

C.该地海关对多种工业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D.订货商支付能力下降,要求暂不发货,或企业不敢发货


正确答案:C
选项A、B、D均是对于该地企业出口减少影响较大的因素。而选项C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业品的出口起到促进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假如某个地区的男性劳动力的工资提高1%,导致该地区企业对于女性的劳动为需求上升2%,则这两种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替代关系

B.总替代关系

C.互补关系

D.总互补关系


正确答案:B

更多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相关考题
考题 位置信息包含如下三要素()。A.所在的地理位置B.该地理位置周边的建筑物C.处于该地理位置的时间D.处于该地理位置的人或物E.该地理位置周边的交通情况参考答案:A, C, D

考题 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应当在申请书件中说明()内容。 A.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B.该地理标志的使用对象所属类别C.该地理标志的申请主体D.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区的范围E.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与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系答案:A,D,E解析:《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第七条?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应当在申请书件中说明下列内容:??(一)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二)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与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关系;??(三)该地理标志所标示的地区的范围。

考题 某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在2008年之前基本上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在工资率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该地区劳动力需求也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失业人数大大增加,尤其是与外贸相关的产业,由于对外出口大幅度减少,就业人数下降最为明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经济危机导致该地区的工资率下降,同时劳动力需求也严重减少,这说明( )。A.工资率下降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减少B.工资率下降对劳动力需求只产生了规模效应C.工资率下降对劳动力需求只产生了替代效应D.工资率并非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唯一因素答案:D解析:在经济周期的衰退时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下降,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还没有充分利用,因此,经营者不大会增加投资,更新设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所以投资性商品生产行业的生产便会萎缩。由于产品需求锐减,劳动力需求便也出现同向变化。因此,经济周期也会影响劳动力的需求。

考题 以折算,该地区劳动力的平均学习年限均为7.34年,那么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认为: A.该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达到小学水平的人数占所点比重较大 B.该地区劳动力中文化程度高的人数偏少 C.该地区劳动力中文盲现象相对严重,对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影响较大 D.该地区劳动力中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相对男性是偏低的 答案:D解析:以折算,该地区劳动力的平均学习年限均为7.34年,那么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认为: A.该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达到小学水平的人数占所点比重较大 B.该地区劳动力中文化程度高的人数偏少 C.该地区劳动力中文盲现象相对严重,对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影响较大 D.该地区劳动力中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相对男性是偏低的

考题 某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在2008年之前基本上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在工资率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该地区劳动力需求也出现了严重的下降,失业人数大大增加,尤其是与外贸相关的产业,由于对外出口大幅度减少,就业人数下降最为明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在2008年之前基本处于均衡状态,意味着该地区( )。A、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基本相当 B、劳动力市场供求不会再发生变化了 C、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个均衡工资率 D、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个均衡就业量正确答案:A,C,D

考题 一般情况下,我国房屋抗震设计的设防的基本地震烈度,采用的是( )。 A.该地区的基本烈度 B.该地区的基本烈度减去1度 C.该地区的基本烈度增加1度 D.该地区的基本烈度与最大烈度的平均值 答案:A解析:

考题 为了搜集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资料,则调查单位是( )。A.该地区所有国有工业企业B.该地区的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地区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D.该地区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答案:B解析:调查单位,就是构成需要调查的那些经济社会现象总体的所有个体,也就是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某地区国有工业企业”构成了总体的范围,是调查对象;“该地区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考题 假定某个地区男性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1%,导致该地区企业对于女性劳动力需求上升2%,则这两种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A.替代关系 B.总替代关系 C.互补关系 D.总互补关系答案:B解析: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会促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这说明两者之间是一种总替代关系。

考题 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 热量D. 坡向正确答案:B

考题 假定某个地区的男性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1%,导致该地区企业对于女性劳动力需求上升2%,则这两种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A.替代关系 B.总替代关系 C.互补关系 D.总互补关系答案:B解析: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会促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这说明两者之间是一种总替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