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柱A基础在图示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40kPa,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300kPa。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截面I—I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题目
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柱A基础在图示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40kPa,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300kPa。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截面I—I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70
B.590
C.620
D.66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高层建筑梁板式筏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筏板的最大区格划分如图所示。筏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假定筏基底面处的地基土力均匀分布,且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P=350kPa。[2012年真题]
提示:计算时取




3.筏板厚度同题15。试问,进行筏板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计算时,图中阴影部分地基净反力作用下的相应区块筏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100
B、2700
C、3000
D、330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12条第3款规定,梁板式筏基双向底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又设保护层厚度为60mm,所以



因此



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2题:

某办公楼柱下扩展基础,平面尺寸为3.4m×3.4m,基础埋深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题10~13图所示。



假定,作用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相应于作用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在题10~13图示偏心荷载的作用下,基底边缘最大地基反力设计值为200kPa,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为60kPa。基础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试问,柱与基础交接处A—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300
B. 330
C. 360
D. 47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11条,在轴心荷载或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台阶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2.5且偏心距小于或等于1/6基础宽度时,柱下矩形独立基础任意截面的底板弯矩可按下列简化方法进行计算:
  MI=a12[(2l+a′)(pmax+p-2G/A)+(pmax-p)l]/12
  台阶宽高比为:[(3400-500)/2]/850=1.71<2.5,且偏心距小于1/6宽度基础;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为:p=60+(200-60)×3.4/2+0.5/2)/3.4=140.3kPa。
  因此柱与基础交接处A—A截面的弯矩设计值MI为:
  MI=a12[(2l+a′)(pmax+p-2G/A)+(pmax-p)l]/12=1/12×1.452×[(2×3.4+0.5)×(200+140.3-2×1.35×20×1.6)+(200-140.3)×3.4]=360.3kN·m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360,因此答案选C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柱下矩形扩展基础在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首先确定柱下矩形独立基础任意截面的底板弯矩的计算方法;
  ②按照《地规》式(8.2.11-1),正确计算得到答案。

第3题: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FK为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

试问,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33
(B) 3.45
(C) 3.50
(D) 3.55


答案:A
解析:
(A)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图5.2. ,设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与基础宽度之间的关系为:

第4题:

假定,墙A的截面折算厚度hT=0.4m,作用在XL上的荷载设计值(包括恒荷载、梁自重、活荷载)为30kN/m,梁XL计算跨度为12m。试问,二层XL梁端约束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0
B.90
C.180
D.360

答案:A
解析:

第5题:

一钢筋混凝土排架,由于三种荷载(不包括柱自重)使排架柱柱脚A处产生三个柱脚弯矩标准值,MAgk=50kN·m、MAqk=30kN·m、MAck=60kN·m(见图6-28(a)、(b)、(c)),MAg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永久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qk是柱顶处屋面桁架上活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MAck是柱中部吊车梁上A5级软钩吊车荷载的偏心反力产生的。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柱脚弯矩标准值MAwk=65kN·m(见图)。



1.由桁架上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吊车荷载产生的柱脚最大弯矩设计值MA应为(  )kN·m。计算时对效应的组合不采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的简化规则。

A. 160.8
B. 166
C. 173.4
D. 180

答案:C
解析:
屋面活荷载及吊车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均是ψ=0.7。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规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分别为:
①当属屋面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30+1.4×0.7×60=160.8kN·m;
②当属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2×50+1.4×60+1.4×0.7×30=173.4kN·m;
③当属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A=1.35×50+1.4×0.7×60+1.4×0.7×30=155.7kN·m;
取三者中的最大值,故应按吊车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最大柱脚弯矩设计值,即MA=173.4kN·m。

第6题:

假定,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k=180kPa,基础宽度b=2m,砌体标准砖长度为240mm。试问,基础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60
B.75
C.90
D.105

答案:B
解析:
{图}

第7题:

某柱下矩形独立基础,基础尺寸见图4-16。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为2m,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为。相应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柱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FK500kN,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之和Gk为100kN,作用于基底的竖向荷载偏心距e等于,基底反力的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为1.0m。

试问,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150
(B) 160
(C) 180
(D) 200


答案:D
解析:
(D)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 5.2.2条,荷载偏心距:

第8题:

已知某上柱柱底截面在各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标准值(kNm)如下表所示。试问,该上柱柱底截面荷载效应组合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1)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计算。
  (2)表中给出的弯矩均为同一方向。
  (3)表中给出的吊车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已考虑了多台吊车的荷载折减系数。

A、122、5
B、131
C、144、3
D、147、1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5.3.3条,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取较大值参与组合。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3条、第5.3.3条、第6.4.1条及第7.1.4条,则M=1.219.3+1.458.5+1.40.7(3.8+18.8)+1.40.620.3=144.3kNm。

第9题:

假定,基础宽度b=2m,荷载效应由永久荷载控制,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净反力标准值为140kPa。试问,由受剪承载力确定的,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的基础截面最小厚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基础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40mm。

A.180
B.250
C.300
D.350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某2层钢筋混凝土办公楼浴室的简支楼面梁如图,安全等级为二级,从属面积为13.5,计算跨度为6.0m,梁上作用恒荷载标准值gk=14.0kN/m(含梁自重),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梁上活荷载标准值=4.5kN/m。[2012年真题]



试问,梁跨中弯矩基本组合设计值M(kN·m)、标准组合设计值Mk(kN·m)、准永久组合设计值(kN·m)分别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