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水质指标中,需要现场测定的是( )。

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水质指标中,需要现场测定的是( )。

A.pH值
B.色(度)
C.浑浊度
D.总硬度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水质样品的管理、分析化验和质量控制按HJ/T 164执行。pH、Eh、DO、水温等不稳定项目应在现场测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8年)某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数量不得少于()。

A.1个
B.3个
C.5个
D.7个

答案:B
解析:
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

第2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露天开采煤矿项目对所在水文地质单元内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地下水水位下降
B.地下水水质恶化
C.土壤次生盐渍化
D.地下水资源量减少

答案:A,B,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露天采矿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会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水资源量产生影响;矿山开发工程可能引起水资源衰竭、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C项,土壤次生盐渍化是不合理措施产生的影响,地下水抬升,在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条件下,会造成土壤表层盐分增加。

第3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 )进行评价。
A. 综合指数法
B. 标准指数法
C. 加权平均法
D. 南京指数法


答案:B
解析:

第4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因素中,属于地下水污染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中等级划分依据的是( )。

A.污水排放量
B.地下水水位
C.地下水埋藏条件
D.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行业分类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进行判定,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第5题:

某项目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执行地下水Ⅲ类标准(pH值为6.5~8.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pH值监测结果中,超标最严重的是()。

A:pH=6.0
B:pH=6.4
C:pH=8.6
D:pH=9.5

答案:A
解析: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指数值越大,超标越严重。根据水质因子pH标准指数计算公式:当pHj≤7.0,SpH,j=(7.0-pHj)/(7.0-pHsd);当pHj>7.0时,SpH,j=(pHj-7.0)/(pHsu-7.0)该式中,SpH,j为pH值的标准指数;pHj为pH值得实测统计代表值;pHsd/sub>为评价标准中pH值的下限值;pHsu为评价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将A、B选项分别代入第一个式子计算,SpH=(7.0-6.0)/(7.0-6.5)=2,SpH=6.4=(7.0-6.4)/(7.0-6.5)=1.2;将C、D选项分别代入第二个式子计算,SpH=8.6=(8.6-7.0)/(8.5-7.0)≈1.07,SpH=9.5=(9.5-7.0)/(8.5-7.0)≈1.67。

第6题: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因子原则上应包括的类别有()。

A.基本水质因子
B.特征因子
C.常规水质因子
D.特殊因子

答案:A,B
解析:
依据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8.3.3.5条

第7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地下水水质特征
B: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C:边界条件
D:参数类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应根据评价等级选用的预测方法,结合含水介质结构特征,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边界条件及参数类型来进行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第8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 )的原则,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

A.饮用水质安全
B.地下水资源补采平衡
C.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D.水质能否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评价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时,应依据地下水资源补采平衡的原则,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及可能出现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类型、性质及其影响的范围、特征和程度等。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因素中,属于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中等级划分依据是( ) 。

A.精水排放量
B.地下水水位
C.地下水埋藏条件
D.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概化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

A.地下水水质特征
B.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C.边界条件
D.参数类型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主要是根据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对边界性质、介质特征、水流特征和补径排等条件进行概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