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6-9所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直接原因、不可抗力因素和施工单位原因对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结果如表6-10(正数为延长工作天数,负数为缩短工作天数),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为84天。由于工作的持续时间的变化,网络计划的实际工期为89天,如图6-10所示。

题目
某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网络计划如图6-9所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直接原因、不可抗力因素和施工单位原因对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结果如表6-10(正数为延长工作天数,负数为缩短工作天数),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为84天。由于工作的持续时间的变化,网络计划的实际工期为89天,如图6-10所示。
【问题】2、延长合同工期18天和按实际工程延长合同工期5天是否合理?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施工单位编制的某工程网络图如图2-8所示,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持续时间和估计费用如表2-11所示。

表2-11各工作持续时间和估计费用表

问题:
(1)计算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确定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的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
(2)若施工合同规定:工程工期93天,工期每提前一天奖励施工单位3万元,每延期一天对施工单位罚款5万元。计算按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实施时的综合费用。
(3)若该网络进度计划各工作的可压缩时间及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如表2-12所示,确定该网络进度计划的最低综合费用和相应的关键线路,并计算调整优化后的总工期(要求写出调整优化过程)。
表2-12各工作的可压缩时间及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


答案:
解析:
问题(1):
计算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时间参数,见图2-9。确定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的关键路线和计算工期。
关键线路:①→③→⑥→⑦→⑧
工期:98天

问题(2):
计算综合费用
原始方案估计费用:18+40+25+15+40+120+16+37+10+64+16=401(万元)
延期罚款:5×(98-93)=25(万元)
综合费用为:401+25=426(万元)
问题(3):
第一次调整优化:在关键线路上取压缩单位时间增加费用最低的F工作为对象压缩2天。增加费用:2×2=4(万元)
第二次调整优化:ACHJ与BFJ同时成为关键工作,选择H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2天。
增加费用:2×(1.5+2)=7(万元)
第三次调整优化:ACHJ与13FJ仍为关键工作,选择A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1天。
增加费用:1×(2+2)=4(万元)
优化后的关键线路为:
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A、C、H、J)
和①→②→④→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
工期:98-2-2-1=93(天)
最低综合费用:401+4+7+4=416(万元)

第2题:

某施工单位施工一综合楼工程施工某网络计划如图1所示,该计划已经被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图1 施工网络进度计划
<1> 、当计划执行到第5天结束时检查,结果发现工作A已经完成4天的工作量,工作B已完成2天的工作量,工作C已完成3天的工作量,设各项工作为匀速进展,试绘制时标网络计划及实际进度前锋线,并判断实际进度状况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
<2> 、如果在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发出工程变更指令,要求增加一项工作J(持续时间为6天),该工作必须在工作D之后和工作F、H之前进行。试对原网络计划进行调整,画出调整后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并判断是否发生了工程延期事件。


答案:
解析:
<1>、 时标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2中虚线所示。

图2 时标网络进度计划
由于C工作为关键工作,所以C拖后2天将可能使总工期延长2天,其后续工作E、F、G、H、I将因其而全部顺延2天。
A工作为非关键工作,且有8天的自由时差,故其拖后1天不影响总工期,也不影响其后续工作。
B工作为非关键工作,有2天的总时差,故B工作拖延3天将使总工期延长1天。
综上分析,实际进度为工期延长2天,相应的后续工作顺延2天。
<2>、
调整后的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3所示。
利用标号法分析:调整后的关键线路未发生变化,工期未变。

图3 调整后的网络计划

第3题:

某工程建设项目,网络计划如图3-20所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业主直接原因、不可抗力因素和施工单位原因,对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其结果见表3-5(正数为延长工作天数,负数为缩短工作天数)。

[问题]

1.确定网络计划图3-20和图3-21的关键线路。

2.监理承包商提出要求延长合同工期18天和按实际工期延长合同工期5天是否合理?为什么?

3.监理工程师应签认延长合同工期几天为合理?为什么?(用网络计划图表示)

4.监理工程师应签认索赔金额多少为合理?为什么?


正确答案:1.网络计划图3-20中共有5条线路通过计算各条线路上持续时间之和进行比较线路B—C—E—G的持续时间最长所以关键线路是B—C—E—G或①—③—④—⑥—⑦。图3-21的关键线路是B—C—F—H或①—③—④—⑤—⑦。   2.要求顺延工期18天不合理。因业主和不可抗力因素对工作持续时间的影响并不在关键线路上。 要求顺延工期5天也不合理。因其中包含了施工单位自身原因所造成的工作持续时间的延长和缩短。 3.由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长应给予延期。如图3-22所示。 签认顺延的工期为90-84=6(天)。 4.只考虑因业主直接原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部分:800+600+2×500+3×800+3×500= 6 300(元)。
1.网络计划图3-20中共有5条线路,通过计算各条线路上持续时间之和进行比较,线路B—C—E—G的持续时间最长,所以关键线路是B—C—E—G或①—③—④—⑥—⑦。图3-21的关键线路是B—C—F—H或①—③—④—⑤—⑦。   2.要求顺延工期18天不合理。因业主和不可抗力因素对工作持续时间的影响并不在关键线路上。 要求顺延工期5天也不合理。因其中包含了施工单位自身原因所造成的工作持续时间的延长和缩短。 3.由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工期延长应给予延期。如图3-22所示。 签认顺延的工期为90-84=6(天)。 4.只考虑因业主直接原因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部分:800+600+2×500+3×800+3×500= 6 300(元)。

第4题:

某土石坝分部工程的网络计划如图1F420151-1所示,计算工期为44天。根据技术方案,确定A、D、I三项工作使用一台机械顺序施工。

问题1
(1)按A→D→I顺序组织施工,则网络计划变为如图1F420151-2所示:

①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②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2)如按D→A→I顺序组织施工,则网络计划变为如图1F420151-3所示:

①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②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3)比较以上两个方案,判断哪个方案更好。
(4)若监理批准D→A→I顺序施工,施工中由于项目法人原因,B项工作时间延长5天,承包商提出要求延长5天工期。网络计划如图1F420151—4所示。

①你认为工期延长几天合理 为什么
②机械闲置的时间为多少天


答案:
解析:
(1)工期及机械在现场使用时间的计算方法:
①工期应以各项工作的最早时间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公式计算法或图上计算法计算出各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终点节点的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最大值即为计算工期;也可以根据节点计算法计算出终点节点最早时间,得出计算工期。
本例计算工期为47天。
②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应将各项工作使用机械的时间累计计算。闲置时间应考虑各项工作使用机械的时间差,也即是前项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与该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为该两项工作机械闲置时间,将各闲置时间累计计算,就可计算出机械在该工程中的闲置时间。
本例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是20天,闲置时间是12天。
(2)分析思路同(1)。
按D→A→I顺序组织施工的网络图如图1F420151—8所示。

①计算工期为45天。
②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是20天,闲置时间是3天。
(3)将两个方案的计算工期和机械闲置时间分别进行比较,工期短、机械闲置时间少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本例按A—D—I的顺序施工,工期较长(47天),机械闲置时间较多(12天);按D—A—I顺序施工,工期较短(45天),机械闲置时间较少(3天),所以按D→A→I顺序施工的方案较优。
(4)工期延误及机械闲置时间的分析计算方法:
①一项工作被延误,是否对工程工期造成影响,应首先考虑该项工作是否在关键线路上。如果在关键线路上,则工期延误的时间就等于该项工作的延误时间;如果该项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应计算出该项工作的总时差,用总时差与延误时间进行比较,计算出对工期的影响。同时应比较工期延误后按D→A→I顺序施工的工期和A→D→I顺序施工的工期。
本例中,B项工作时间延长5天后,关键路线变为如图1F420151—9所示。

总工期为49天,工期延长△T=49-45=4天,所以工期延长4天合理。
②机械的闲置时间分析方法同上。
工作A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21天,工作1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29天,△T=29-21=8天。扣除原计划机械中已有的闲置时间3天,那么承包商可索赔的机械闲置时间为:△Tp=8-3=5天。

第5题:

某工程施工合同工期为213d,施工单位拟定的施工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如图6-1所示,图中箭线下方数据为工作持续时间。

在工作A完成时,由于设计变更,项目业主提出了增加L、N两项工作的要求。工作L在工作D之后开始,在工作H开始前结束;工作N在工作F之后开始,在工作J开始之前结束,施工单位对L、N两项工作持续时间的估计值见表6-1。
  表6-1 工作L、N持续时间估计表  单位:d

【问题】
  1.图6-1所示的进度计划能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为什么?该计划中除了A、K外,还有那些工作为关键工作?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分别为多少天?
  2.根据三时估计法确定工作L、N的持续时间期望值,并判断哪一个工作的持续时间期望值更可靠,说明理由。
  3.绘制该工程增加工作L、N后的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确定新的计算工期和关键线路(按工作L、N的持续时间期望值确定其持续时间)。
  4.为使该工程按原合同工期完工,可以采取哪几种方法缩短计算工期?


答案:
解析:
1.图6-1所示的进度计划能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
  理由:图6-1所示的进度计划的工期为208d。
  该计划中除工作A、K外,还有工作C、E、H为关键工作。
  网络计划中关键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都为零。
  2.工作L的持续时间期望值:(22+4×31+34)/6=30(d)。
  工作N的持续时间期望值:(27+4×30+33)/6=30(d)。
  工作N的持续时间期望值更可靠。
  理由:工作L的持续时间的均方差:(34-22)/6=2(d);工作N的持续时间均方差:(33-27)/6=1(d)。均方差越小,可靠性就越大。
  3.该工程增加工作L、N后的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如图6-2所示。

图6-2 增加工作L、N后的双代号网络进度计划(单位:d)
  新的计算工期为218d。
  关键路线为A→C→E→F→N→J→K。
  4.为使该工程按原合同工期完工,可采取缩短计算工期的方法:改变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改变子项目工作延续时间、重新编制网络计划。

第6题:

某工程双代码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2所示,该进度计划已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合同工期为23个月。

该施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为多少个月?关键工作有哪些?

答案:
解析:
解:按工作计算法,对该网络计划工作最早时间参数进行计算: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i-j
ES1-2=ES1-3=0
ES2-4=ES2-5=ES1-2+D1-2=0+4=4
ES3-7=ES1-3+D1-3=0+2=2
ES4-6=ES2-4+D2-4=4+2=6
ES6-8=max{(ES2-5+D2-3),(ES4-6+D4-6)}=max{(4+7),(6+6)}=12
ES7-8=max{(ES2-5+D2-5),(ES3-7-+D3-7)}=max{(4+7),(2+6)}=11
2。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EF1-2=ES1-2+D1-2=0+4=4
EF1-3=ES1-3-+D1-3=0+2=2
......
EF6-8=ES6-8-+D6-8=12+8=20
EF7-8=ES7--8+D7-8=11+11=22
上述计算也可直接在图上进行,其计算结果如图23所示。该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Tc=mx{EF6-8,EF7-8}=max{20,22}=22月。

第7题:


某分部工程的网络计划如图5-24所示,计算工期为44天。


(一)根据技术方案,确定A、D、I三项工作使用一台机械顺序施工。按A→D→I顺序组织施工,则网络计划的变化如图5-25所示。



【问题1】


1.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2.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二)如按D→A→I顺序组织施工,则网络计划变化如图5-26所示。



【问题2】


1.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2.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答案:
解析:

(一)按A—D—I顺序组织施工


1.用标号法确定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关键线路见图5-39中粗箭线,计算工期为47天。


2.计算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1)使用时间:DA+DD +DI=10+5+5=20(天)。(2)闲置时间:A和D之间:EFA=10(天)=ESD,无闲置;D和I之间:EFD=15(天),EST=27(天)。所以D和E之间机械闲置时间:27-15=1 2(天)。故机械总闲置的时间为1 2天。



(二)按D—A—I顺序组织施工


1.用标号法确定关键线路和计算工期。关键线路见图5-40中粗箭线,计算工期为4 5天。



2.计算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


(1)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DD +DA+DI=5+10+5=20(天)。(2)机械在现场的闲置时间:D和A之间为EFD =11(天)=ESA,无闲置。A和I之间为EFA=21(天)EST=24(天)。所以A和I之间机械闲置:24- 21=3(天),故机械总闲置的时间为3天。


第8题:

【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编制的某工程网络图,如图2.1所示,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持续时间和估计费用,如表2.1所示。若施工合同规定:工程工期93天,工期每提前一天奖励施工单位3万元,每延期一天对施工单位罚款5万元。




问题:1. 在答题纸图2.2上,计算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确定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的关键路线和计算工期。



问题2.计算按网络进度计划原始方案实施时的综合费用。
问题3.若该网络进度计划各工作的可压缩时间及压缩单位时间增加的费用,如表2.2所示。确定该网络进度计划的最低综合费用和相应的关键路线,并计算调整优化后的总工期(要求写出调整优化过程)。
表2.2



答案:
解析:
问题1.



关键路线: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
工期:98天
问题2.
原始方案估计费用:
18+40+25+15+40+120+16+37+10+64+16=401(万元)
延期罚款:5×(98-93) =25(万元)
综合费用为:401+25 = 426(万元)
问题3.
第一次调整优化:在关键线路上取压缩单位时间增加费用最低的F工作为对象压缩2天。
增加费用:2天×2万元/天 = 4万元
第二次调整优化:ACHJ与BFJ同时成为关键工作,选择H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2天。
增加费用:2天×(1.5万元/天+2万元/天)= 7万元
第三次调整优化:ACHJ与BFJ仍为关键工作,选择A工作和F工作作为调整对象,各压缩1天。
增加费用:1天×(2万元/天+2万元/天)= 4万元
优化后的关键线路为:
①―③―⑥―⑦―⑧(或关键工作为A、C、H、J)
和 ①―②―④―⑦―⑧(或关键工作为B、F、J)
工期: 98-2-2-1=93(天)
最低综合费用:401+4+7+4=416(万元)

第9题:

某土石坝分部工程的网络计划如图1F420140-1 所示,计算工期为44 天。根据技术方案,确定A、D、I 三项工作使用一台机械顺序施工。



问题:
(1)按A → D → I 顺序组织施工,则网络计划变为如图1F420140-2 所示。



① 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② 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2)如按D → A → I 顺序组织施工,则网络计划变为如图1F420140-3 所示。



① 计算工期是多少天?
② 机械在现场的使用和闲置时间各是多少天?
(3)比较以上两个方案,判断哪个方案更好?
(4)若监理批准D → A → I 顺序施工,施工中由于项目法人原因,B 项工作时间延长5 天,承包商提出要求延长5 天工期。网络计划如图1F420140-4 所示。



① 工期延长几天合理?为什么?
② 机械闲置的时间为多少天?


答案:
解析:
(1)工期及机械在现场使用时间的计算方法:
① 工期应以各项工作的最早时间进行计算,可以根据公式计算法或图上计算法计算出各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终点节点的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最大值即为计算工期;也可以根据节点计算法计算出终点节点最早时间,得出计算工期。本例计算工期为47 天。
② 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应将各项工作使用机械的时间累计计算。闲置时间应考虑各项工作使用机械的时间差,也即是前项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与该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差值为该两项工作机械闲置时间,将各闲置时间累计计算,就可计算出机械在该工程中的闲置时间。本例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是20 天,闲置时间是12 天。
(2)分析思路同(1)。
按D → A → I 顺序组织施工的网络图如图1F420140-11 所示。



① 计算工期为45 天。
② 机械在现场的使用时间是20 天,闲置时间是3 天。
(3)将两个方案的计算工期和机械闲置时间分别进行比较,工期短、机械闲置时间少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本例按A—D—I 的顺序施工,工期较长(47 天),机械闲置时间较多(12 天);按D—A—I 顺序施工,工期较短(45 天),机械闲置时间较少(3 天),所以按D—A—I 顺序施工的方案较优。
(4)工期延误及机械闲置时间的分析计算方法:
① 一项工作被延误,是否对工程工期造成影响,应首先考虑该项工作是否在关键线路上。如果在关键线路上,则工期延误的时间就等于该项工作的延误时间;如果该项工作不在关键线路上,应计算出该项工作的总时差,用总时差与延误时间进行比较,计算出对工期的影响。同时应比较工期延误后按D—A—I 顺序施工的工期和A—D—I 顺序施工的工期。
本例中,B 项工作时间延长5 天后,关键路线变为如图1F420140-12 所示。



总工期为49 天,工期延长ΔT = 49-45 = 4 天,所以工期延长4 天合理。
② 机械的闲置时间分析方法同上。
工作A 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21 天,工作I 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29 天,ΔT = 29-21 =8天。扣除原计划机械中已有的闲置时间3天,那么承包商可索赔的机械闲置时间为:ΔTp =8-3 = 5 天。

第10题:

资源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B.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
C.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资源强度为常数
D.保证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
E.在网络计划中找出直接费用率最小的关键工作,缩短其持续时间

答案:A,B,C
解析:
资源优化的前提条件是:(1)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2)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3)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资源强度(单位时间所需资源数量)为常数,而且是合理的;(4)除规定可中断的工作外,一般不允许中断工作,应保持其连续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