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在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哪些

题目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在这段话中,孟子提出了哪些实行王道仁政的主要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的一段话,然后回答 27~29 小题。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 27 题 一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4分)


正确答案:
说明要实现王道仁政,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自己做起。

第2题:

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袭:

盥栉:


正确答案:
袭:熏染。  盥栉:洗脸梳头。

第3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阅读全诗,分析这首诗的抒情层次。


正确答案:
首联第一句直接抒情,“相见时难”是客观之难,由于女子的特殊身份,决定他们见面之不易。而“别亦难”,是主观之难,因见面的机会极为难得,所以分别时难舍难分。而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以百花残落表现美好的爱情正遇到了某种障碍。
颔联二句承此而来,以“春蚕到死、蜡炬成灰”比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爱情至死不渝。
尾联回应相见之难,说两个人不能自由来往,只希望给他们传递信息的人殷勤相助。

第4题:

阅读《马伶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这段选文在全文结构中属于哪一部分?


正确答案:
结尾,作者对马伶的论赞。

第5题:

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逐客的危害:损害了秦国自己,增强了敌国的实力。

第6题: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逆:

就:

滋:

淫辞:


正确答案:
逆:事先转移。  就:接近。  滋:增多。  淫辞:夸大失实的邪说。

第7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一段选文,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


正确答案: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此恨谁知!

第8题:

阅读《大同》中的一段文字,并回答下列 24~26 小题。

第 24 题 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隐:

作:

兵:

小康:


正确答案:
隐:消失。  作:起。  兵:指战争。  小康:康,安。依礼而治的小安社会。

第9题:

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 46~48 问题。

狗赢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 46 题 孟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正确答案:
说明要实现王道思想,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怨天尤人,应该从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