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命题不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的是( )。

题目
下列命题不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C、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之一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其余八条分别为:(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5)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
(7)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命题不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
C.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初中数学课程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9条“基本事实”为:(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三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9)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故A、B、C三项正确。

由基本事实(5)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可知,D项错误。

第2题:

简要阐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的空间观念的含义。


答案:
解析:
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第3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总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_______、_____的有机整体。


答案:
解析:
密切联系,相互交融。

第4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 叙述《义务 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课程目标。


答案:
解析:
(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①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②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5题:

简要论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内容”中“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第6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几何直观”。简要回答.建立“几何直观”的作用。


答案:
解析: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7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是( )。

A、图形的性质
B、图形的变化
C、图形与位置
D、图形与坐标

答案:C
解析:
选项c图形与位置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

第8题:

如何理解《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答案:
解析: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区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思维定势,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衔接点,设计出丰富多彩并突出美术学科特点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

第9题:

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内容的是( ).


A.图形的性质
B.图形的变化
C.图形的位置
D.图形与坐标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三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包括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和图形与坐标。确定物体位置是指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辨别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位,即图形的位置属于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

第10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 )。

A、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B、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实验
C、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
D、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文化

答案:A
解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了课程内容的四个部分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