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房地产估价机构承接了一住宅烂尾楼转让价格的评估业务,价值时点为2016年6月15日。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该烂尾楼项目的土地是2011年6月通过出让取得,2012年6月开始建设。委托方提供的实际成本价格为3000元/m2,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和期望利润,并计算了自2011年6月至价值时点的投资利息。估价人员经调查核实,认为委托方所列支的各项实际成本费用符合支出当

题目
某房地产估价机构承接了一住宅烂尾楼转让价格的评估业务,价值时点为2016年6月15日。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该烂尾楼项目的土地是2011年6月通过出让取得,2012年6月开始建设。委托方提供的实际成本价格为3000元/m2,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和期望利润,并计算了自2011年6月至价值时点的投资利息。估价人员经调查核实,认为委托方所列支的各项实际成本费用符合支出当时的正常市场情况,为此,在采用成本法估价时确定该房地产的重置价格为3000元/m2。
<1> 、估价人员这样确定该房地产的重置价格有哪些错误?
<2> 、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哪些因素才能得出积算价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9~20 题:

某房地产估价机构承接了一住宅烂尾楼转让价格的评估业务,估价时点为2006年6月15日。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该烂尾楼项目的土地是2001年6月通过出让取得,2002年6月开始建设。委托方提供的实际成本价格为1800元/m2,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和期望利润,并计算了自2001年6月至估价时点的投资利息。估价人员经调查核实,认为委托方所列支的各项实际成本费用符合支出当时的正常市场情况,为此,在采用成本法估价时确定该房地产的重置价格为1800元/m2。(2006年试题)

第 19 题 估价人员这样确定该房地产的重置价格有哪些错误?

【您的答案】

【参考解析】:错误有:

(1)应采用符合估价时点市场情况的各项成本费用。

或:不应采用实际支出时的各项成本费用(3分)

(2)应根据估价对象的规模,确定客观合理的开发周期,以此计算投资利息。

或:不应计息至估价时点。(2分)

(3)利润应是估价时点市场上的客观正常利润水平。

或:利润不应是开发商期望利润。(2分)

①应用在估价时点市场状况下的数据而不是在支出当时市场情况下的数据;②应用客观合理数据而不是估价对象的实际成本费用;③投资利息应计算到项目正常开发经营期的期末而不是估价时点;④应用客观利润而不是期望利润;⑤在计算土地重新购建价格时要考虑土地剩余使用权年限修正。


正确答案:
错误有:
(1)应采用符合估价时点市场情况的各项成本费用。
或:不应采用实际支出时的各项成本费用(3分)
(2)应根据估价对象的规模,确定客观合理的开发周期,以此计算投资利息。
或:不应计息至估价时点。(2分)
(3)利润应是估价时点市场上的客观正常利润水平。
或:利润不应是开发商期望利润。(2分)
①应用在估价时点市场状况下的数据而不是在支出当时市场情况下的数据;②应用客观合理数据而不是估价对象的实际成本费用;③投资利息应计算到项目正常开发经营期的期末而不是估价时点;④应用客观利润而不是期望利润;⑤在计算土地重新购建价格时要考虑土地剩余使用权年限修正。

第2题:

某房地产估价机构接受委托评估一停建住宅项目的转让价值,价值时点为 2014 年 6 月 15日,该项目土地是 2008 年 6 月以出让方式取得,2010 年 6 月项目结构封顶后因故停工。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资料,项目实际已支出成本为 2800 元/㎡,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注:应为建设成本,下同)、管理费用以及 2008 年 6 月至价值时点的投资利息。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经调查核实,认为委托人列支的截至项目停工的各项实际成本费用符合当时的市场情况,在采用成本法估价时,确定该房地产重置成本为 2800 元/㎡。
请问:
  1.上述确定该房地产重置成本的过程有哪些错误?
  
2.在正确确定重置成本后,还应考虑哪些因素才能测算出成本价值?


答案:
解析:
1.该房地产重置成本的过程错误包括:
  
(1)不能按照各项成本费用在过去发生时的实际或正常水平来估算,而应该按照在价值时点的各项费用的客观正常水平来估算。
  
(2)“开发成本”包含土地取得成本、管理费用、建设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和投资利息共六项,不能将开发成本与土地取得成本、管理费等并列。
  
(3)该房地产重置成本构成除上述开发成本外,还包括开发利润。
  
(4)投资利息的计息期起点为应计息项目费用发生时点,终点是建设期的终点。
  
2.在确定重置成本后,还应考虑建筑物折旧因素,扣减后得出估价对象成本价值。

第3题:

<三)某房地产估价机构承接了一住宅烂尾楼转让价格的评估业务,估价时点为2006年6月15日。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该烂尾楼项目的土地是2001年6月通过出让取得,2002年6月开始建设。委托方提供的实际成本价格为1800元/㎡,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和期望利润,并计算了自2001年6月至估价时点的投资利启、。估价人员经调查核实,认为委托方所列支的各项实际成本费用符合支出当时的正常市场情况,为此,在采用成本法估价时确定该房地产的重置价格为18OO元/㎡。

请问:

1.估价人员这样确定该房地产的重置价格有哪些错误?

2.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哪些因素才能得出积算价格?


正确答案:
1.错误有:
  (1)应采用符合估价时点市场情况的各项成本费用(或重置价格)。
  或:不应采用实际支出时的各项成本费用。
  (2)应根据估价对象的规模,确定客观合理的开发周期,以此计算投资利息。
  或:不应计自至估价时点。
  (3)利润应是估价时点市场上的客观正常利润水平。
  或:利润不应是开发商的期望利润。
  2.重置价格还应减去折旧。
  或:(1)或能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有形损耗等各种原因产生的物质折旧。
  (2)可能存在的烂尾楼设计过时(落后)等各种原因产生的功能折旧。
  (3)可能存在的由于市场供求状况、规划、政策等方面的外部因素变化产生的经济折旧。

第4题:

某市土地管理部门挂牌整体出让一宗面积为 20 万平方米、容积率为 2.5 的住宅用地,甲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取得该宗土地后分三期进行滚动开发,委托乙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其能承受的最高挂牌出让价。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拟选用假设开发法中的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估价。
在确定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时,应当采取(  )。

A.价值时点的住宅市场价格
B.三期开发完成后的市场价格,分别折现至价值时点
C.各期开始销售时的市场价格,分别折现至价值时点
D.各期各年销售时的平均市场价格,分别折现至价值时点

答案:D
解析:
假设开发法简要地说是根据估价对象预期开发完成后的价值来求取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的方法;较具体地说,是求得估价对象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及折现率或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和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将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和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折现到价值时点后相减,或将开发完成后的价值减去后续开发的必要支出及应得利润得到估价对象价值或价格的方法。

第5题:

某市土地管理部门挂牌整体出让一宗面积为1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3的住宅用地,甲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取得该宗土地后进行滚动开发,委托乙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其能承受的最高挂牌出让地价。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拟选用假设开发法中的动态分析法进行估价。

在确定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时,应当采取( )。

A、价值时点的住宅市场价格
B、三期开发完成后的住宅市场价格,折现至价值时点
C、各期开始销售时的市场价格,分别折现至价值时点
D、各期各年销售时的平均市场价格,分别折现至价值时点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假设开发法确定估价对象市场价值。动态分析法中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是在价值时点之后未来某时点下开发完成后状况下的价值,不是价值时点的价值,因此选项A不对,选项B、C、D中最合适的是D。

第6题:

某房地产估价机构承接了一住宅烂尾楼转让价格的评估业务,估价时点为2006年6月15日。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该烂尾楼项目的土地是2001年6月通过出让取得,2002年6月开始建设。委托方提供的实际成本价格为1800元/m2,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和期望利润,并计算了自2001年6月至估价时点的投资利息。估价人员经调查核实,认为委托方所支出的各项实际成本费用符合支出当时的正常市场情况,为此,在采用成本法估价时确定该房地产的重置价格为1800元/m2。

请问:

1.估价人员这样确定该房地产的重置价格有哪些错误?

2.在此基础上还应考虑哪些因素才能得出重置价格?


正确答案:
1.重置价格是指采用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和建筑技术等,在估价时点的国家财税制度和市场价格体系下,重新建造与估价对象建筑物具有同等效用的全新建筑物所必需的支出和应获得的利润。
这样确定重置价格错误在于:
(1) 利息计算错误,概念不清,重置价格计算投资利息应按照该类房地产客观开发周期计算;
(2) 所列实际成本费用符合当时市场状况,未说明是否与估价时点(2006年6月)的市场状况相符;
(3) 期望利润不能作为测算用,应采用正常利润。
2.应考虑在建工程自开始建设到估价时点这段时间内,因工程质量、规划设计、周围环境、房地产市场状况等进行的增减价调整。

第7题:

甲房地产估价机构接受张某的委托,评估其一套购买于2010年8月1日的住宅的转让价值,评估的价值时点为2016年8月1日,评估单价为7000元/㎡。张某以购买价9000元/㎡为由,对估价结果提出异议。甲房地产估价机构对原估价结果进行了复核并最终决定维持原估价结果。请说明导致房地产价格前后差异的原因。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房地产转让估价的常用方法。主要原因有:(1)在价值时点下,房地产市场状况处于低迷状态,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住宅类房屋的成交量明显减少。(2)从张某购买此房屋到价值时点,中间间隔6年,房屋的成新率明显降低,不论是用成本法还是比较法估价,这一点都是一个减价因素。(3)2010年8月1日时,房地产市场可能存在泡沫,至价值时点2016年8月1日,房地产市场回归到正常状态。(4)国家相关的制度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

第8题:

(二)某房地产估价机构接受委托评估一栋于5年前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商场,该商场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用途为商业,估价目的为评估该商场的抵押价值。房地产估价师完成估价报告后,委托人发现估价报告中收益法所采用的年净收益与委托人提供的财务报表中该商场近三年平均的年净利润不同,收益年限也与该商场建筑物的剩余经济寿命不同;成本法所采用的成本也与委托人提供的成本数据不同。请你分析说明房地产估价师这样做的理由。


正确答案:
1.(1)估价中的房地产年净收益与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含义不同(1分)。(2)净收益指房地产对应净收益,即房地产对商场出租或经营收益的贡献部分(1分)。(3)净利润已扣除了房地产的折旧摊销(1分)、财务费用(含利息收益)(1分)及所得税等(1分),包含了正常的商业利润(1分)。
2.收益年限既要考虑建筑物剩余经济寿命还要考虑土地使用年限(2分)。(或者:土地使用终止年限短于建筑物寿命终止年限)(2分)。
3.估价采用的成本应为估价时点的(1分)社会平均(客观)成本(1分)。或者:实际成本是历史成本(1分)也不一定是社会平均(客观)成本(1分)。

第9题:

某房地产估价机构接受委托评估一栋于5年前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商场,该商场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用途为商业,估价目的为评估该商场的抵押价值。房地产估价师首先选用了收益法,根据委托人提供的财务报表,取商场近三年平均的年净利润150万作为净收益,收益年限选用了建筑物剩余年限55年,报酬率选用了该商场的投资回报率12%。采用成本法估价时,先用比较法确认了土地价格3000元/m2,根据委托人提供的成本数据,确定房屋成本价格是5000元/m2。因商场还有未偿还债务500万,只剩一年期,本次估价未予考虑。请你指出房地产估价师这样估价的错误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估价报告中选用商场近三年平均的年净利润120万作为净收益错误。待估房地产年净收益与财务报表中的年净利润含义并不相同,其净收益是指待估房地产对应的净收益,即该宗房地产对商场的出租或经营收益的贡献部分;而净利润系已扣除了房地产的折旧摊销、财务费用(含利息收益)及企业所得税等,其包含了正常的商业利润等,因此净收益和净利润是不同的。
2.收益年限只选用了建筑物剩余年限错误。收益年限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剩余经济寿命,还必须考虑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年限及已使用的年限,建筑物的经济寿命可能早于、等于或晚于土地使用年限,应作不同的考虑和计算。
3.报酬率应选用房地产的投资报酬率,而不是商场的投资报酬率。
4.选用实际成本错误。房地产估价中所用的成本应是价值时点的社会平均客观成本,而委托人所提供的实际成本是历史的,也不一定是社会平均客观成本。
5.成本法没有考虑折旧因素对房屋价格的减值影响。
6.再次抵押未考虑尚未偿还债务的影响错误。

第10题:

某市土地管理部门挂牌整体出让一宗土地面积为50万m2的住宅用地。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取得该宗土地。出让文件规定可以分期开发,该开发公司拟用滚动开发的模式进行房地产开发,具体计划如下:



由于开发规模较大且拟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方案,预计实际开发成本比社会平均开发成本低100元/m2;目前住宅需求旺盛,预计住宅市场价格会以每年5%的速度上涨。现该开发公司委托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其能承受的最高挂牌出让地价。房地产估价机构在选用假设开发法进行估价时,用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测算。

在计算扣除项时,除开发成本、管理费用外,还应包括( )。

A、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和开发利润
B、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和所得税
C、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和购地税费
D、销售费用、销售税费、投资利息和购地税费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居住房地产估价的技术路线及难点处理。在计算扣除项时,除开发成本、管理费用外,还应包括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和购地税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