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有关规定按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管理、逐级响应的应急响应机制。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启动响应()

  • A、国家
  • B、省级
  • C、市级
  • D、县级

正确答案:A

第2题:

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正确答案: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有关规定按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3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原则是什么?如何分级?


正确答案:根据危害第一、区域第二、行政区划第三的原则,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Ⅰ级 特别严重 (红色预警)Ⅱ级 严 重 (橙色预警)Ⅲ级 较 重 (黄色预警)Ⅳ级 一 般 (蓝色预警)

第4题:

简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特点、分类、分级。


正确答案: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特点:a.突发性和意外性。b.群体性或社区危害性。c.对社会危害的严重性。d.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e.它的发生常与责任心不强有直接关系。
分类:a.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指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区域性流行、暴发流行或出现死亡;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后出现群体性异常反应;群体性医院感染等。b.食物中毒事件。c.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中毒死亡。d.自然灾害。e.意外事故。f.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和死亡。
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第5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正确答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第6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


正确答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4.1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9.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1.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上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第7题:

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原则?


正确答案: 1、危害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小,主要是以其对人民的生命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的大小或强弱为主要依据,也是划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小的最重要标准。
2、区域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小的划分第二个原则是事件发生的区域,因为事件发生在不同的地点、空间,其影响力也不一样。
3、行政区划原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4个等级,除了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密切相关。

第8题: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分几级?如何分级?


正确答案: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分级方法如下:
Ⅰ级:在2个及以上相邻省份的毗邻地区出现10起及以上突发疫情,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市(地、州),且有大范围蔓延趋势。
Ⅱ级:在1个省内的2个及以上毗邻市(地、州)出现5起及以上突发疫情,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县(市、区),且有扩大蔓延趋势。
Ⅲ级:在2个及以上毗邻的县(市、区)出现突发疫情,且有蔓延趋势。
Ⅳ级:在1个县(市、区)范围内出现突发疫情。

第9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认和分级的主责部门是()


正确答案:卫生行政部门

第10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哪个部门组织实施??


正确答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