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内河B级航区客船,船长48米,型深3.2米,吃水2.2米。因总布置设计的要求,取客舱相邻主横水密舱壁的间距为19.5米

题目
问答题
某内河B级航区客船,船长48米,型深3.2米,吃水2.2米。因总布置设计的要求,取客舱相邻主横水密舱壁的间距为19.5米。试问内河船舶法规(含修改通报)和规范对横向舱壁间距有哪些限制性要求?本船相邻主横水密舱壁的间距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若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什么措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客船下列处所()不得设门,人孔或出入口。

  • A、限界线以下防撞舱壁
  • B、分隔相邻货舱之间水密横舱壁
  • C、货舱与固定煤舱之间的水密横舱壁
  • D、货舱与备用煤舱之间的水密横舱壁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一艘船长为28.0m的钢质内河A级航区货船,《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8修改通报对其舱壁的设置有何要求?


正确答案: 该船在船首和船尾均应设一道水密舱壁,机舱前壁应为水密舱壁,机舱后壁可为非水密舱壁。水密舱壁高度至少延伸到干舷甲板或首升高甲板或尾升高甲板。防撞舱壁距首垂线的距离的取值应取得同意。每一水密舱壁其构造应能有适当的抗强裕度。电缆、舵链、车钟链等穿过水密舱壁时,应沿干舷甲板下表面敷设。

第3题:

某内河B级航区客船,船长48米,型深3.2米,吃水2.2米。因总布置设计的要求,取客舱相邻主横水密舱壁的间距为19.5米。试问内河船舶法规(含修改通报)和规范对横向舱壁间距有哪些限制性要求?本船相邻主横水密舱壁的间距是否符合相关要求?若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什么措施?


正确答案: 1、法规08修改通报从船的破损稳性方面,新增了对客船相邻主横水密舱壁的间距要求(祥见第3篇1.4.5.7计算公式);规范从船舶强度方面对横向舱壁间距有不大于6倍舱深的要求。
2、本船相邻主横水密舱壁的间距大于按法规公式的计算值。
3、应满足法规对破损稳性的有关要求;应采取加强措施以保证船舶横向强度。

第4题:

某2004年9月安防龙骨的船长为46米的内河客船,该船因布置较为困难,将围蔽的乘客舱室设于输油舱之上。问该设置是否可行?如可行,则该设置高度至少为多少的隔离空舱?


正确答案:可行,但需在期间设置一个高度至少为0.9m的隔离空舱即可。

第5题:

一艘300客内河客船在改建时,船厂将设置在前后客舱之中的水密横舱壁打通改为过道,并对相关船体横向结构予以补强。现场验船师应如何处理这样的改动情况?


正确答案: 1、改变客船的水密舱壁形式,影响不仅限于横向结构强度,还会降底客船的破损稳性标准。
2、应重新校核客船相邻主横舱壁的间距是否符合计算要求,若不能满足要求,应核算破损稳性。

第6题:

A.B级航区客船及J级航段的船舶,()在水密舱壁上开门。

  • A、可以
  • B、应该
  • C、不必
  • D、不应

正确答案:D

第7题:

验船师在审查某船长为20M的小型客船设计图纸时发现,其在设计分舱时,除机舱因布置机器的需要长度为4.2M外,其余主甲板下的水密舱壁间距均小于3.6M,分成若干小的水密舱室,按一舱破损不沉的原则计算,破损稳性计算合格。问这样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答案:不正确。按法规要求,若相临两主横舱壁的横向平面间距小于3.0M加船长的3%或11M(取小者),则只应将上述舱壁之一作为主横舱壁。

第8题:

某风景区新造一条客船,2012年3月1日安放龙骨,船长32.8米,型宽7.20米,型深1.70米,设计吃水0.9米,B级航区,总吨325,设计延续航行时间不超过0.5小时,载客600人,根据《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下述不应核定载客处所的是()

  • A、开敞的顶棚甲板
  • B、主甲板以下首尖舱内
  • C、由主甲板通往顶棚甲板的通道上
  • D、医务室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一艘船长为35.0米航行A级航区的客船,设置一根管子穿过防撞舱壁以处理首尖舱的液体,穿过防撞舱壁的管子,()设有在干舷甲板以上控制的截止阀。


正确答案:必须

第10题:

根据《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及2006年修改通报,船长为80米、载客300人的国内海上营运单体II级客船,其相邻两主横舱壁间的距离分别如下,请问哪些相邻两主横舱壁所分隔的相邻两主舱,在该船破损稳性计算中,应认为同时浸水。()

  • A、4米;
  • B、5米;
  • C、6米;
  • D、7米。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