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室、脑池及蛛网膜下隙显像?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脑室、脑池及蛛网膜下隙显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脑室显像:将放射性药物直接注入脑室,显示脑室大小、形态和脑脊液的通道,称为脑室显像。
(2)脑池显像:将放射性药物注入脊髓蛛网膜下隙,通过脑脊液的生理循环,显示脑池影像,称为脑池显像。
(3)蛛网膜下隙显像:药物注入脊髓蛛网膜下隙,显示蛛网膜下隙影像,则称为脊髓蛛网膜下隙显像。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关脑脊液间隙显像描述错误的是()

  • A、可分别进行脑池显像,脑室显像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
  • B、放射性显像剂引入脊髓蛛网膜下腔
  • C、常用的显像剂为99mTc-DTPA
  • D、脑池显像时脑室系统可显影
  • E、脑池显像目前仍是唯一直确诊交通性脑积水的方法

正确答案:D

第2题:

优维显370可用于脑室或脑池造影及蛛网膜下腔造影。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做核素脑池、脑室及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国内较常使用169Yb-DTPA做脑池、脑室及脊髓显像,一般用量为500~1000微居里,脑室显像需减半。169Yb-DTPA本身在体内残留甚微,但显像剂中如果混有游离169Yb则可与中枢神经组织结合,很难除去。因此使用该药前应按药典方法做质量检验、游离169Yb低于充许水平才准使用。但目前大多数单位已改用99mTc-DTPA使用方便。

第4题:

问答题
脊髓蛛网膜腔及脑池显像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将无刺激性和水溶性的放射性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或侧脑室,和脑脊液混合后,放射性药物沿着脑脊液循环的路径运行和吸收,利用核素显像仪器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体外显像可得到脊髓蛛网膜下腔、脑池、脑室的形态学图像。根据显像剂到达各部位的时间和消退的速率,可估价脑脊液生成、流动和吸收的速率,从而对该循环过程的正常与否作出判断。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关于脑脊液哪项不对()

  • A、成人总量约120~150ml
  • B、脑蛛网膜下隙约35~40ml
  • C、脑室约60--70ml
  • D、脊蛛网膜下隙约25~30ml
  • E、终池约10ml

正确答案:E

第6题:

有脑脊液的结构()

  • A、侧脑室
  • B、第三脑室
  • C、终池
  • D、蛛网膜下隙
  • E、硬膜外隙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何谓核素脑池、脑室及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


正确答案:1.将放射性药物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通过脑脊液的生理循环显示脑池影像,称为核素脑池显像。
2.将放射性药物直接注入脑室,显示脑室大小,形态及脑脊液通道,称为核素脑室显像。
3.将放射性药物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显示脊髓蛛网膜下腔的影像,称为核素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俗称核素脊髓显像。

第8题:

什么是脑室、脑池及蛛网膜下隙显像?


正确答案: (1)脑室显像:将放射性药物直接注入脑室,显示脑室大小、形态和脑脊液的通道,称为脑室显像。
(2)脑池显像:将放射性药物注入脊髓蛛网膜下隙,通过脑脊液的生理循环,显示脑池影像,称为脑池显像。
(3)蛛网膜下隙显像:药物注入脊髓蛛网膜下隙,显示蛛网膜下隙影像,则称为脊髓蛛网膜下隙显像。

第9题:

多选题
有脑脊液的结构()
A

侧脑室

B

第三脑室

C

终池

D

蛛网膜下隙

E

硬膜外隙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有关脑脊液间隙显像描述错误的是()
A

可分别进行脑池显像,脑室显像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

B

放射性显像剂引入脊髓蛛网膜下腔

C

常用的显像剂为99mTc-DTPA

D

脑池显像时脑室系统可显影

E

脑池显像目前仍是唯一直确诊交通性脑积水的方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脑池显像时脑室系统始终不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