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清朝在伊犁、吉林等地设立了()。

题目
单选题
为加强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清朝在伊犁、吉林等地设立了()。
A

将军

B

大臣

C

大使

D

督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关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时班超曾两度出使西域

B.唐政府在黑水地区建立黑水都督府

C.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D.清朝雍正时在西藏设驻藏大臣


正确答案:A
汉朝与西域(新疆)的关系:汉武帝时(前138年和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宣帝时(前60年),设西域都户,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进一步加强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故A项不正确。B、C、D项表述均正确。

第2题:

关于清朝对边疆的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B.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C.台湾在建省前归浙江省管辖
D.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

答案:C
解析:
早在康熙年间郑氏集团归顺后,清廷即在台湾设知府管辖,隶属于福建省。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将台湾从福建省析出升格设立台湾省,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由刘铭传出任台湾省首任巡抚。C项说法错误。本题答案选C。

第3题:

如何理解清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统治和行政管理得到了空前加强?


参考答案:清朝作为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确立了比较稳定和巩固的统治,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地方政权,把对边远地区的行政管理推向了深入。清统治者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管理的总方针是:“因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官”。这样既可以笼络少数民族贵族,又有利于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反映在政权组织与官吏设置形式上,与内地有所不同,这也正是清朝地方行政机构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4题:

关于清朝对边疆的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 B、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 C、台湾在建省前归浙江省管辖
  • D、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

正确答案:C

第5题:

关于清朝对边疆的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B.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
C.台湾在建省前归浙江省管辖
D.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盟旗制度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清朝,康熙年间(1684年)清廷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1885年,台湾建省。1895年,清政府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日本。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1949年,国民党当局退据台湾,1954年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造成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状况。台湾在建省前不归浙江省管辖。C项说法错误,但与题意相符,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第6题:

清朝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物的机关叫()。


参考答案:理藩院

第7题:

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  )。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答案:D
解析: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元代设立的“澎湖巡检司”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中书省是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

第8题:

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了( )。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黑龙江将军


正确答案:B

第9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西汉起,许多朝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
  • B、设西域都护——设立行省——设伊犁将军
  • C、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
  • D、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清朝在边疆设特别行政区,如在新疆设()

  • A、伊犁将军
  • B、驻藏大臣
  • C、驻疆大臣
  • D、热河都统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