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单选题来自口唇、颊肌和舌肌产生轻力作用于牙齿的阈值是()A 4小时B 6小时C 8小时D 10小时E 12小时
查看答案
问题:单选题以下不是序列拔牙适应证的是()A 严重的牙列拥挤B 无恒牙胚缺失C 双颌前突的患儿D 肌功能基本正常E 无明显牙颌面关系异常
问题:单选题以下是序列拔牙禁忌证的是()A 替牙期严重牙列拥挤B 无恒牙胚缺失C 肌功能基本正常D 明显的牙颌面关系异常E 磨牙为Ⅰ类关系
问题:单选题患者,男性,12岁,颅颌面矢状关系:磨牙关系完全近中,前牙反牙合,上颌发育不足位置后缩,凹面型。垂直关系:反覆牙合深,下颌平面平直,为低角。此患者前牵引治疗时,牵引钩的位置最好放在()A 切牙区B 尖牙区C 第一前磨牙区D 第二前磨牙区E 磨牙区
问题: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诉左下后牙自发性尖锐疼痛2天,伴夜间痛,冷刺激加剧,疼痛不能准确指出哪个牙齿,视诊示牙面见深龋痛,探(++),最可能的诊断是()A 可复性牙髓炎B 急性牙髓炎C 慢性牙髓炎D 牙髓坏死E 急性根尖周炎
问题:多选题低血钠症见于()A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者B反复使用速尿C慢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E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问题:多选题为了增加全冠的固位力,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修复体与预备体的接触面要密合B增大修复体与预备体的接触面积C窝洞的点线角清楚D备牙时增加预备体表面的粗糙度E设计箱状、针道等辅助固位形
问题:单选题正畸治疗中牙周组织损害的好发部位是()A 后牙及下颌前牙B 上颌中切牙C 上颌侧切牙D 上下颌前牙E 上下颌后牙
问题:单选题目前认为发挥最主要抗龋作用的氟防龋机制是()A 改变牙齿外形B 降低釉质溶解度C 恒定提供可溶性离子氟,促进再矿化D 抑制细菌生长E 抑制细菌的代谢
问题:单选题患者,女,15岁,口唇闭合时呈现口腔周围肌肉的高度紧张感,下颌颏部更为明显。上下颌牙列拥挤明显,牙弓狭窄,覆6mm,覆盖6mm,磨牙呈Ⅰ类咬合关系。ANB5.5°,FMA35°,UI-SN110.0°,IMPA85.5。最不应采用的矫治器为()A 活动矫治器B 垫矫治器C Herbst矫治器D ActivatorE 直丝弓矫治器
问题:单选题替牙牙合时期是指()A 2.5~4.0岁B 4.0~6.0岁C 6.0~7.0岁D 8.0~9.0岁E 6.0~12.0岁
问题:单选题综合性正畸治疗是指()A 通过牙齿移动,为其他牙病的控制和恢复口腔功能的治疗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B 对非骨性或者仅有轻度骨性错牙合畸形的健康成年人牙列进行的全面的正畸治疗C 对成年人严重发育性或外伤性骨性牙颌面畸形,采用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的方法对其进行矫治D 维持正常牙弓长度的保隙、助萌、阻萌,维护正常口腔建牙合环境,去除牙合干扰,矫治异常的唇、舌系带,以及刺激牙颌发育的咀嚼训练等E 破除各种口腔的不良习惯、治疗早期错牙合,以重建正常的发育
问题:单选题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A 钢丝长度越长,力量越小B 钢丝越粗,力量越大C 钢丝挠曲度越大,力量越大D 同样大的力量粗丝比细丝挠曲度大E 细丝对错位牙的移动比粗丝有利
问题:单选题牙拔除术的适应证是相对的,对于患有相同疾病的牙必须具体分析后决定是否拔除患有龋病的牙,其治疗方案首选牙拔除术的是()A 患有深龋的上颌前牙B 患有深龋的上颌双尖牙C 患有深龋的上颌第一、第二磨牙D 患有深龋的上颌第三磨牙E 以上所有情况
问题:单选题下列不符合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是()A P波规则出现B QRS波群规则出现C PR间期不固定D 心室律快于心房律E 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问题:单选题患者,女,28岁,四个第一磨牙远中尖对尖关系,前牙Ⅲ°深覆,Ⅱ°深覆盖,下切牙咬在上牙腭侧龈组织,上下前牙有散在间隙,面中1/3轻度前突,面下1/3较短。 对此患者可以配合使用()A 上颌斜面导板B 上颌平面导板C 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D 下颌平面导板E 舌习惯矫治器
问题:单选题女,57岁,主诉:牙龈反复肿痛2个月。检查:多数牙的牙龈肥大增生,牙周溢脓,牙齿松动、移位,全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若此病人已排除糖尿病与牙龈增生、肥大的原因最相关的是长期服用()A 消心痛B 硝基吡啶C 消炎痛D 苯妥类钠E 环霉菌素
问题:单选题口外弓-肌激动器矫治器中口外弓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上颌骨发育B 抑制上颌骨发育C 促进下颌骨发育D 抑制下颌骨发育E 使上前牙唇倾
问题:单选题可能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的先天因素不包括()A 羊水压力异常B 分娩创伤C 胎儿面部受压D 分娩方式E 脐带缠绕
问题:单选题下列组织哪些不能作为支抗组织()A 口唇肌B 硬腭C 软腭D 颈部E 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