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全长18km,合同段包含大桥3座,涵洞及通道12个,路堤填筑均为土方,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

题目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全长18km,合同段包含大桥3座,涵洞及通道12个,路堤填筑均为土方,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进场后,项目部精心组织施工,认真履行合同。完工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分别提出了交工、竣工验收要求。 (1)公路工程交工、竣工验收的依据是什么? (2)公路工程交工验收的范围是什么? (3)公路工程竣工验收的范围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一高速公路标段长10km,路段包含一座大桥和一个互通式立交,涵洞通道18个,路基土方均为路堤填筑。承包人进场后,项目部明确了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的施工成本核算内容,制订了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
(1)项目部制定的施工成本核算内容有哪些内容
(2)请说明项目部制定的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答案:
解析:
(1)施工成本核算的内容有:
①人工费的核算
②材料费核算
③机械使用费的核算
④其他直接费的核算
⑤间接费用的核算
(2)项目部制订的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包括:
1)进行合同交底,使项目经理部全面了解投标报价、合同谈判、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情况。
2)项目经理部应认真研读合同文件,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合同协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进行精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变更的项目,可能上涨的材料单价等进行预测,对项目的成本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3)企业根据项目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材料的市场单价以及项目的资源配置编制并下达标后预算;项目经理部根据标后预算核定的成本控制指标,预测项目的阶段性目标,编制项目的成本计划,并将成本控制指标和成本控制责任分解到部门班组和个人,做到每个部门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
4)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
5)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又一个关键。
6)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7)降低材料成本。
8)提高机械利用率。

第2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35.5km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施工中有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单位采用路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前,项目部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或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事件二: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
(1)确定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
(2)纵缝的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层的施工应该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3)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前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前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问题: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除了事件一提及的方法外,还有哪种方法
2.事件一中,为计算相关材料用量和堆放距离,需要根据哪些资料来计算
3.逐条改正事件二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中错误之处。
4.写出背景中的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拌和与整形工序应配置的施工机械。
5.指出图中A的名称,通常适合设置在哪些地段


答案:
解析:
1.还有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或者厂拌法)。
2.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
3.(1)水泥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2)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得斜接;(3)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4.干拌应配置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湿拌应配备洒水车和稳定土拌和机。整形应配置平地机。
5.边沟。边沟通常设置在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

第3题:

1.背景材料:某一高速公路标段长10km,路段包含一座大桥和一个互通式立交,涵洞通道18 个,路基土方均为路堤填筑。承包人进场后,项目部明确了对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的施工成本核算内容,制订了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2.问题:
(1)项目部制订的施工成本核算的内容有哪些内容?
(2)请说明项目部制订的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答案:
解析:
(1)施工成本核算的内容有:
① 人工费的核算。
② 材料费核算。
③ 机械使用费的核算。
④ 其他直接费的核算。
⑤ 间接费用的核算。
(2)项目部制订的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包括:
① 进行合同交底,使项目经理部全面了解投标报价、合同谈判、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情况。
② 项目经理部应认真研读合同文件,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合同协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进行精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变更的项目、可能上涨的材料单价等进行预测,对项目的成本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③ 企业根据项目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材料的市场单价以及项目的资源配置编制并下达标后预算;项目经理部根据标后预算核定的成本控制指标,预测项目的阶段性目标,编制项目的成本计划,并将成本控制指标和成本控制责任分解到部门班组和个人,做到每个部门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
④ 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
⑤ 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落实技术组织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以技术优势来取得经济效益,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又一个关键。
⑥ 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⑦ 降低材料成本。
⑧ 提高机械利用率。

第4题: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因B合同段承包人运输材料的道路被当地人挖断,为此业主指示A合同段承包人将A合同段靠近B合同侧面的5km路段提前两个月于7月30日完工并交付B合同段运输材料使用。但A合同段至8月20日才完,比指示日期延误了20d,使B合同段的工期也延误了15d。因此,B合同段向A合同段承包人提出索赔要求。又由于B合同段运输材料,使A合同段的5km路面发生严重破坏,为此,A合同段承包人向B合同段承包人提出索赔要求。
【问题】而B合同段认为是A合同段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不承担赔偿责任。[问题]你对上述事情有何看法?


答案:
解析:
1、靠近B合同段的5km路段提前两个月完工,应按工程变更处理[属51.1条(5)改变了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业主不能下指示,应由监理工程师指令承包人进行,并应按此变更。而增加的额外费用加到期中支付证书中。2、工程完工后,应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而该段工程未到交工验收时间,业主提前使用,因此而造成的损失或损害由业主承担。3、A承包人没按业主提前两个月完工,并未违反合同规定,因此不算违约。4、B合同段与A合同段双方没有合同关系,因此B不能向A索赔。其原因均因业主未征用也未办临时占用手续,使B合同段材料无法运进现场。所以,B合同段应向业主要求索赔。5、同样,A合同段也不能向B合同段索赔,此项责任均由业主承担。6、B合同段可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延期,由监理工程师按延期程序批准。

第5题: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因B合同段运输路面材料的道路被当地村民挖断,为了工期不延误,材料只能从A合同快完工的一段路上运进B合同段材料。为此,业主召开两合同段开会,要求A合同段调整施工安排,于7月30日前完成该段施工。8月1日起,B合同段从该段路运进材料。A合同段至8月20日才完成该路段施工,致使B合同段工期延误,A合同段该段路在交工后缺陷期未满已发生破坏。
【问题】2、B合同段工期延误由谁负责,B合同段是否可以获得延期或索赔,为什么?


答案:
解析:
2、B合同段工期延误不是该承包商原因造成的,可以获得延期,并且业主提供的运输通道受到破坏,改变的通道又未及时提供,延误是因为业主应负责的情况所造成的。所以,B合同可以要求索赔。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0km的平原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全线均为填方路堤,平均填方高度为2~4m,填方边坡坡面未做坡面防护处理。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部分摘录如表2所示。
表2合同清单单价表

问题:
1.写出图中8cm×12cm×100cm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和作用。
2.写出图中排除路面表面水至路基范围之外的途径。
3.计算M7.5浆砌片石加固土路肩的合同清单总价。
4.简述施工中的材料费控制的途径。


答案:
解析:
1.8cm×12cm×100cm预制块构筑物的名称是拦水带。其作用是;汇集路面表面水,然后通过泄水口和急流槽排离路堤,保护边坡坡面不受路面表面水流冲刷。 2.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同路肩铺面(或者路肩和部分路面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在适当长度内(20~50cm)设置泄水口配合急流槽将路面积水排于路基之外。
3.加固土路肩的横截面面积:[75+(75+30×1.5)] × 30/2=2925(cm2);
加固土路肩的合同清单总价:2925/10000×2×68000×215=8552700(元)。
4.对材料成本控制的途径:(1)以预算价格来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2)对材料的数量控制。

第7题: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因B合同段运输路面材料的道路被当地村民挖断,为了工期不延误,材料只能从A合同快完工的一段路上运进B合同段材料。为此,业主召开两合同段开会,要求A合同段调整施工安排,于7月30日前完成该段施工。8月1日起,B合同段从该段路运进材料。A合同段至8月20日才完成该路段施工,致使B合同段工期延误,A合同段该段路在交工后缺陷期未满已发生破坏。
【问题】3、A合同段该段路被损坏应由谁负责,由谁维修?


答案:
解析:
3、A合同段该段路未经验收,提前使用,表示业主已接受并批准工程。业主应按合同规定承担此类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承包商也应履行缺陷责任期义务、负责维修该段损坏路段,但维修费用由业主承担。

第8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11+700~K14+3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部分路段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了路堤填筑,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
【问题】
1.施工单位对强度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土的处理是否妥当?为什么?
2.从提供的背景材料中分析引起部分边坡坍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施工单位对强度不符合要求的地基土的处理不妥当。
理由: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并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
2.引起部分边坡坍塌的原因可能是
①原地基处理不当;
②地面横坡陡于1:5时,原地基没有进行挖台阶处理。

第9题: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阶段,因B合同段运输路面材料的道路被当地村民挖断,为了工期不延误,材料只能从A合同快完工的一段路上运进B合同段材料。为此,业主召开两合同段开会,要求A合同段调整施工安排,于7月30日前完成该段施工。8月1日起,B合同段从该段路运进材料。A合同段至8月20日才完成该路段施工,致使B合同段工期延误,A合同段该段路在交工后缺陷期未满已发生破坏。
【问题】1、业主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业主做法不符合合同规定。1)调整施工安排即改变了工程已规定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是属“工程变更”,只有通过监理工程师才能作出变更工程的指示。2)工程完工后应通过完工(或竣工)验收,才能交付使用。而A合同段该段路完成施工后未经授权提前使用

第10题:

路涵过渡段施工中,涵洞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进行,与相邻路堤()。涵洞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0m时,不得采用大型机械进行碾压。假如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应在2h小时内使用完。


正确答案:对称;同步施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