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派报刊大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两派报刊大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双方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新民丛报》否认民族压迫,梁启超认为:举国人民已经平等,没有享特权的人;《民报》则认为,满族统治者对汉民族和其他民族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清王朝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守土长官”,所以,要想救国就必须进行民族革命。
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新民丛报》认为,中国民众素质低下,还不具备共和国公民的资格,因此只能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民报》则主张在进行“种族革命”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革命”,主张废除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国,他们相信“我国民必能有民权立宪之能力”。
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新民丛报》认为,中国不存在土地贫富不均的现象,没有必要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国有对农业生产不利;《民报》认为,中国确实存在“豪右”和“细民”的差别,只有实行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生产才能发展,发生问题才能解决。
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新民丛报》认为,革命是暴烈的行为,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帝国主义乘虚而入,中国就会被瓜分;《民报》则认为,革命只是推翻清朝政府,并不排外,因此不会引起社会动乱和帝国主义干涉,不仅如此,还会将中国从被招致瓜分的危机中挽救出来。如果不革命,中国越来越弱,才会招致瓜分。
这场论战中,《民报》获胜,《新民丛报》失败,其原因是:
第一,20世纪初期,革命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第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论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说什么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等等,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第三,《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指挥,参与论战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革命家,攻势迅猛凌厉;而《新民丛报》一方应战者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就感到招架不住了。
《民报》对《新民丛报》的宣战,使改良派的言论阵地受到致命的冲击。在《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之始,其他地区的革命派也与当地的改良派形成对垒之势,展开论战。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
(一)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第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在革命、保皇这个重大的问题上,革命派报刊占了上风,预示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二)这次论战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功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的斗争,也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
(三)和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的宣传相比,它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读论战,成文深入人心,使人民想念清王朝一定能够被推翻,民主共和一定能够实现。
(四)通过两派报刊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许多原来支持改良派的人也转变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
(五)同时通过论战还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论战还促进了革命报刊的发展……
(六)政论文特别是其中的驳论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27-1937年发生了有关()、()和()的三大论战。


参考答案: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分期;中国农村性质

第2题:

中共八大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1956年9月15—2十日,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八大基本任务是总结党的七大以来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3)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①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正确的指导方针:
①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②在政治建设上,大会要求:继续加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继续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建立健全的法制.
③在执政党建设上,大会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5)陈云在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并为大会所采纳写入决议,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①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②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③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6)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
(7)八大后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新思想,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把这称作“新经济政策”.
(8)八大的意义
①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②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第3题:

“两缺口分析”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内容:“两缺口分析”是由钱纳里和斯特劳特在1966年发表的论文“外援与经济发展”中提出来的。它主要从经济理论上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引进外部资源的重要性。两缺口分析的基本观点认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么存在着储蓄缺口,从而无法满足投资需求,要么存在着外汇缺口,不能为进口急需的资本品和中间商品提供资金。为了便于分析,他们假定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在数量上是不相等的,而且它们互相独立,即储蓄和外汇不能相互替代。

意义:
(一)“两缺口分析”的理论意义:
1) “两缺口分析” 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积极地利用外部资源是克服储蓄和外汇约束、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2) “两缺口分析”说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计划的必要性和政府调节的重要性。
3) “两缺口分析”揭示了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二)“两缺口分析”的政策意义
1) 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2) 国家应调节引进外资的活动,制定相应的引进外资计划
3)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节外资的流向、结构,以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
4) 应当尽快进行经济改革,改变现有的经济结构。


第4题:

PC的内容是什么意义?控制字是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程序计数器的内容是下一条指令所在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控制字是一个二进制数,其各位代表各个电路的逻辑状态:通或断。

第5题:

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自己工作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断时,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个体对成败原因的推断可归纳为三个维度和四项因素:三个维度是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四项因素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同,教师应了解学生对成败的归因方式,并依据归因理论的规律,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积极的影响。在传授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形成“努力归因”,即恰当的努力可以导致成功。

第6题:

《论十大关系》发表的历史背景、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发表的背景
①1956年1月毛泽东主持制定《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②1956年1月党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
③1956年2-4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先后听取国务院34个部门工作汇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 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思想成果就是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④毛泽东先后在1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2)主要内容:
①总结中国经济建设初步经验,借鉴苏联建设经验教训,系统地阐述了十大关系,指出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成为中共八大指导思想.
②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若干新方针,基本精神是要在着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并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
③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肃反中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
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的方针.
(3)伟大意义.
①《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②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第7题:

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文学的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8题:

英国政党报刊主要特点是()

A. 政党色彩

B. 论战气味

C. 党同伐异

D. 利润丰厚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两派报刊大论战的内容、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双方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新民丛报》否认民族压迫,梁启超认为:举国人民已经平等,没有享特权的人;《民报》则认为,满族统治者对汉民族和其他民族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清王朝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守土长官”,所以,要想救国就必须进行民族革命。
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新民丛报》认为,中国民众素质低下,还不具备共和国公民的资格,因此只能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或开明专制;《民报》则主张在进行“种族革命”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革命”,主张废除君主,建立民主共和国,他们相信“我国民必能有民权立宪之能力”。
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新民丛报》认为,中国不存在土地贫富不均的现象,没有必要平均地权,实行土地国有对农业生产不利;《民报》认为,中国确实存在“豪右”和“细民”的差别,只有实行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生产才能发展,发生问题才能解决。
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新民丛报》认为,革命是暴烈的行为,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帝国主义乘虚而入,中国就会被瓜分;《民报》则认为,革命只是推翻清朝政府,并不排外,因此不会引起社会动乱和帝国主义干涉,不仅如此,还会将中国从被招致瓜分的危机中挽救出来。如果不革命,中国越来越弱,才会招致瓜分。
这场论战中,《民报》获胜,《新民丛报》失败,其原因是:
第一,20世纪初期,革命反映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第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列举清朝政论的腐败、立宪的虚伪等读者看得见的事实,结论是只有推翻政府才能救中国,令人信服;《新民丛报》说什么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动乱,必然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等等,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第三,《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指挥,参与论战的是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革命家,攻势迅猛凌厉;而《新民丛报》一方应战者只有梁启超一人,尽管他是驰骋文坛的老将,但毕竟势单力薄,交战几个回合就感到招架不住了。《民报》对《新民丛报》的宣战,使改良派的言论阵地受到致命的冲击。在《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之始,其他地区的革命派也与当地的改良派形成对垒之势,展开论战。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
(一)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第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在革命、保皇这个重大的问题上,革命派报刊占了上风,预示着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二)这次论战是革命阵营与反革命功阵营、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与半封建半殖民地道路的斗争,也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斗争。
(三)和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的宣传相比,它是一场更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读论战,成文深入人心,使人民想念清王朝一定能够被推翻,民主共和一定能够实现。
(四)通过两派报刊论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许多原来支持改良派的人也转变立场,纷纷退出保皇会而加入同盟会。
(五)同时通过论战还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论战还促进了革命报刊的发展。
(六)政论文特别是其中的驳论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第10题:

二大的内容及其及其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1)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首先对国情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
(2)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最低纲领):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最低纲领,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不可超越的一个阶段。
(3)意义: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近代以来的中国民主民族革命,长期没有明确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解决分清敌友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仅一年,就基本解决了这一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