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袁枚“性灵说”的理论内涵。

题目
问答题
论述袁枚“性灵说”的理论内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诗论方面袁枚主张“性灵”说。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派主要活动在()。性灵说是对明代公安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正确答案:乾隆年间

第3题:

试述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说的提出背景、理论内涵和意义。
明中叶文坛,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文学上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片面强调摹拟古人,把文学创作引上复古的歧途,危害甚大。稍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更把复古拟古推向高潮,严守古格古律,使诗歌创作模拟倾向更为严重。为了抨击七子派的复古之风,公安派的中坚人物袁宏道提出了‚独抒性灵‛的口号。他在给他的弟弟中道(字小修)的诗集写序时说道:‚(小修)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提出了文学批评史上所称的‚性灵‛说。所谓‚独抒性灵‛就是‚从自己胸臆流出‛的真感情的抒发。袁宏道说的‚性灵‛,是排除了‚理‛(思想)的感情活动,是下意识的直觉。唯一的规定就是‚真‛,真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物真则贵,文亦如此。它与李贽的"童心说"极为接近。这种观点的提出对复古派的模拟风气当然是一打击。出于这一认识,他认为当代(指他所在的明代的当时)诗文不可能传世,而那些闾阎妇人孺子所唱的民歌《擘破玉》、《打草竿》之类,由于是‚真人‛所唱之‚真声‛,或可流传,这就肯定了民歌的价值。

第4题:

论述袁枚“性灵说”的理论内涵。


正确答案: (1)“性灵说”是袁枚诗歌理论的核心,是他在《随园诗话》中提出的重要理论。
(2)“性灵”一词的含义大致包括两个方面:性情和灵机。
(3)袁枚所谓性情泛指人的各种情,但在人的各种情中,他更强调男女之情,似乎描写男女欢爱之情更适合于他的所谓性情,只要从诗人自身出发,写出个人真情实感,就是佳作。
(4)所谓灵机,含义有二:其一,就诗人创作主体来说,是指天分、灵思,即诗人感受和把握现实世界形象特征的禀赋和敏悟;袁枚论诗虽特别重视天分才性,但并不否定读书积学的重要性,要求读书时要“有人”而“无我”,广泛吸取前人创作经验,以充实、丰富自己;作诗时就要“有我”而“无人”,独抒性灵,体现出个人的精神风貌。其二,就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来说,是指天籁,即兴到自成、作品中显现出来的灵气飞动、生机盎然的美学特征。袁枚认为,诗歌虽出自诗人,却非出自人力,而是天地元音,故其特征以“自然”为首,另有“意新,味鲜,趣真,出色”四个特点。在具体创作上则要求“即景成趣”,天籁与人巧结合。
(5)袁枚的性灵说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的“性灵说”的诗学思想,对明清浪漫主义创作风格提供了新的理论。

第5题: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说,与沈德潜的()、翁方纲的肌理说相抗衡。


正确答案:格调说

第6题:

(袁枚的)性灵说


正确答案: 袁枚灵性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
(1)袁枚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符合自然本性就是真,从真出发,真可以不合正统道德,它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性灵说就是要表现真人的真性情。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也是袁枚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从真的诗学观出发,袁枚反对沈德潜人伦日用的正统诗学观。
(2)男女之情也是袁枚性灵说的重要内容。诗表现男女之情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因此,他为艳情诗进行辩护。
(3)诗歌在艺术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这是性灵说的另一方面的内容。袁枚的变主张在学古中求变,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艺术表现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所以袁枚反对推尊某一种格调。
(4)性灵说在审美上主张风趣。王土禛推崇的超脱情怀,沈德潜强调的人伦日用,表现在诗格中都具有庄肃的特征,而袁枚性灵说的风趣则与庄肃相对,具有轻松、活泼、诙谐的特点。风趣是诗人摆脱了庄严的道德政治面到了孔之后的轻松活泼的个性的活脱脱的表现,它来自诗人的真性灵。

第7题:

简述清人袁枚的性灵说与明代公安派的联系。


正确答案: 袁枚论诗近承公安派,接过他们的性灵大旗,抒写个人情性,尤其是男女之情。这是对晚明公安派个性解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相比明公安派,袁既有具体系统的理论,又有创作实践。

第8题:

袁枚性灵说的内容是什么?他的性灵说与公安派性灵说有什么不同?
袁枚灵性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
(1)袁枚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符合自然本性就是真,从真出发,他说:‚得千百伪濂、洛、关、闽,不如得一二白傅、樊川。‛真可以不合正统道德,它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性灵说就是要表现真人的真性情。‚尝谓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也是袁枚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从真的诗学观出发,袁枚反对沈德潜人伦日用的正统诗学观。
(2)男女之情也是袁枚性灵说的重要内容。他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情所最先,莫如男女。‛因而诗表现男女之情是必然的,天经地义的。因此,他为艳情诗进行辩护。
(3)诗歌在艺术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这是性灵说的另一方面的内容。袁枚的变与公安派的变不同。公安派主张变,但不注意继承传统,袁枚则主张在学古中求变,在继承传统中求创新。艺术表现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所以袁枚反对推尊某一种格调。
(4)性灵说在审美上主张风趣。王土禛推崇的超脱情怀,沈德潜强调的人伦日用,表现在诗格中都具有庄肃的特征,而袁枚性灵说的风趣则与庄肃相对,具有轻松、活泼、诙谐的特点。风趣是诗人摆脱了庄严的道德政治面到了孔之后的轻松活泼的个性的活脱脱的表现。风趣在审美表现上则要求‚灵机‛、‚笔性灵‛,即用一种灵活机巧的方式来突现轻松活泼的性灵。袁枚认为这要靠天分才能做到,它来自诗人的真性灵。
袁枚的‚性灵‛说与袁宏道等公安派‚性灵‛说名称相同,在内涵上也有其相同之处:他们都提倡诗歌要抒发真人的真性灵。袁枚主张把真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也把真当作他的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他说:‚千古文章传真不传伪‛。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也是主张性灵,主张作家要有童心,也即是真心,‚物真则贵‛,文亦如此,真是诗文的最高价值标准。但是,袁枚从‚真性情‛的主张出发,认为男女之情也是一种真性情,所以诗歌可以表现而且必然要表现男女之情,所以他为诗歌史上的艳情诗进行了辩护。公安派虽也肯定民间情歌,但对艳情诗似乎未加以肯定。其次,袁枚的‚性灵‛说还主张诗歌要变,要有创造性,这与公安排诗歌要变的主张也有相同之处。但是袁枚主张在学古中求变,在继承中求创新。公安派主张变却不注意、甚至反对学古,忽视继承传统。

第9题:

袁枚倡导“性灵”说,沈德潜倡导“()”说。


正确答案:肌理

第10题:

袁枚的诗歌理论主张是()

  • A、神韵说
  • B、肌理说
  • C、格调说
  • D、性灵说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