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建安诗歌的艺术特征。

题目
问答题
试述建安诗歌的艺术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建安诗歌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 建安风骨: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
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第2题:

论述“电视诗歌”的艺术特征及表现。


正确答案: 1.电视诗歌具有联想的最大自由性想象可以自由的驰骋,较多的运用隐喻、象征、烘托等艺术手法,以便更形象的反应社会生活和抒发真挚的情感。
2.画面具有独特的意境美。
3.各种艺术手段的多轨组合。

第3题:

试述《诗经•小雅•采薇》诗歌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首先是起兴手法的运用,前三章皆以“采薇”发端,从“薇亦作止”、“薇亦柔止”到“薇亦刚止”,暗含着一种时间的推移,表现了士兵连年征战,归期遥遥的内心忧伤。其次是复叠手法的大量运用,这首诗歌既有句式上的重叠,如前三章的前四句,更有大量词语的重叠,即叠词的运用。本诗共有七组叠词,如“烈烈”表现内心的忧思,“业业”“骙骙”、“翼翼”等形容军容之盛大,“依依”描绘杨柳姿态之袅娜,“霏霏”摹写雪花之飞舞,可谓形神兼备,富于表现力。第三,末章前四句将写景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尤为后人称道。这四句诗表现士兵离家远征的忧伤和有幸归来的喜悦,但诗中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表现了士兵内心中的复杂情感。第四,反衬手法的使用。第五,相反相成之对偶。这四句诗,不仅在意思上前后相对,而且在句式上也是前后相对,且对偶匀称,这应当也是这四句诗为人所称道的一个原因。

第4题:

简述原始诗歌的艺术特征 。


正确答案: (1)集体性、口头性、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2)直接再现生活,自然,坦白直率
(3)语言简朴、节奏流畅
(4)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第5题:

试述白居易界定诗歌的内涵及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 白居易在强调诗歌的内容政治性的基础上,界定了诗歌的内涵,指出了诗歌的艺术特点: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和真实性。   
“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因为圣人感动人的心灵,天下才处于和谐平静之中,感动心灵的东西,没有比感情更重要,没有比语言更早,没有比声音更亲切,没有比思想更深刻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白居易提示了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用果木的成长作比喻,意思为情为诗之根,言为诗之苗,声为诗之花,义为诗之实。   
诗歌的这个定义,实际上是要求诗歌根植于现实生活,运用质朴易喻、音韵和谐的语言,对过兴比的艺术手法,真实地表现民情,补察时政利害得失,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特征。
诗歌的艺术特征:   
(1)情感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为先人“六义”里饱含作者充沛的情感,也即真实的民情。“根情”诗歌创作的根本就是情,文学也是作家情感的表现。   
(2)形象性、音乐性和真实性:
①作家的真实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把政治思想寓于形象之中,配上五音,因为声音有韵律,使诗歌具有音乐性,才易于被人接受。
②白居易推崇前人的作品,不仅在于他们深刻的思想,而且为了表达深刻思想,而运用大量形象,具有形象性。   
(3)白居易尤为重视真空性,论诗中强调,诗人对所咏之事,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把爱憎感情注入其中,文章中“美刺”就是要求作者对事物褒贬之间有鲜明的感情倾向。

第6题:

试述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多面性。  


正确答案: 陆游的诗歌诸体皆备,不论是古体诗,还是律诗、绝句,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艺术风格多样。
⑴古体气势磅礴。陆游是一位具有战士情怀的诗人。其古体诗多豪壮语,喜言征伐事,颇有老杜诗的雄浑气势,又吸收岑参的语奇体峻,写得豪迈坚挺。诗作素无长篇,也不采用一韵到底的习见方式,而是转韵较多,又摆脱固定的句法,使用杂言的形式,顿挫跌宕,跳跃律动,自具一种苍莽之感。
⑵七律悲壮慷慨。陆游于律诗致力最勤,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他的七律感时伤世,无不悲愤激昂,且对仗工整而自然圆转;很少运用僻典,主要力量安排在中间的四句,通常是景一联,情一联,于景联多有佳句。
⑶七绝清新秀逸。陆游晚年写了大量清新秀逸的闲适诗。他的绝句小诗,以七言为主,善于咀嚼日常生活里的隽永滋味,领会当前景物的曲折情况,写得清新细腻、简练自然,极有丰神远味,而且明白如话。此外,他还更多地发挥宋人好议论的特点,在绝句诗里抒发感慨,用平易流畅的语言表达爱国思想,言简意深,带有散文化特征。

第7题:

试述李商隐诗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李商隐是中晚唐之际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直接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他一生关注现实,故其诗中有百首是触及社会现实的政治诗,对当时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均有反映,并大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如他的长篇政治诗《行次西郊一百韵》描写了农村凋敝残破、民不聊生的景象,追溯了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历史变化,反映了极其广阔的社会历史内容,夹叙夹议,气势磅礴,兼有政论和史诗的特色。
二是抒写各种复杂思想的咏怀诗。李商隐诗中为数最多的是抒写各种复杂思想的咏怀诗。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一生沉沦下僚,徒有壮志,怀才不遇,以及消极颓唐之情,复杂而又强烈,往往见于笔端。
三是爱情诗。李商隐是唐代抒写爱情的能手,爱情诗在其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极富特色,其中一部分是写其妻子王氏的。此外,还写了不少追求、怀恋其他女子的诗作,多以《无题》标示。
其艺术特色有:
一是构思缜密,情致深蕴,是李商隐诗歌的主要特色之一。他的诗无论感时、抒怀,还是言情、咏物,无不透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同时又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力避平直之语。
二是长于用典,精工贴切,是李商隐诗的又一重要特色。李商隐是唐代诗人中用典最多的一个,也是运用得极为精彩的一个。
三是锤炼字词,工于造语。李商隐的诗语言凝练而丰富。他不但注重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而且也重视对成语典故、民谚方言的敷色加工,使诗歌语言造境新颖,蕴涵丰富。
四是李商隐诗秾丽而时带浓郁,摇曳而不失厚重,丰富深厚的思想内容与曲折见意的表现形式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形成了“深情绵邈”、典丽精工的独特风格,以其意蕴的深婉、词采的精美和朦胧的美学追求,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古典诗歌的发展,为后世词、曲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8题:

试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他对诗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运用丰富多采的艺术技巧,表现包罗万象的题材内容,达到了珠联璧合、完美无缺的境界。具体如下所述:
第一、叙事诗妙用赋笔,舒卷随心,艺术效果强烈、显著。①对话和细节描写,远超前人赋笔技巧,提高了赋笔表现功能,增强了反映现实的深度,揭示生活的本质。②将爱憎和评判寓于客观叙述、描写之中,诗人的感情倾向凭着冷静描述流露出来。③将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第二、杜诗各体皆备,众体皆工,律诗新变,成就卓著。杜甫在律诗方面有开拓之功,数量在全部创作的二分之一以上,尤其是七律,在唐代独树一帜,实现了创新,独到之处主要有:①在表情达意上,加大了议论成分;②在严整的格律之内,运用抑扬交错、虚实对照、动静互衬、疏密相间的技法,充分体现了艺术辩证法;③自创七言拗律,即在诗语声调平仄的组合上,打破固定的匀称音节格式,成为一种特殊的格律。
第三、丰富多采的诗歌语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具体表现为:①语言鲜明精当,具有高度概括力;②遣词造句,生动形象,色彩斑斓,富有表现力。③融会口语、俗语入诗,明白晓畅,通俗自然。
第四、充分吸纳前人创作经验,熔铸自家厚重深邃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第9题:

试述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⑴“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苏轼才气横溢、文思如潮,以散文句式入诗,翻新出奇,这其实是以才气为诗的重要表征。体现为善于用一连串想象丰富的比喻来表达生动丰富的想象力,使物无隐形,本相毕现;此外,凭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将日常生活里的许多平凡事物写得富有新意,引人入胜。
⑵以才学为诗是苏诗的另一特色,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苏轼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寓哲理于意象,以理趣见胜,耐人咀嚼。
⑶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风格多样,既有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又有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体现出一种高风绝尘的潇洒韵致和审美境界,在宋代即被称为“东坡体”,成为宋诗的一种风格范式。

第10题:

试述杜甫诗歌的美学特征?


正确答案: 沉郁顿挫是杜甫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也成为杜诗美学风格特征的定评。
(1)雄阔苍劲之美
(2)厚重沉实之美
(3)跌宕回旋之美
(4)细腻传神之美
(5)老成凝练之美(指杜甫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