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安诗歌的特征。

题目
问答题
论述建安诗歌的特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
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建安风骨”内涵:
(1)政治理想的高扬:
①慷慨
②悲风
(2)人生苦短的感叹:
①单纯的哀叹
②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
③努力突破天命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3)强烈的个性表现:
①风貌
②诗体
③语言
(4)浓郁的悲剧色彩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


正确答案: 刘师培将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清峻、通侻、骋次、华靡。
1、清峻:鞍马生涯中的文学,不容斟酌,且杂有刑名之用,具有用语简捷,词气严峻,文风简捷的特点。
2、通脱:即随便之意,指不傍经典,直抒已怀的文风特点。
3、骋词:即所谓文章气势壮大。文人作文,无不畅所欲言,力求表现自我,注重文章的思想逻辑与艺术表达力,故词壮气盛,突破了汉文的拘谨典重。
4、华靡:即文风华丽。这是文学的艺术个性与本质强化的重要表现。
5、归纳起来说,就是要求诗文创作要情感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健美有力。

第2题:

试述建安诗歌的艺术特征。


正确答案: 建安风骨: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
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第3题:

建安诗歌带有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形成了“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以曹植、阮籍诗歌创作为例论述建安与正始诗歌的异同。


正确答案: 相同点:创作背景都处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文人饱受战乱之苦;诗歌题材都有对人生苦短、个人境遇的感慨;情感基调都带有悲剧色彩;都以五言诗为主。
不同点:建安诗歌多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正始诗歌多抒写个人忧愤;正始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风格上建安诗歌慷慨悲壮,正始诗歌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分析:曹植前期的诗歌歌唱理想和抱负,洋溢乐观、浪漫的情调;后期的诗歌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总的来说,建安诗歌注重描写民生疾苦。而阮籍诗歌常借比兴、象征的手法表达个人的感情、寄托怀抱,表达其追求自然,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第5题:

钟嵘从建安到刘宋时期的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历史作了具体论述,认为建安、太康、元嘉三个时期是高峰,并各以曹植、陆机、谢灵运三人为代表,尤其推崇建安诗歌,称之为“()”。


正确答案:建安风力

第6题:

“建安诗歌”因为其鲜明的特点而被称为什么?()

  • A、建安诗骨
  • B、建安风韵
  • C、建安之音
  • D、建安风骨

正确答案:D

第7题:

论述“电视诗歌”的艺术特征及表现。


正确答案: 1.电视诗歌具有联想的最大自由性想象可以自由的驰骋,较多的运用隐喻、象征、烘托等艺术手法,以便更形象的反应社会生活和抒发真挚的情感。
2.画面具有独特的意境美。
3.各种艺术手段的多轨组合。

第8题:

《毛诗序》论述了怎样的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这说明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情和志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诗歌既可以反映出人的思想认识,又表现出人的感情色彩。后人把情志分途,言志,缘情分立,与《毛诗序》大相径庭。

第9题:

论述严羽的诗歌审美特征论。


正确答案: (1)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别材别趣”说,作为他的诗歌审美特征论,体现了他对诗歌的特殊规律和审美特征的自觉探索,对纠正当时诗坛流弊起到了重要作用。
(2)“材”即诗歌题材,“别材”即是说诗歌创作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定,即:吟咏情性。反对以知识学问为具体内容和表现对象,反对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气。他认为只有吟咏情性的诗歌,才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效果。
(3)“趣”指艺术旨趣,“别趣”即是说诗歌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别趣”又名“兴趣”或“兴致”,它的具体内涵有三:第一,它要求诗歌内容必须表现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即情性,别趣以别材为前提条件。第二,要求在诗歌的语言、情感、意趣等艺术表现上做到“不落言筌”,“无迹可求”,共同构成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整体,创造出透彻浑成的意境,使读者领悟到丰富的艺术旨趣。第三,别趣并不否定理性内容的存在,严羽反对的是以诗歌讲理的概念化倾向,主张将理趣寄寓在审美的境界中。
(4)“别材别趣”说从题材内容、审美效果、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论述了诗歌的独特规律和审美特征,论述了诗歌创作中的情理关系,纠正了宋诗之弊,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这一理论相对忽视现实生活的重要作用,是其不足。

第10题:

论述建安诗歌的特征。


正确答案: 指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所谓“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两者结合指建安诗歌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刚健的特点。
建安诗人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广泛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展示广阔的时代生活画面;抒发作家建功立业的理想壮志和积极进取精神;也流露出人生短促、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情绪。这些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
“建安风骨”内涵:
(1)政治理想的高扬:
①慷慨
②悲风
(2)人生苦短的感叹:
①单纯的哀叹
②慨叹岁月短促、功名未立,却仍努力追求
③努力突破天命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3)强烈的个性表现:
①风貌
②诗体
③语言
(4)浓郁的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