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多年后,该案真凶落网,司法机关决定对张某的案件依照法定程序重新审理,即:

题目
单选题
张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多年后,该案真凶落网,司法机关决定对张某的案件依照法定程序重新审理,即:
A

二审

B

再审

C

终审

D

重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张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可能被判处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A 人民政府

B 公安机关

C 检察院

D 法律援助机构


参考答案:D

第2题:

张某因故意杀人罪被某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张某执行死刑时,同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临场监督
B.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死刑执行令
C.张某被执行死刑应当公布并且示众
D.核准死刑立即执行的机关是该中院所在地的高级人民法院

答案:A
解析:
《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第46条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将核准死刑的裁判文书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并在交付执行三日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故A项正确。本意见第48条规定,执行死刑应当公布。禁止游街示众或者其他有辱被执行人人格的行为。禁止侮辱尸体。故C项错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裁定,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故B项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各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依法判决和裁定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第3题:

对于下列哪种情形下的假释案件是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

A.张某因职务侵占罪被判处拘役

B.王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C.李某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D.贾某因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正确答案:D
本题考查假释案件的管辖。《刑诉法解释》第362条规定,“减刑、假释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监狱减刑建议书裁定;(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监狱减刑、假释建议书裁定。高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假释建议书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1个月;(三)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包括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假释建议书裁定。中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假释建议书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1个月;(四)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同级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建议书裁定;(五)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罪犯的减刑,由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同级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建议书裁定;(六)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确有重大立功表现,需要予以减刑,并相应缩短缓刑考验期限的,应当由负责考查的公安派出所会同罪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提出书面意见,由罪犯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同级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假释建议书裁定;(七)对于公安机关看守所监管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所在的看守所提出意见,由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当地同级执行机关提出的减刑、假释建议书裁定。前款第(4)至(7)项规定的减刑、假释,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减刑、假释建议书之日起1个月内依法裁定。”选项A中被判处拘役的张某和选项B中被判处死缓的王某都不能适用假释。对无期徒刑罪犯的假释应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符合第(3)项规定,正确。

第4题: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可以依法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是()。

  • A、张某和王某
  • B、王某和李某
  • C、李某和赵某
  • D、张某和李某

正确答案:B

第5题:

关于减刑的执行问题,下列哪一选项不正确?

A:李某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2年以后,减为有期徒刑
B:张某因为抢劫罪被判处死缓,因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C:王某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法院可以根据其情节对其决定限制减刑
D:曹某因为绑架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法院可根据其情节对其决定限制减刑

答案:B
解析: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4条的修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5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据此,B项应该修改为“减为25年有期徒刑”,当选。@##

第6题: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对谁可以依法暂予监外执行?( )

A.张某和王某

B.王某和李某

C.李某和赵某

D.张某和李某


正确答案:B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的规定,暂予监外执行仅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题中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刑罚的只有王某和李某,因此B为正确答案。

第7题:

张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执行完毕后,其父急恨交加导致久病复发而亡。张某有妻、子、女、兄、弟。张父的遗产应由( )继承

A. 张某、妻、子、女、兄、弟
B. 妻、子、女、兄、弟
C. 子、女、兄、弟
D. 妻、兄、弟

答案:B
解析:
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继承人,兄弟姐妹等是第二继承人,故答案为B。

第8题: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

.张某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某被判处拘役,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赵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下,对谁可以依法暂予监外执行?

A.张某和王某

B.王某和李某

C.李某和赵某

D.张某和李某


答案及解析:B 《刑诉法》第214条之规定,暂予监外执行仅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题中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刑罚的只有王某和李某,因此B为正确答案

第9题:

关于第二审程序中的下列说法,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提出上诉,在第二审开庭后宣告裁判前申请撤回上诉的,应当不予准许
B.第一审法院认定张某犯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张某上诉,检察院没有抗诉,第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原审法院不得加重张某的刑罚
C.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法院发现原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时未当庭宣判,第二审法院应当发回重审
D.李某和王某共同抢劫致人死亡,李某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李某未上诉,王某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对该案组成合议庭可不开庭审理

答案:B,C,D
解析:
A选项正确,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被告人提出上诉,在第二审开庭后宣告裁判前申请撤回上诉的,应当不予允许,继续按照上诉案件审理;B选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226 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因此,如果有新的事实,原审法院可以加重被告人刑罚;C 选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一)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二)违反回避制度的;(三)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四)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五)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C 选项不属于以上五种情形之一;D 选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第10题:

张某,男,38岁,初中文化程度,因故意杀人罪被甲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报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甲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张某交付甲市公安机关代为执行,公安机关通知该省检察机关派员到场监督。公安机关在收到执行死刑的命令第九日执行,在执行前张某揭发同监室李某盗窃5000元的犯罪事实,公安机关决定停止执行死刑。该案件中死刑执行的程序中存在这哪些程序违法?


正确答案: (1)死刑立即执行应当交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2)死刑立即执行应当交付原审人民法院执行,在该案件中应当交付甲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
(3)死刑立即执行应当通知执行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监督,在该案件中应当通知甲市检察机关监督。(4)执行机关应当在收到执行死刑命令后七日内执行。
(5)停止执行死刑的情形之一是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本案中张某揭发同监室李某盗窃5000元的犯罪事实不属于重大犯罪事实,不应当停止执行死刑。

更多相关问题